题名
|
近代中國女性自傳書寫中的愛情、婚姻與政治
|
并列篇名
|
Love, Marriage an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ese Women'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
DOI
|
10.6352/mhwomen.200712.0077
|
作者
|
羅久蓉(Jiu-Jung Lo)
|
关键词
|
自傳 ; 性別 ; 毛彥文 ; 蘇雪林 ; 丁玲 ; autobiography ; gender ; Mao Yanwen ; Su Xueling ; Ding Ling
|
期刊名称
|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
卷期/出版年月
|
15期(2007 / 12 / 01)
|
页次
|
77
-
14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1930年代是中國社會從個人主義走向集體主義的關鍵時刻。在五四新女性通過愛情與婚姻發現自我、主張自我、表述自我的同時,政治在女性自傳書寫中的分量逐漸增強,女性如何通過書寫自我探索自己在社會與國家中的定位,如何在日益強勢的國家控制力量下展現自我,遇到何種問題,是本文想要探討的問題。本文試著從時間與空間兩個角度,以毛彥文、蘇雪林、丁玲三位五四前像女性的自傳體文本爲例,討論近代中國女性如何書寫愛情、婚姻與政治,與自我進行對話,並近代中國女性自傳書寫中文學想像與歷史真實的關係等問題。
|
英文摘要
|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Women's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constitute a rich source of materials which so far had not received enough attention. This essay tries to explore subjects that involve how women tell stories about themselves, including their aspirations and frustrations in life, and how these narratives shed light on the intricate gender relationship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ist war and internal political turbulenc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参考文献
|
-
Duras, Magaritte,Marguerite Duras,Alain Resnais,Richard Sear (Tr.),Picture editor,Robert Hughes(1961).Hiroshima Mon Amour.New York:Grove Press.
-
Gardiner, Judity Kegan(1989).Rhys, Stead, Lessing, and the Politics of Empathy.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Hill, Leslie(1993).Marguerite Duras: Apocalyptic Desires.London:Routledge.
-
Larson, Wendy(1998).Women and Writing in Moder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Ricoeur, Paul(2004).Memory, History, Forgetting.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Stone-Mediatore, Shari(2003).Reading across Borders: Storytelling and Knowledge of Resistanc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
Wang, Jing(2000).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Woolf, Virginia(2006).Three Guineas.London:Harcourt.
-
丁玲(1996)。丁玲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
丁玲著、張炯主編(1996)。丁玲全集。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
-
中研院近史所、中國近代史學會聯合主辦(2006)。「函電與日記中的近代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巴金(1995)。巴金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
毛彥文(2007)。往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
毛彥文(1989)。往事。台北:毛彥文。
-
王汎森(2004)。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3),177-194。
-
冰心(1995)。冰心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
江勇振、熊秉真主編(2003)。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
余英時(2004)。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台北:中央研究院。
-
吳宓(1995)。吳宓自編年譜。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吳宓(1998)。吳宓日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吳宓(2006)。吳宓日記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李冰懷(1983)。春暉集。台北:畢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李有成(1990)。論自傳。當代,56,20-29。
-
李有成(1990)。論自傳。當代,57,57-63。
-
杜邁可、吳燕娜主編(2001)。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
沈衛威(2000)。我到台北找海倫。中國時報(2000/11/12)。
-
沈衛威(2000)。情僧苦行:吳宓傳。北京:東方出版社。
-
汪榮祖、熊秉真主編(2003)。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
周作人、鍾叔河選編(1996)。周作人文選(1898-1929)。廣州:廣州出版社。
-
周質平(1998)。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
-
胡適(1939)。四十自述。上海:亞東圖書館。
-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台北:麥田出版社。
-
張永泉(2005)。個性主義的悲劇―解讀丁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張瑞德、張玉法主編(1989)。中國現代自傳叢書。台北:龍文出版公司。
-
盛英主編(1995)。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陳玉玲(1998)。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
陳衡哲著、馮進譯(2006)。陳衡哲早年自傳。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喬以鋼(2003)。多彩的旋律―中國女性文學主題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
曾寶蓀(1989)。曾寶蓀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
-
黃慕蘭(2004)。黃慕蘭自傳。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楊步偉(1983)。一個女人的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
楊佳欣(2006)。丁玲與周揚的恩怨。北京:人民出版社。
-
楊佳欣(2004)。我所認識的暮年丁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楊佳欣(2006)。情愛丁玲:驚世女子駭俗戀。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
趙元任(1984)。早年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
蔣夢麟(2004)。蔣夢麟自傳:西潮與新潮。北京:團結出版社。
-
盧隱(1934)。盧隱自傳。上海:第一出版社。
-
蕭紅(1996)。蕭紅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
蕭紅(1996)。蕭紅散文全集。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
-
蘇雪林(1978)。綠天。光?出版社。
-
蘇雪林(1991)。浮生九四―雪林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
-
蘇雪林(1967)。我的生活。台北:文星書店。
-
蘇雪林(1977)。棘心。台中:光?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陳德馨(2021)。「自由戀愛」的追尋與實踐:1930年代梁白波與葉淺予的漫畫情緣。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50,v-vi+161。
-
洪珮菁(2012)。近現代中西女性自傳之研究─回顧與展望。史原,復刊3期=24期,263-293。
-
連玲玲(2014)。從自我書寫到公眾展演:艾佩琪(Peggy Abkhazi)的戰時日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6,4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