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中華經濟圈”概念之一省思-日治時期台商之島外經貿經驗

并列篇名

A Reflection on the Concept of the "Greater China Economic Zone": Taiwanese Merchant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ing Experience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DOI

10.6353/BIMHAS.199806.0047

作者

林滿紅(Man-Houng Lin)

关键词

大中華經濟圈 ; 世界華人網絡 ; 台灣對外移民史 ; 台灣對外投資史 ; 台灣對外貿易史 ; 亞洲內部經濟關係 ; 台灣商人階層發展史 ; Greater China Economic Zone ; Global Chinese network ; Taiwan's overseas migration ; Taiwan's overseas investment ; Taiwan's external trade ; history of Taiwan's merchant class ; intra-Asian history ; colonialism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1998 / 06 / 01)

页次

47 - 10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90年代以來,「大中華經濟圈」(Greater China Economic Zone)、「世界華人網絡」(Global Chinese Notwork)等等語詞屢見於報章雜誌,這是以文化關係建構經濟關係的一個概念。本文以日治時期台灣商人在華南、東南亞、滿洲國的移民、投資與貿易等經貿活動爲基礎,思考文化關係在建構經濟關係時的有效程度。全文所用資料,以台灣、日本、美國、新加坡、中國大陸相關圖書館所藏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和台灣銀行的調查、日本領事報告及僑界、滿洲國和台灣的報紙等爲主體。文中由此時台灣人因閩粵次文化的方便,其移民、投資以華南最多、東南亞次之、滿洲國最少,論證文化關係對移民、投資助益較多。文中又由1932年至1939年之間,台灣與滿洲國的貿易值爲臺灣與福建貿易值的六倍,台灣與東南亞貿易值的八倍,台灣與滿洲國間的有無相通較台灣與華南、東南亞爲多論證在進行貿易時,比較利益法則可以凌駕文化關係之上。文中亦由中日交戰期間日本佔領廈門之時,透過文化關係之便而在廈門包辦諸多生意之台商主要支援日軍,推論即使在移民與投資方面,也可能發生政治經濟考量凌駕文化關係的情況。由上綜論「大中華經濟圈」、「世界華人網絡」等概念的侷限性。

