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婦女與抗戰時期的戰地救護

并列篇名

Women and Battlefield First Aid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作者

周春燕(Chun-Yen Chou)

关键词

戰地救護 ; 男護士 ; 軍訓護理 ; 看護兵 ; 軍護制度 ; battlefield first aid ; male nurses ; military nursing curriculums ; army soldier nursing assistants ; army nursing system

期刊名称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4 / 12 / 01)

页次

133 - 2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的護理專業由清末傳教士引入。早期男女護士並存,20世紀後,因社會上認為女子天性溫柔細膩,適合看護,護士逐漸被視為女性理想的職業。抗戰以後,在專業醫護人員不足,以及軍護制度缺席的情況下,「男人殺敵、女人救護」的性別分工構想,促使政府實施高中以上的女學生軍事看護課程,社會團體積極開辦婦女救護訓練班,各婦女組織也以協助戰地救護為其主要工作。與此同時,軍醫制度中缺乏軍護的問題,也因戰爭而被凸顯出來,至1943年,終於建立軍護制度,並逐漸以招收女生為主。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男性最終退出中國的護理領域,往後數十年間,護士成為女性的專屬行業。

英文摘要

In China, professional nursing start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en missionaries introduced the profession to the country. In the early days, there were both male nurses and female nur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ociety considered women to be gentle and caring by nature and suitable for nursing work; therefore, nursing gradually became an ideal occupation for women. When the Second Sino-JapaneseWar began, due to the shortage of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the lack of an established military nursing system, and the idea of division of work by gender, i.e., "a man's job was to kill the enemy and a woman's job was to nurse the injured," the government mobilized female student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and above to take military nursing courses. Community groups also offered nursing courses for women; assistance in battlefield first aid work also became the main task of many women's organizations. At the same time, problems stemming from the lack of a nursing system in the military medical system were magnified because of the war. The army nursing system was finally established in 1943, and gradually the military recruited mainly women to be nurse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bove factors, men eventually left the nursing field in China, and in the following few decades, nursing became a profession exclusive to wome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張建俅(2001)。抗戰時期戰地救護體系的建構及其運作─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為中心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6,123-165。
    連結:
  2. 許毓良(2001)。從解嚴前的臺灣軍訓課本來看民初軍國民教育思想的影響。史耘,7,125-149。
    連結:
  3. 黃金麟(2004)。近代中國軍事身體的建構(1895-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173-221。
    連結:
  4. 《婦女新運》,重慶: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1939-1948
  5. 《湖南教育》,出版資料不詳
  6. (1990)。良友畫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安徽省教育周刊》,出版資料不詳
  8. 施德芬原著,劉幹卿譯,《護病歷史大綱》。上海:上海廣協書局,1947 年第五版
  9. 《衛生公報》,南京:衛生部總務司第二科,1929-1930
  10. 《浙江婦女》,金華:戰時兒童保育會浙江分會,1939-1940
  11. 佚名,《中國婦女救護慰勞聯合會彙刊》。出版地不詳,1933
  12. 《光華醫藥雜誌》,上海:光華醫藥雜誌社,1933-1937
  13. 《女鐸》,上海:上海廣學會,1912-1948
  14. 陳吳慕墀編,《中央軍校婦女工作隊三年來工作概況》。本書未載出版項目
  15. 《雲南省政府公報》,昆明:雲南省政府秘書處,1935-1948
  16. (1983)。大公報。北京:人民出版社。
  17. 《新力》,廣州:新力出版社,1938
  18. 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編,《工作八年》。本書未載出版項目
  19. 《中國婦女》,上海:中國婦女雜誌社,1939-1941
  20. 《婦女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1931
