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德國軍事顧問團與中德軍火貿易關係的推展

并列篇名

The German Military Advisers Corp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no-German Armament Trade

DOI

10.6353/BIMHAS.199406.0133

作者

馬文英(Wen-Ying Ma)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3_下期(1994 / 06 / 01)

页次

133 - 16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德國軍事顧問團駐華十一年,恰逢列強對華軍火解禁,亦正值國民政府對內進行軍事統一;對外整軍備武以抗強寇。在這種不是打仗就是備戰的狀況下,國府對於軍火需求的基本立場有三:1.自給不足,對外仰賴極深。2.進口軍火雖然便利,但難以長期倚恃,故有發展本土軍火工業的必要。3.爲控制地方政府,必須壟斷所有中外軍火貿易的管道。兩次大戰期間,中德軍火貿易即以此三點爲軸心而運轉。 相對於國府強大的軍火採買意願,德國則內部意見不一。此一階段的前半期爲威瑪共和之文人政府,德國外交部在對華政策上居決定地位,其基本態度爲反對中德軍火貿易。1933年希特勒政權成立後,初期在擴充軍備的需求下,德國國防部逐漸取得對華政策的決定權,中德軍火貿易因而步入最盛期。隨著中日關係的日益緊張和納粹集團日益明顯的親日立場,中德軍火貿易乃告終止。 在中德軍火貿易關係的發展上,德國軍事顧問團貢獻極大。鮑樺爾爲國府成立駐柏林的商務辦事處,建立國府軍火統制的管道。塞克特則促成中德雙邊的易貨協定,不但使國府獲得大量軍火,並且強化兩國的外交關係,在中日戰爭爆發前夕尤具意義。然而德國顧問處於利益相左的兩國政府之間,忠誠問題日益嚴重。塞克特因偏德方,而不見諒於中國最高當局;法肯豪森則因偏中方,而屢遭德國國防部斥責。最後,德國顧問只得退出中德易貨協定的交涉。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被引用次数
  1. 陳昕劭(2022)。戰時重慶一次電影熱潮-蔣中正、卓別林與《大獨裁者》。興大歷史學報,36,97-120。
  2. 吳翎君(2021)。近代中國標準化的推動-英美工程師組織與中國本土的跨國網絡,1901-1941。臺灣師大歷史學報,66,85-127。
  3. 蕭李居(2018)。國民政府對德日「防共協定」的因應。國史館館刊,58,69-71+7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