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Modern abortion law in Taiwan was introduced from Western penal systems via Japanese colonizialization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was a sea change for Taiwanese because there was no penal punishment for women who had abortions in traditional law. Abortions were basically classified as a criminal assault in the traditional law. The law punished the person who beat or hurt a woman, resulting in abortion of a fetus which was older than three months, but not a woman who induced an abortion herself. However, in modern law, there is an independent abortion crime chapter to prohibit any kind of abortion under any circumstance and to punish women who had abortions, abortionists, and persons who engaged in trade of abortifacients. After the law was revised in 1935, therapeutic abortions by doctors were allowed for saving the lives of pregnant women.
After tracing the history of abortion laws in Taiwan and China, this paper observes some influences of the law on Taiwanese women after World War II. Fearful of punishment for the crime of abortion, most women and abortionists covered for each other, no matter what the women suffered during the abortion. The abortion crime law wa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impose sexual discipline on women. For example, abortionists chose the cl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marital status to prevent any social risks of exposure before 1985. Finally, anti-abortion organizations overemphasized the right to life of the fetus, invoking more and more guilt about abortion in women's minds, which in turn created a greater market for praying for fetuses in Taiwan. This has helped these organizations lobby to set more limits on women's reproductive rights today.
|
参考文献
|
-
呂芳上(2004)。個人抉擇或國家政策:近代中國節育的發展—從1920年代《婦女雜誌》出版產兒制限專號說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195-230。
連結:
-
官曉薇(2009)。反身的凝視:臺灣人工流產法制及其法社會背景的分析。思與言,47(4),165-170。
連結:
-
張玨(1992)。墮胎合法化對臺灣婦女影響的省思。婦女與兩性學刊,3,12-13。
連結:
-
筑紫一郎,〈搜查夜話〉(二八),《臺灣警察時報》,期292,1940 年3 月1 日,頁64-69
-
申報年鑑社編,《申報年鑑》。上海,申報年鑑社,1936
-
吳燕秋,C 女士(1947-),2008 年11 月23 日,未刊稿。
-
(1983)。大清律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中時晚報》,臺北,1997-1999 年
-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北,1905-1925 年
-
商務印書館編,《大清新法令附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09
-
臺灣總督府編印,《犯罪統計書》,統計年份:1904-1938 年
-
吳燕秋,〈C 助產士(1954-)訪談記錄〉,2005 年8 月14 日;2005 年9 月4 日,未刊稿。
-
《中國時報》,臺北,1978-2005 年
-
《商工日報》,嘉義,1956 年
-
吳燕秋,〈F 助產士(1924-)訪談記錄〉,2006 年7 月10 日,未刊稿。
-
吳燕秋,〈H 醫師(1939-)訪談記錄〉,2009 年3 月31 日,未刊稿。
-
吳燕秋,M 女士(1965-),2008 年11 月23 日,未刊稿。
-
桂質良,《女人之一生》。南京:正中書局,1937
-
繆端生,《產兒調節之理論與實踐》。上海:新亞書局,1933
-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集1。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
吳燕秋,N 女士(1947-),2009 年3 月5 日,未刊稿。
-
妮,〈墮胎及其他〉,《玲瓏圖畫雜誌》,卷4 期29,1934 年9 月,頁1844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http://www.catholic.org.tw/theology/klife/aboutus.html
-
〈醫生取締規則公布(臺北州)〉,《臺灣醫學會雜誌》,期218,1921 年,頁452
-
《聯合報》,臺北,1952-1998 年
-
《聯合晚報》,臺北,1997 年
-
吳燕秋,S 女士(1949-),2008 年11 月2 日,未刊稿。
-
吳燕秋,〈W 醫師(1947-)訪談記錄〉,2009 年3 月27 日,未刊稿。
-
佐久間兼信,《產婆學教科書》,卷7。東京:東京助產女學校,1941 年86 版
-
吳燕秋,〈Y 醫師(1935-)訪談記錄〉,2006 年8 月2 日,未刊稿。
-
《申報》,上海,1932-1939 年
-
《自由時報》,臺北,2005 年
-
《徵信新聞報》,臺北,1960-1966 年
-
《中央日報》,上海,1930-1936
-
George Tiller (1941-2009):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Tiller
-
《中央日報》,臺北,1971 年
-
吳燕秋,〈L 助產士(1937-)訪談記錄〉,2004 年11 月1 日,未刊稿。
-
吳燕秋,〈S 醫師(1938-)訪談記錄〉,2009 年4 月3 日,未刊稿。
-
吳燕秋,J 女士(1934-),2006 年8 月9 日,未刊稿。
-
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編纂,《臺灣衛生行政法要論》,版9。昭和十六年(1941)
-
吳燕秋,〈G 醫師(1943-)訪談記錄〉,2006 年8 月14 日,未刊稿。
-
富士川游生平:http://www.fujishuppan.co.jp/kindaishi/jinsei.html
-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1916-1935 年
-
臺灣總督府,《臺灣犯罪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7
-
吳燕秋,B 女士(1936-),2009 年2 月23 日,未刊稿。
-
《自由時報》,臺北,2008 年
-
Gibson, Sena.(蔡阿信), Pioneer Doctor's Adventure, unpublished.