  21.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修訂高級中等學校軍訓、護理課程基準表〉,1999 年7 月12 日發布。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309(2014 年11 月8 日檢索)
  22. 《婦女新運通訊》,重慶: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1939-1941
  23. 《中華醫學雜誌》,上海:中華醫學會,1942-1948
  24. 《暨南校刊》,上海:國立暨南大學出版室,1929-1948
  25. 《婦女月報》,上海:上海婦女教育館,1935-1937
  26. 《南京市政府公報》,南京市政府秘書處編譯室編,1946-1948
  27. 《暨南校刊》,上海:上海真茹國立暨南大學出版室,1929-1935
  28. 《內政公報》,南京:內政部總務司,1928-1943
  29. 《教育部公報》,上海:教育部總務司第二科公報室,1929-1948
  30. 《戰時教育》,上海:生活教育社編輯,1937-1945
  31. 《中華醫學雜誌》,北平:協和醫學院,1933-1941
  32. 《浙江教育行政周刊》,杭州:浙江省教育廳,1932-1935
  33. 《衛生報導》,出版資料不詳
  34. 《中華》,出版地及出版時間均不詳
  35. 《婦女共鳴》,南京:婦女共鳴社,1929-1944
  36. 《蒙藏旬刊》,重慶:蒙藏旬刊社,1938
  37. 陸軍月刊
  38. 《申報》,上海:上海書店重印,1982-1987
  39. 《醫潮》,南京:醫潮社,1947-1948
  40. 《抗戰》,漢口:出版年不詳
  41. 《軍醫公報》,南京:軍政部陸軍署軍醫司軍醫公報社,1929-1932
  42. 《立法院公報》,南京:立法院秘書處,1929-1949
  43. 《軍政公報》,南京:軍政部總務廳,1940-1941
  44. 《國醫公報》,南京:中央國醫館秘書處編輯,1932-1936
  45. 《醫藥評論》,上海:醫藥評論社,1929
  46. 《勞動統計月報》,出版資料不詳
  47. 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編,《抗戰四年》。重慶:軍事委員會政治部,1941
  48. (1971)。東方雜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抗戰婦女》,廣州:抗戰婦女社,1938
  50. 《軍事雜誌》,重慶:軍事委員會軍訓部軍事雜誌社,出版年不詳
  51. 《健社醫學月刊》,南寧:廣西軍醫學校編輯部南寧軍醫院健社,1937
  52. 《醫事公論》,南京:中國醫事改進社,1933-1937
  53. 劉庭華編著,《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繫年要錄統計薈萃:1931-1945》。北京:海軍出版社,1988
  54. 《中西醫藥》,出版地及出版時間均不詳
  55. 《四川省教育廳公報》,成都:四川省教育廳公報發行處發行,1932-1933
  56. Andrist, Linda C.(ed.),Nicholas, Patrice K.(ed.),Wolf, Karen Anne(ed.)(2005).A History of Nursing Ideas.Bloomfield:Jones and Bartlett.
  57. Croll, Elisabeth J.(1978).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58. Dolan, Josephine A.(1973).Nursing in Society: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London:W. B. Saunders Company.
  59. Evans, Joan.Men Nurses: A Historical and Feminist Perspective.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47(3),321-328.
  60. 子岡(1984)。子岡作品選。北京:新華出版社。
  61.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編(1993)。中國紅十字會歷史資料選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62.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1975)。抗戰以來婦女問題言論集。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63.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1991)。中國近代婦女運動歷史資料。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64. 王益鏘編(1999)。中國護理發展史。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65. 王銀燕(2006)。急救護理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66. 石楠(2008)。中國第一女兵謝冰瑩全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67. 朱克文編、高恩顯編、龔純編(1996)。中國軍事醫學史。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68. 池子華(2007)。近代江蘇紅十字運動(1904-1949)。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69. 池子華(2004)。紅十字與近代中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70. 何思瞇(1990)。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之研究。國史館館刊復刊,9,141-282。
  71. 何應欽(1983)。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72. 呂玉軍、陳長河(2007)。清末民初的軍國民教育思潮的興起和衰落。軍事歷史研究,2007(3),91-99。
  73. 李永、溫樂群、汪雲生(1993)。何香凝傳。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74. 李宁(2007)。蒙藏委員會調查報告: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八年工作總報告。民国档案,1,41-49。
  75. 李紅梅(2007)。論抗戰初期的「新運婦指會」。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3(2),181-184。
  76. 李貞德(2008)。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
