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首善第一女工廠開辦〉,《順天時報》,1909 年2 月16 日,第7版。
-
〈豫教女學堂章程〉,頁343;〈北京の女學界〉,《女鑒新聞》,1906 年1 月1 日,第3 版。
-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頁169。
-
〈外國官廳ニ於テ本邦人雇入關係雜件—職掌其他應聘員數等調查〉(3 門/8 類/4 項1-2-2,湖北省,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所藏)。
-
〈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教諭戸野みちゑ第一高等學校教授稲並幸吉及同菅虎雄清国政府ノ招聘ニ応シタルノ件〉(内閣/公文雑纂/明治36 年,日本国立公文書館所藏,件名A04010074900)
-
淑德高等女學校編,《淑德五十年史》(日本:淑德高等女學校,1942),頁49
-
〈再記實踐女子職業學堂最近事〉,《順天時報》,1907 年11 月15 日,第5 版。
-
〈各省教育匯志〉,《東方雜誌》,卷1 期3(1904 年5 月10 日),頁72。
-
〈妙齡女子の渡清〉,《婦女新聞》,1904 年8 月15 日,第2 版。
-
外務省政務局第一課編,《清國備聘本邦人名表大正2 年12 月現在調查》(日本外務省外交資料館所藏,1913),頁16。
-
〈東洋婦人會派清教員成績〉,《婦女新聞》,1909 年4 月9 日,第2 版。
-
〈清國へ赴任の女教師〉,《朝日新聞》,1909 年4 月2 日,第5 版
-
〈南京於暴動爆發件(5)—公信號128〉,〈在留日本人避難方法〉,(3 門/8 類/4 項1-2-2,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館所藏)。
-
〈四川女學堂簡章照錄〉,《大公報》,1906年3 月15 日,第4 版
-
〈各省教育匯志〉,《東方雜誌》,卷3 期5(1906 年6 月16 日),頁97。
-
〈清国招聘の女教師〉,《朝日新聞》,1907 年5 月2 日,第4 版。
-
〈女學將開〉,《大公報》,1906 年4 月29 日,第3版。
-
〈記事欄—內國〉,《女子世界》,期10(1905 年2 月),頁71。
-
〈記事欄—內國〉,《女子世界》,期7(1904 年7 月),頁85。
-
〈女學開辦〉,《大公報》,1907 年3 月21 日,第4 版。
-
〈小學女教師の清國招聘〉,《婦人と子ども》,卷6 號11(1906 年11 月5 日),頁42。
-
外務省政務局第一課編,《清國備聘本邦人名表明治41 年1-4 月調查》(日本外務省外交資料館所藏,1908,調-0034),頁13,以下略稱《備聘表》1
-
淑德高等女學校編,《淑德五十年史》,頁49。
-
〈清國派遣女教員養成所〉,《婦女新聞》,1907 年8 月26 日,第2 版
-
〈日華學会主事服部升子退職斉藤甲一ヲ嘱託ニ採用ノ件〉(日本外務省外交資料館所藏,1937,編號:B05015267600)。
-
實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稿》(日本:日華學會,1939),頁181
-
(1984)。內蒙古文史資料。呼和浩特:內蒙古文史書店。
-
〈各省教育匯志〉,《東方雜誌》,卷2 期9(1905 年10 月23 日),頁240。
-
〈渡清の女教師〉,《婦女新聞》,1908 年3 月9 日,第2 版。
-
服部繁子,〈北京女子教育談〉,《女鑒》,年16 號6(1906 年5 月1 日),頁12。
-
〈東洋婦人會〉,《女鑒新聞》,1906 年5 月1 日,第3 版。
-
〈坂井筆子氏の渡清〉,《婦女新聞》,1910 年4 月29 日,第2 版。
-
〈女學紀盛〉,《大公報》,1906 年5 月3日,第4 版
-
〈豫教女學堂章程〉,《東方雜誌》,卷2 期12(1906 年1 月19日),頁343。
-
〈蒙古の別天地—喀喇沁王府教習鳥居喜美子〉,《女學世界》,卷7 號4(1907年3 月5 日),頁12。
-
外務省政務局第一課編,《清國備聘本邦人名表明治42 年12 月-明治43 年5 月調查》(日本外務省外交資料館所藏,1910,調-0034),頁2,以下略稱《備聘表》2
-
〈滿洲の教育〉,《教育時論》,號787(1907年2 月25 日),頁37
-
〈北洋女子師範學堂畢業紀盛〉,《順天時報》,1908 年1 月12 日,第4 版。
-
〈清國招聘の女教員〉,《朝日新聞》,1907年1 月14 日,第2 版。
-
〈閨秀音樂家の清國應招〉,《讀賣新聞》,1905 年12 月7 日,第3 版
-
《備聘表》1,頁37
-
〈女教師の清国聘せらる〉,《朝日新聞》,1908 年2 月14 日,第3 版。
-
〈森田よし子氏〉,《婦女新聞》,1907 年5 月6 日,第2 版。
-
1904 年7 月8 日的《東方雜誌》
-
〈記事欄—內國〉,《女子世界》,期15(1906 年1 月),頁91-92。
-
〈各省教育匯志〉,《東方雜誌》,卷1 期12(1905 年1 月30 日),頁279
-
〈記事欄—內國〉,《女子世界》,期4(1904 年4 月),頁68。