-
吳燕秋,〈X 醫師(1936-)訪談記錄〉,2008 年9 月5 日,未刊稿。
-
吳燕秋,D 女士(1935-),2006 年3 月11 日,未刊稿。
-
吳燕秋,Z 女士(1944-),2009 年2 月27 日,未刊稿。
-
立法院第7屆第1會期第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140號,委員提案第7989號。
-
《民生報》,臺北,1988 年
-
元孔齊(1966)。至正直記。板橋:藝文印書館。
-
宋宋慈(1966)。宋提刑洗冤集錄。臺北:藝文印書館。
-
宋陳自明、明薛立齋註(1977)。婦人良方大全(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宋陳師文(198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指南總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王肯堂(1983)。證治準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江權編(1976)。名醫類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宋濂修(1983)。元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長孫無忌(1983)。唐律疏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王士禎(1983)。居易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沈之奇輯注、洪皋山增訂(1993)。大清律輯註(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清紀昀(1995)。閱微草堂筆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清紀昀編纂(1983)。明會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嵇璜、清曹仁虎(1983)。欽定續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魏之琇編(1983)。續名醫類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Bray, Francesca(1997).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Chung, Yuehtsen Juliette(1999).University of Chicago.
-
David, Henry P.,Fleishhacker, Jochen,Hohn, Chartlotte(1988).Abortion and Eugenics in Nazi German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4(1),81-112.
-
Duden, Barbara,Hoinacki, Lee(Trans.)(1993).Disembodying Women: Perspectives on Pregnancy and the Unbor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
Emin-Tunc, Tanfer(2005).Stony Brook University.
-
Frühstück, Sabine(2003).Colonizing Sex: Sexology and Social Control in Modern Jap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Furth, Charlotte(1999).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Leung, Angela Ki Che(1999).Women Practicing Medicine in Premodern China.Chinese Women in the Imperial Past: New Perspectives,Leiden:
-
Luker, Kristin(1984).Abor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Motherhoo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Mclaren, Angus(1978).Abortion in France: Women and the Regulation of Family Size 1800-1914.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10(3),461-485.
-
Mohr, James(1979).Abortion in America: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National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Moskowitz, Marc L.(2001).The Haunted Fetus: Abortion, Sexuality and the Spirit World in Taiwan.Honlo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Norgren, Tiana(2001).Abortion Before Birth Control: The Politics of Reproduction in Postwar Japa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Ogino, Miho(1995).Abortion and Women's Reproductive Rights: The State of Japanese Women, 1945-1991.Women of Japan and Korea,Philadelphia:
-
Pedersen, Jean Elisabeth(1996).Regulating Abortion and Birth Control: Gender, Medicine, and Republican politics in France, 1870-1920.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19(3),673-698.
-
Reagan, Leslie(1997).When Abortion Was a Crime, 1867-1973.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Siegle, Reva(1992).Reasoning From the Body: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Abortion Regulation and Questions of Equal Protection.Stanford Law Review,44(2),261-381.