英文摘要

Since 1990, the terms ”Greater China Economic Zone” and ”Global Chinese network” have been frequently used in the mass medi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nderlying concept of building economic networks through cultural attachment by focusing on the overseas trade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merchants under Japanese rule. Materials used for this study are mostly Japanese consular reports, investigations of the Japanese Taiwan governor-general and of the Taiwan Bank, newspapers of Taiwan, Manchuria, Southeast Asian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obtained from Taiwan, Japan, the U.S.A., Singapore, and Chinese mainland.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Southern China, which shares a Southern Fujianese subculture with Taiwan, drew the most interest from Taiwanese merchants for migration and investment; and Southeast Asia, whose overseas Chinese also shared this common culture, ranked next; Manchuria, which did not share this culture, ranked last. This suggest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attachment upon migration and investment. While, during the period of 1932-1939, the trade value between Taiwan and Manchuria was six times that of Taiwan-Southern China trade and eight times of Taiwan-Southeast Asia trade as Taiwan had a better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with Manchuria. This suggests that the more dominant influen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an cultural attachment for building trade networks. And, as Taiwanese merchants active in their cultural homeland, Southern China, provided war materials for the Japanese army with whom they shared the sam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t further suggests that even for migration and investment, cultural attachment could be overridden by politico-economic considerations. These Taiwanese merchants' experiences suggest the limited efficacy of the concept underlying the terms ”Greater China Economic Zone” and ”Global Chinese network.”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林滿紅(1995)。臺灣與東北間的貿易(1932-194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658。
    連結:
  2. (1928)。
  3. (1942)。福大公司第六回營業報告書
  4. (1938)。台湾殖産年鑑
  5. (1982)。中華民國海關華洋貿易總冊
  6. (1992)。閩臺關係檔案資料
  7. 盛京時報
  8. 廣東の經濟事情
  9. 臺灣時報
  10. (1937)。台湾と南支那
  11. (1935)。熱帯産業調査;南支南洋に於ける新聞、南支南洋に於ける邦人的経済的活動状況
  12. (1941)。
  13. (1942)。
  14. Amoy.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15. 大田修吉(1942)。台湾経済年報
  16. 子固(1947)。臺灣經濟與日本。臺灣銀行季刊,1,137-150。
  17. 山本有造(1992)。日本殖民地經濟史研究
  18. 中西利八(1936)。新日本人物大系
  19. 中村孝志(1988)。日本の南方関与と台湾
  20. 中村孝志(1990)。「台湾籍民」をめぐる諸問題。南方文化,17,427-428。
  21. 中國人民政治協會議福建省泉州氏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泉州文史資料(輯三)
  22. 臺灣時報
  23. 井出季和太(1938)。台湾と南支那。東洋,40(41),135。
  24. 臺灣時報
  25. 日本外務省(1935)。外務省記錄:林熊祥等臺灣人對福建的投資
  26. 日本外務省。外務省記錄:關於南洋領事會議
  27. 加納久夫(1932)。臺灣から満州へ
  28. 臺灣時報
  29. 臺灣時報
  30. 吉川浩。南支那研究誌
  31. 吉川浩(1920)。南支那研究誌
  32. 吉川精馬(1925)。戦後の南支南洋と台湾
  33. 臺灣時報
  34. 林仁川(1991)。福建對外貿易與海關史
  35. 林本源祭祀公業(1985)。板橋林本源家傳
  36. 林真(1994)。抗戰時期福建的臺灣籍民問題。臺灣研究集刊,2,71。
  37. 林滿紅(1995)。「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38. 林滿紅(1993)。臺灣經驗:歷史經濟篇
  39.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40. 林滿紅(1996)。第三屆「近百年中日關係」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41. 林滿紅(1998)。第二屆中國商業史會議:歷史轉折期中的中國商人
  42. 全閩新日報
  43. 第三戰區金廈漢奸案件處理委員會(1947)。閩臺漢奸罪行紀實
  44. 臺灣時報
  45. 許雪姬(1994)。(無)。口述歷史(4),5,318。
  46. 陳建成(1994)。宏觀報
  47. 臺灣日日新報
  48. 黃瓊瑤(1991)。日據時期的臺灣銀行(1899-1945)
  49. 葉理中(1947)。臺灣經濟在中國。臺灣銀行季刊,1,132。
  50.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臺灣省通志
  51. 趙祐志(1994)。評山本有造《日本殖民地經濟史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7,59。
  52. 澹庵(1947)。臺灣經濟與南洋。臺灣銀行季刊,151-152。
  53. 興南新聞社(1943)。臺灣人士鑑
被引用次数
  1. 李恩涵(1999)。日本在華南的販毒活動,1937-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1,133-166。
  2. 林滿紅(1999)。日本政府與臺灣籍民的東南亞投資(1895-194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2,1-56。
  3. 林滿紅(2001)。日本殖民時期臺灣與香港經濟關係的變化—亞洲與世界關係調動中之一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6,45-115。
  4. 陸洛,周君倚(2018)。「根留台灣」還是「西進大陸」?台灣人民自我觀及對外派大陸效益的世代差異。應用心理研究,68,187-231。
  5. 湯熙勇(2005)。恢復國籍的爭議:戰後旅外臺灣人的復籍問題(1945-47)。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7(2),393-437。
  6. 湯熙勇(2007)。烽火後的同鄉情:戰後東亞臺灣同鄉會的成立、轉變與角色(1945-48)。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1),1-49。
  7. 鍾淑敏(2004)。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補助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34,149-194。
  8. (1999)。田園將蕪胡不歸?戰後廣州地區臺胞處境及返籍問題之研究。臺灣史研究,6(1),133-167。
  9. (2004)。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在「滿洲」的臺灣醫生。臺灣史研究,11(2),1-75。
  10. (2013)。日本統治下臺灣人關於國籍的法律經驗:以臺灣與中國之間跨界的人口流動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3),43-123。
  11. (2021)。在「東北」與「滿洲」之間-近代東北殖民史書寫。二十一世紀,187,1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