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家庭經濟與現代主婦:邵飄萍譯介《實用一家經濟法》析論
|
并列篇名
|
Home Economics and the Modern Housewife: An Analysis of Shao Piaoping's Practical Financial Methods for a Home
|
作者
|
周敍琪(Hsu-chi Chou)
|
关键词
|
家庭經濟 ; 主婦 ; 家政 ; 國族主義 ; Home economics ; housewife ; housekeeping ; nationalism
|
期刊名称
|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
卷期/出版年月
|
29期(2017 / 06 / 01)
|
页次
|
1
-
5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實用一家經濟法》是邵飄萍1915年在日本編寫,其譯介動機與當時知識分子認為婦女或家庭經濟不是個人私事而是公共事務,以及袁世凱政權倡導賢妻良母主義,社會要求女學重家政的思潮密切相關。本書在國民經濟的前提下,建構了一種「專業主婦」的新形象,對於主婦「自主權」的強調,令人耳目一新。書中明確提出主婦是家庭中負責消費和儲蓄的人,這是有別於中國傳統以男性家長負責家庭的財務規劃(「居家制用」)的見解;他又從個人家庭出發,強調妻子作為家庭經濟主持人的新角色,迴避了婆媳兩代女人的權力角逐問題。《實用一家經濟法》在民國時期的不斷重印流通,說明日本方面的知識對家政學的影響仍然相當廣泛,特別是在青年學生的讀者群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有助於修正過去認為家政學來自西方的觀點。
|
英文摘要
|
The public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Practical Financial Methods for a Homein Republican China was indicative of a shifting mindset among intellectuals that home economics and women's work as a housewife were no longer merely a private matter but rather a public issue worthy of broader discussion. Its publication was closely linked to the Yuan Shikai government's advocacy of an ideal conceptof womanhood summed up by the Chinese phrase "virtuous wife and good mother", as well as societal exhortations towomen education to focus on home economics and housekeeping. The work extolls the value of "professional housewive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is new role for wives. This emerging attitude stood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sponsibility for financial planning as largely belonging to the male head of the household. It also evaded the generational problem of struggles for power between daughter-in-law and mother-in-law. This book was continually published and circulated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dicating the lasting and widespread Japanese intellectual influence on the field of home economics in China, with notable impact upon young Chinese student readers in particular.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book's discourse on home economics and its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readers, thereby allowing scholars to reconsider past views among historians that Chinese home economics was a field largely emerging from the influx of Western ideas and thought.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参考文献
|
-
許慧琦(2002)。一九三○年代「婦女回家」論戰的時代背景及其內容—兼論娜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東華人文學報,4,99-136。
連結:
-
陳姃湲(2004)。《婦女雜誌》(1915-1931)十七年簡史—《婦女雜誌》何以名為婦女。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1-38。
連結:
-
楊芳燕(2004)。激進主義、現代情境與中國無政府主義之崛起。臺大歷史學報,33,365-397。
連結:
-
《婦女時報》(上海),1911、1916。
-
《時事新報》(上海),1935。
-
添田壽一,《実用一家経済法》。東京:大學館,1913。
-
《大晚報》(上海),1934。
-
《獨立評論》(北平),1935。
-
《浙江潮》(東京),1903。
-
黃寄萍,《新女性講話》。上海:聯華出版社,1937。
-
邵飄萍,《實際應用新聞學》。上海:上海書店,1923。
-
《新民叢報》(橫濱),1902。
-
《婦女雜誌》(上海),1915-1924。
-
阪谷次郎,《実用家庭の経済》。東京:大學館,1914。
-
邵飄萍譯,《實用一家經濟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17。
-
《中國女報》(上海),1907。
-
何靜安,《家庭經濟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
《闢才雜誌》(上海),1924。
-
《半星期報》(廣州),1908。
-
謝彬,《家庭經濟新論》。上海:太平洋書店,1929。
-
《生計》(北京),1913。
-
《迷途的羔羊》。上海:生活書店,1932。
-
《東方雜誌》(上海),1911、1921。
-
《庸言》(天津),1912。
-
杜賡堯,《家庭簿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
添田壽一,《応用経済一家の基礎》。東京:大學館,1912。
-
巖瀨松子,《日用家事案內》。東京:大學館,1905。
-
Lien, Ling-ling(2001).Irvin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Ma, Yuxin(2010).Women Journalists and Feminism in China.Amherst, NY:Cambria Press.