-
Tong, Rosemarie(1989).Feminist Thought: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
-
日本學士院編(1964)。明治前日本醫學史。日本古醫學資料中心。
-
王泰升(1999)。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王泰升(2004)。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
王澤鑑(1974)。法律制度與家庭計劃。臺北:王澤鑑。
-
王耀生(2003)。清代中期婚姻衝突透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朱德蘭(2009)。臺灣慰安婦。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吳一立(2008)。鬼胎、假妊娠與中國古典婦科中的醫療不確定性。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
-
吳燕秋(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
尾立茂(1915)。臺灣婦女には如何なる犯罪多きや。臺法月報,9(9),181-185。
-
李伯重(2000)。墮胎、避孕及絕育:宋元明清時期江浙地區的節育方法及其運用與傳播。婚姻家庭與人口行爲,北京:
-
李貞德(2008)。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
-
林芳玫(1996)。墮胎爭議中的母職論述:建構互異與互認的母子關係。拓邊/扣邊社會學研討會
-
林翰緯(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
-
洪有錫、陳麗新(2002)。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師。臺北:前衛出版社。
-
秦先玉(1993)。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
高敬遠(1977)。臺灣婦產科之黎明。婦產科醫學會會刊雜誌,16(3),137-141。
-
高漢成(2007)。簽注視野下的大清刑律草案研究。北京:新華書店。
-
張邦梅、譚家瑜譯(2003)。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臺北:智庫出版社。
-
張娟芬(1997)。「人盯人」的父權。騷動,3,12-18。
-
野村鮎子編、成田靜香編(2010)。臺灣女性研究の挑戰。京都:人文書院。
-
陳惠馨(2006)。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陳福民(1997)。臺灣婦產科百年史系列:國防醫學院篇。中華民國婦產科醫學會會訊,12,19。
-
傅大爲(2005)。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臺灣。臺北:群學出版社。
-
最高法院判例褊輯委員會編(2003)。最高法院判例要旨。臺北:最高法院。
-
曾秋美(1998)。臺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臺北:玉山社。
-
曾寶蓀(1986)。曾寶蓀回憶錄。長沙:岳麓書社。
-
游鑑明訪問、吳美慧記錄(1994)。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談紀錄。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
黃君綺(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城鄉研究所。
-
黃源盛(2007)。法律繼受與近代中國法。臺北:黃若喬。
-
楊維傑編(1984)。黃帝內經靈樞譯解。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
-
楊翠(1993)。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爲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文化。
-
楊鴻烈(2004)。中國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詹益宏(1979)。是考慮度胎合法化的時候了。中國論壇,8,15-17。
-
鈴木清一郎、馮作民譯(1989)。增訂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
熊秉真(1995)。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維漢(1952)。漫談流產。拾穗,20,36-37。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1969)。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進學書。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8)。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
-
劉仲冬(1995)。國家政策下的女性身體。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臺北:
-
劉后安(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
-
劉海年編、楊一凡編、鄭秦點校、田濤點校(1994)。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北京:科學出版社。
-
劉崇稜(2004)。日本近代文學精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劉靜貞(1998)。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
-
蔡依璇、薛家明、吳燕秋整理(2004)。墮胎影片與性/別教育座談會。性別平等教育季刊,29,84-101。
-
蔡鋒(2003)。民國時期女子留學的途徑及留學專業領域。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5(1),59-64。
-
蔡鴻源編(1999)。民國法規集成。合肥:黃山書社。
-
蔡鏡照(1976)。這不叫墮胎。婦女雜誌,99,42。
-
澤山美果子(2005)。性と生殖の近世。東京:勁草書房。
-
戴炎輝(2007)。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書局。
-
醫望雜誌編(2001)。福爾摩莎的聽診器—二十六位臺灣醫界人物的故事。臺北:新新聞文化。
-
顧燕翎(1990)。墮胎合法化議案(臺灣篇):從「墮胎」到「人工流產」—社會關係及婦運策略分析。女性人,3,194-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