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嘉慶元年川楚白蓮教起事原因的探討

DOI

10.6353/BIMHAS.199306.0010

作者

李健民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2_上期(1993 / 06 / 01)

页次

357 - 3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白蓮教起事之地區山多水複地形隱蔽,治理難及,向爲不法者淵藪,白蓮教事前就已於山內製造刀槍了。明末清初長期的戰亂,人稀地荒,各有移民紛至,約佔總人口的十分之七八。社會因之變遷:顯出文教不振、重武輕文;人心空虛、俗多迷信;蔑法藐律、輕生好闘;故習廢棄、財利是貪……等社會現象,都直、間接有助於白蓮教起事。 白蓮教的教義及其邪術、療病、強身等技都具吸引力,從教又幾無條件限制,故而入教者頗眾,且知識低下者居多,自易被野心分子利用。由於教首爭權奪利不安本分,乾隆五十九年發生教案,白蓮教徒明消暗長,心存疑懼,意萌報仇,更增衝突因子。再者,一些過、刼氣運、神示、星象等迷信思想,亦是驅使白蓮教起事之因。 白蓮教本爲律令所禁止,且與統治階層的正統觀念相牴捂,所以一旦被舉發,地方官就不得不查辦。六十年夏政府態度已趨平靜,教首們卻於挫折心情下煽誘徒眾起事。其間胥吏扮演了重要角色〔吏與官實質上是有區別的〕,從史料上探證,與其說「官逼民反」;不如說吏致民反。 乾隆晚年部庫存銀、存倉米穀是清朝最富足的時期,又逢禪位普免天下地丁錢糧及積欠緩徵,更有乾隆末年秋糧全國大豐收。從自然條件優越的川楚兩省丁口數量、密度……等情況與別省比較,兩省的人均耕地面積在全國各省區中尚居於中上等的地位。那麼,過於重視人田成長不成比率而認爲人民窮困以至導致白蓮教起事之說,不無可議了。另一方面,不少白蓮教大小頭目以吃教爲業,藉以「騙錢」「斂銀」、「得財」,捨不得放棄既有的利益和組織而走向用武力護衛之途,亦是起事的重要因素。乾隆末年苗亂起,川楚境內官兵多調赴湖南而防禦虛弱,教首不但不自制安分,反而乘機潛相煽誘、勾連結合、製械儲糧,預備對抗官兵,實際上已走上起事的道路。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爾敏(1981)。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及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40。
    連結:
  2. 呂實強(1977)。近代四川的移民與其所發生的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4。
    連結:
  3. (1971)。德壯果公年譜
  4. 大清仁宗睿(嘉慶 )皇帝實錄
  5. (1984)。歷史檔案
  6. (1983)。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第五冊﹞
  7. 高宗實錄
  8. (1989)。清史稿校註﹝第十二冊﹞
  9. (1988)。中國省別全誌
  10. (1983)。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九輯﹞
  11. (1979)。康雍乾時期城鄉人民反抗鬥爭資料
  12. 三省邊防備覽
  13. 清高宗純皇帝聖訓
  14. 皇朝經世文統編
  15. (1991)。乾隆朝上諭檔﹝第十八冊﹞
  16. 欽定剿平三省邪匪方略
  17. (1988)。中國人口:四川分冊
  18. 清王慶雲。石渠餘紀
  19. 清包世臣。安吳四種
  20. 清周凱。襄陽必告錄
  21. 清周凱。內自訟齋文鈔
  22. 清昭槤(1986)。嘯亭雜錄
  23. 清魏源。古微堂外集
  24. 清嚴如煜(1936)。三省山內風土雜識
  25. Naquin, Susan(1976).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26. 王柏心(1935)。當陽縣志
  27. 王業鍵(1970)。中國經濟發展史論文選集(上冊)
  28. 王業鍵、黃國樞(1989)。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
  29. 史善長。盒山畢公年譜
  30. 石香村居士(1968)。戡靖教匪述編
  31. 朱鍚榖。巴州志
  32. 吳之稱(1986)。白蓮教的崇拜神「無生母」。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2,44。
  33. 吳德準。達縣志
  34. 呂實強(1977)。近代四川的人口密度與人口壓力的分析。歷史學報,5,440-441。
  35. 李建。王聰兒起義
  36. 周遠廉(1986)。清代租佃制研究
  37. 姚雨薌(1964)。大清律例會通新纂
  38. 胡煥庸(1930)。四川地理
  39. 徐本。大清律例
  40. 袁景暉(1975)。建始縣志
  41. 崔淦(1969)。襄陽縣志
  42. 張仲炘(1921)。湖北通志
  43. 張建民(1987)。「湖廣熟,天下足」論述。中國農史,4,61。
  44. 張春興(1976)。心理學
  45. 梁方仲(1980)。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
  46. 莊吉發(1981)。清代乾隆年間的收元教及其支派。大陸雜誌,63(4),188。
  47. 莊吉發(1981)。清代三陽教的起源及其思想信仰。大陸雜誌,63(5),234-235。
  48. 彭延慶。清中期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第四冊﹞
  49. 彭雨新(1984)。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50. 賀維翰(1976)。萬源縣志
  51. 黃冕堂(1990)。文史哲
  52. 楊金虎。四川通志
  53. 葉世倬(1960)。續興安府志
  54. 鈴木中正(1974)。中國史におけゐ革命と宗教
  55. 熊文瀾。枝江縣志
  56. 劉廣京(1985)。慶祝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慶館六十週年暨明清檔案與歷史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
  57. 魯子健(1987)。四川歷史研究文集
  58. 繆全吉。明代胥吏
  59. 蘇雲峰(1981)。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
  60. 龔紹仁(1975)。宜都縣志
  61. 龎麟炳。四川宣漢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