-
McDermott, Joseph P.(1991).Family Financial Plans of the Southern Sung.Asia Major,4(2),15-52.
-
Nivard, Jacqueline(1984).Women and Women's Press: the Case of the Ladies' Journal (FunüZazhi), 1915-1931.Republican China,10(1),37-55.
-
Schneider, Helen(2011).Keeping the Nation's House: Domestic Management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Vancouver:UBC Press.
-
Wang, Zheng(1999).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丁守和編(1982)。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人民出版社。
-
仁井田陞(1952)。中國の農村家族。東京都:東京大學。
-
方維規(2003)。「經濟」譯名溯源考—是「政治」還是「經濟」。中國社會科學,2003(3),178-188。
-
王旭烽(2003)。茶者聖:吳覺農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王紅旗編(2003)。中國女性文化 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王貴平(2007)。邵飄萍的情感生活。黨史天地,2007(5),27-31。
-
北京圖書館編(1993)。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經濟。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
朱有瓛編(1983)。中國近代學制史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李家駒(2005)。商務印書館與近代知識文化的傳播。香港:中文大學。
-
周一川(2007)。近代中國女性日本留學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周敘琪(1996)。一九一○~一九二○年代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
周敘琪(2014)。閱讀與生活—惲代英的家庭生活與《婦女雜誌》之關係。思與言,40(3),103-136。
-
周陽山、楊肅獻編(1980)。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臺北:時報出版社。
-
林呈蓉(2011)。水野遵:一個臺灣未來的擘畫者。臺北:臺灣書房。
-
林溪聲、張耐冬(2008)。邵飄萍與京報。北京:中華書局。
-
徐靜莉(2010)。民初女性權利變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
秦郁彥(2000)。日本近現代人物履歷大事典。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
-
張三郎(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
-
張玉法編、李又寧編(1995)。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臺北:龍文出版社。
-
許紀霖(2004)。中國知識分子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郭立誠(1986)。中國婦女生活史話。臺北:漢光出版社。
-
陳三井編(2000)。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
陳姃湲(2005)。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分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臺北:稻鄉出版社。
-
游鑑明編、羅梅君編、史明編(2007)。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
滋賀秀三、張建國譯、李力譯(2003)。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
-
舒新城編(198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馮天瑜(2006)。「經濟」辨析(下)。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6(1),5-11。
-
馮天瑜(2005)。「經濟」辨析(上)。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6),5-11。
-
楊賢江(1995)。楊賢江全集。開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
實藤惠秀、譚汝謙譯、林啟彥譯(1982)。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臺灣銀行史編輯室編(1964)。臺灣銀行史。東京都:臺灣銀行史編輯室。
-
趙文(2008)。《生活》周刊(1925-1933)與城市平民文化。上海:三聯書店。
-
趙文(2006)。《生活》周刊(1925-1933)與青年文化。學術研究,2006(3),109-115。
-
盧靜儀(2012)。清末民初家產至度的演變—從分家析產到遺產繼承。臺北:元照出版公司。
-
駱樹英(2014)。飄香室文詩遺稿。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謝長法(1995)。清末的留日女學生。近代史研究,1995(2),272-279。
|
被引用次数
|
-
黃相輔(2018)。居家必備:《婦女雜誌》在五四前的通俗科學啟蒙(1915-191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0,85-128。
-
黃相輔(2019)。女子需要什麼科學常識?從「人的教育」與「賢妻良母」之爭談新文化的知識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4,12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