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
|
并列篇名
|
Drama in Jiangnan: It's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 of Social Mentalities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
DOI
|
10.6353/BIMHAS.199906.0001
|
作者
|
巫仁恕(Jen-Shu Wu)
|
关键词
|
時事劇 ; 社會心態 ; 明清之際 ; 李玉 ; drama ;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 social mentality ; Li Yu
|
期刊名称
|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31期(1999 / 06 / 01)
|
页次
|
1
-
4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主要探討明末清初江南地區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明代中期以後江南經濟的發達,造就了南方戲曲的蓬勃發展。至明清之際江南城市與農村經濟雖已衰退,但因未遭流寇之亂,離北方又遠,新聞傳播之訊息遲緩,使士大夫與富室未覺世局已岌岌可危,而依舊樂衷於演戲。而百姓則面臨空前之災荒與時疫,只得透過演戲的方式以祈神禳災,並藉此抒發心中的不安全感,祭祀演劇的盛行遂成爲普遍的現象,也使江南戲劇維持不墜。清軍南下時江南縱使有戰亂造成部份地區演劇短時間的中斷,然不久即恢復舊觀,故演劇之風仍持續,尤其是蘇州曲派的形成,造就了崑曲的另一高峰。明代中期以後興起以當代政治或人物爲題材的時事劇,到了明清之際仍有許多新的創作,主題環繞著晚明流寇之亂及南明弘光朝政事,清初還流行諷刺科場案之時事劇。直至順治朝晚期以後因爲清政府的高壓政策,終使得時事劇漸漸銷聲匿跡。最後以蘇州曲派的代表劇作家李玉爲例,透過對其兩本劇作的內容分析,探討明清之際的社會心態。從這兩齣劇本中反映了對忠臣與奸臣之辨、流寇的紛擾、地方官的貪污腐化、地方治安與變亂相繼出現(如奴變與寨堡)、政權交替時期百姓痛苦等諸面相的特殊態度與感受。
|
英文摘要
|
Nanxi originated in the Jiangnan area and developed amidst economic booming of the region during the late Ming period. Widespread peasant rebellions during the 1630s to 1640s had devastated many local economies. Jiangnan, however, was not much influenced by these events and nanxi-style plays continued to flourish in the region until early Qing. Many of the famous and popular plays written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concerned with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d social events. From the final years of Emperor Congzhen's reign up until the Southern Ming government, the most popular plays were about peasant rebellions and the Southern Ming government. Not unitl the late Shunzhi Reign did this type of plays gradually disappear as a result of the governmemt's high-handed policy to suppress the Han culture.
Among the playwrights in Jiangnan, Li Yu was the most prolific and well-known. This paper shows how his more famous plays reflect political and social events of his times, popular opinion, and the different mentaliti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李孝悌(1990)。從中國傳統士庶文化的關係看二十世紀的新動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331-333。
連結:
-
(1931)。綴白裘。
-
溧陽縣志。
-
(1930)。崇明縣志。
-
(1985)。黃孝子尋親紀程。
-
(1968)。研堂見聞雜記。
-