-
清國駐屯軍司令部編,《天津誌》(日本:博文館,1909),頁230。
-
鳥居喜美子,《蒙古行》(日本:讀賣新聞社,1906)
-
(2002)。中國學前教育史資料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09 年2 月12 日的《婦女新聞》
-
〈外國に在る女流教育家〉,《婦女新聞》,1906 年2 月12日,第2 版
-
〈小山內高子氏渡清〉,《婦女新聞》,1910 年4 月29 日,第2 版。
-
〈記事欄—內國〉,《女子世界》,期16-17(1906 年7 月),頁109-110。
-
一宮操子,《蒙古土產》(日本:實業之日本社,1909),頁1-13、86、97-99、141-149
-
〈女子と清韓語〉,《朝日新聞》,1906 年7 月20日,第6 版
-
〈山名たき子氏〉,《婦女新聞》,1907 年5月6 日,第2 版。
-
兒山奇人,〈北清通信〉,《教育研究》,號24(1906 年3 月1 日),頁86。
-
〈清國婦人と日本人の家庭教師〉,《婦女新聞》,1905 年6 月26 日,第2 版
-
〈北洋女子師範學堂開校紀盛〉,《直隸教育雜誌》,年2 期9(1906),頁1-2
-
〈女學將興〉,《大公報》,1905 年8 月28 日,第3 版。
-
〈支那留學生の母服部升子〉,《婦選》,卷6 號1(1932 年1 月1 日),頁79
-
〈東洋婦人會派清教員成績〉,《婦女新聞》,1909 年2 月12 日,第2 版。
-
〈紀女學堂〉,《大公報》,1904 年3 月25 日,第3 版。
-
Jansen, Marius B.(1975).Japan and China: From War to Peace 1894-1972.Chicago:Rand McNally College.
-
小川嘉子(1988)。清末の近代學堂と日本女子教習—広東女子師範學堂を中心に。国立教育研究所紀要,3,105。
-
王季潛(1979)。記自流井王氏私立樹人學堂。四川文史資料選輯,成都:
-
王笛(2001)。跨出封閉的世界—長江上游區域社會研究(1644-1911)。北京:中華書局。
-
加藤恭子(2015)。20 世紀初頭における日本人女子教員の中國派遣。ジェンダー研究,18,73。
-
四川省瀘縣縣誌辦公室編纂(1993)。瀘縣志。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何伯李(1986)。瀘州川南師範史話。四川文史資料選輯,成都:
-
佐藤尚子(2001)。明治婦人界と中國女子教育。教育科學,24,5。
-
李又寧編、張玉法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
-
李又寧、編張玉法編(1995)。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臺北: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汪向榮(2014)。日本教習。北京:商務印書館。
-
於阜民、閻海、段速敏(2003)。營口史話。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武安隆(1992)。新見日本教習—對汪向榮先生所列《日本教習分布表》名單的補充。日本學刊,6,108。
-
阿部洋(1990)。中國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日本:福村出版。
-
姜義華編(1998)。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孫長亮(2017)。中國女子教育近代化過程における日本女性教習の位置:服部繁子と北京豫教女學堂を事例にして。教育學研究紀要,62,25。
-
陳平原(2013)。女學堂的故事—從北京畫報看晚清女子教育。看歷史,35,33。
-
陶行知(1996)。中國教育改革。北京:東方出版社。
-
傅子篔(1988)。回憶淑行女塾。四川文史資料選輯,成都:
-
黃稚荃(1990)。憶長寧三前輩。龍門陣,5,80。
-
齊植璐(1983)。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嚴修。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
-
蔭山雅博(2011)。清末日本教習與中國教育近代化。日本:雄山社。
-
衛道治(1998)。中外教育交流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奮齋(1990)。辛亥女傑杜黃。龍門陣,6,28。
-
藍勇、闕軍(2004)。近代日本對於四川文化教育的影響初探。中華文化論壇,3,75。
-
嚴仁清(1983)。祖父嚴修在天津創辦幼兒園教育的回憶。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
-
嚴修撰點注、武安隆點注、劉玉敏點注(1995)。嚴修東遊日記。天津:天津市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