  77. 李富強、馮自興(2012)。史良的婦女解放思想探析。文史博覽,2012(4),13-15。
  78. 杜元載編(1972)。抗戰時期教育。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79. 沈麗婭(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80. 佟靜(2006)。抗戰中的宋美齡。北京:華文出版社。
  81. 周春燕(2010)。女體與國族:強國強種與近代中國的婦女衛生(1895-194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82. 周美玉、王世俊譯(1985)。中國軍護教育發展史。臺北: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83. 孟昭庚(2008)。周恩來的入黨介紹人之一:劉清揚。黨史縱橫,2008(4),35-39。
  84. 尚明軒(2004)。何香凝傳。北京:民族出版社。
  85. 邱松慶(1995)。中國婦女在抗戰中的重大歷史功績。黨史研究與教學,1995(5),1-6。
  86. 金鳯(1993)。鄧穎超傳。北京:人民出版社。
  87. 胡蘭畦(1987)。胡蘭畦回憶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88. 夏蓉(2010)。抗戰時期婦女指導委員會的組織與人事分析。歷史教學問題,2010(2),80-86。
  89. 夏蓉(2004)。宋美齡與抗戰初期廬山婦女談話會。民國檔案,2004(1),122-130。
  90. 夏蓉(2008)。抗戰前婦女指導委員會的創建及活動。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90-99。
  91. 夏蓉(2010)。抗戰時期婦女指導委員會的性質探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83-90。
  92. 夏蓉(2009)。婦女指導委員會與抗戰時期的婦女動員。抗日戰爭研究,2009(4),79-94。
  93. 孫柏秋編、池子華、楊國堂(2003)。百年紅十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94. 袁成毅(1999)。抗戰時期中國最低限度傷亡人數考察。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9(4),30-35。
  95. 國防醫學院院史編纂委員會(1992)。國防醫學院院史。臺北:國防醫學院。
  96. 張大慶(2006)。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37)。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97. 張朋園訪問、羅久蓉紀錄(1993)。周美玉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8. 張芙美(1999)。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軍訓教育發展之研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9. 張建俅(2007)。中國紅十字會初期發展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00. 張國棟(2009)。我國男護士的發展現況。黃石理工學院院報,25(1),46-49。
  101. 張麗安(2000)。張建與軍醫學校─兼述抗戰時期的軍醫教育。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102.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81)。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
  103.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81)。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
  104.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書局。
  105. 梁惠錦(1987)。抗戰時期的婦女組織。國史館館刊復刊,復刊2,169-188。
  106. 陳韜(1982)。近五十年來幾位軍醫先進。傳記文學,40(2),89-97。
  107.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編(2009)。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108. 楊政議(2000)。男護士的緣起、發展與相關研究。護理雜誌,47(4),47-51。
  109. 楊善堯(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
  110. 楊慧(2001)。論國統區婦女界抗日救亡統一戰線。東南大學學報,3(2A),42-46。
  111. 聞史(2002)。沈茲九與婦女刊物。群言,2002(6),34-35。
  112. 裴娣娜編、劉翔平編(1995)。中國女性百科全書‧文化教育卷。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113. 劉士永、郭世清(2012)。林可勝(1897-1969):闇聲晦影的中研院院士與國防醫學院院長。臺灣史研究,19(4),141-205。
  114. 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15. 劉仲冬、鄭新愛、李秋娓(1990)。我國大專軍訓護理教育初探。臺北:國防醫學院人文社會學科。
  116. 劉似錦編(1989)。劉瑞恆博士與中國醫藥及衛生事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7. 劉清揚(2005)。回憶新運婦女指導委員會訓練組。武漢文史資料,2005(8),4-9。
  118. 劉寧元(2005)。抗日浪潮中的北平婦女抗日組織。北京黨史,2005(5),10-13。
  119. 盧燕貞(1989)。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1895-1945)。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20. 鮑家麟(200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121. 謝冰瑩(1981)。抗戰日記。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楊佳嫻(2017)。成為(女)兵:謝冰瑩的軍旅書寫。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0,12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