(1663)。松江府志。
-
崑山新陽縣合志。
-
(1961)。外岡志。
-
西軒紀年集。
-
(1751)。六安州志。
-
(1986)。鞠通樂府。
-
(1935)。麻城縣志前編。
-
(1796)。汝寧府志。
-
(1971)。黟縣志。
-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
-
古本戲曲叢刊。
-
清史稿。
-
元王實甫。麗春堂。
-
元關漢卿。拜月亭。
-
明何良俊(1959)。四友齋叢說。
-
明余懷(1978)。三吳遊覽志。
-
明李清(1982)。三垣筆記。
-
明李開先(1959)。李開先集。
-
明祁彪佳。村居適筆。
-
明祁彪佳(1991)。乙酉日曆。
-
明范濂。雲間據目鈔。
-
明張岱。陶庵夢憶。
-
明彭孫貽(1984)。平寇志。
-
明臧晉叔(1965)。元曲選。
-
明談遷。國榷。
-
明談遷(1995)。棗林雜俎。
-
明歸莊(1962)。歸莊集。
-
明龔鼎孳(1881)。定山堂詩集。
-
清尤侗。鈞天樂。
-
清尤侗(1694)。年譜圖錄。
-
清方文(1979)。嵞山集續集。
-
清方文。□山集續集。
-
清王應奎。海虞詩苑1759。
-
清申涵光(1985)。荊園小語。
-
清余賓碩(1983)。金陵覽古。
-
清吳偉業。梅村家藏稿。
-
清汪汝謙(1886)。春星堂詩集。
-
清谷應泰(1977)。明史紀事本末。
-
清姚廷遴(1982)。歷年紀。
-
清查繼佐(1987)。罪惟錄。
-
清計六奇(1984)。明季南略。
-
清計六奇(1984)。明季北略。
-
清徐樹丕(1990)。識小錄。
-
清徐鼒(1977)。小腆紀傳。
-
清張庚(1986)。中國戲劇通史。
-
清鈕琇(1986)。觚賸。
-
清葉夢珠(1982)。閱世編。
-
清董含。三崗識略。
-
清鄒漪(1991)。啟禎野乘。
-
清趙翼(1990)。陔餘叢考。
-
清顧公燮(1967)。消夏閒記摘鈔。
-
漢應劭。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
Dennerline, Jerry(1981).The Chia-ting Loyalists: 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
Dunstan, Helen(1975).The Late Ming Epidemics: A Preliminary Survey.Ch'ing-shin wen-t'i,3(3)
-
Naquin, Susan(1987).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 Century.
-
Struve, Lynn A.(1979).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rntury China.
-
Wakeman(1992)。洪業—清朝開國史。
-
上海藝術研究所(1990)。中國京劇史。
-
中山八郎(1936)。晚明の奴禍、奴變。歷史教育,10(11),53。
-
夫馬進(1980)。明末反地方官士變。東方學報,52,595-622。
-
夫馬進(1981)。富山大學人文學部紀要。
-
王□登(1978)。吳社編。
-
王安祈。明代傳奇劇場及其藝術。
-
王抃(1994)。王巢松年譜。
-
王綱(1987)。張獻忠大西軍史。
-
王綱(1984)。明末農民軍民號考錄。
-
司徒琳(1992)。南明史(1644-1662)。
-
田中正俊。民變、抗租奴變。
-
田中正俊(1961)。民變、抗租奴變。世界の歷史,11,62。
-
田仲一成(1981)。中國祭祀演劇研究。
-
田仲一成(1975)。十五・六世紀を中心とする江南地方劇の變質について(四)。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71,76。
-
朱子素(1988)。嘉定屠城紀略。
-
朱梅叔(1979)。埋憂集。
-
佐藤文俊(1985)。明末農民反亂の研究。
-
吳振漢(1981)。明代奴僕之研究。
-
巫仁恕(1996)。明清城市民變研究: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
-
李孝悌(1992)。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
-
李龍潛(1988)。明清經濟史。
-
周貽白(1960)。中國戲曲論集。
-
周傳家(1985)。李玉評傳。
-
孟森(1984)。明清史論著集刊。
-
孟森。明清論著集刊。
-
岸本美緒(1993)。和田博德教授古稀紀念・明清時代の法と社會。
-
林鶴宜(1994)。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
-
邱仲麟(1996)。第一屆兩岸明史學術研討會論文。
-
南園嘯客。平吳事略。
-
姚蒙(1988)。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從年鑑學派到新史學。
-
胡忌(1989)。崑劇發展史。
-
孫祚民(1982)。中國農民戰爭問題論叢。
-
徐秉義(1987)。明末忠烈紀實。
-
徐雲祥(1976)。鄭桐菴年譜。
-
徐銘延。李玉《兩鬚眉》本事考。
-
馬伯英(1994)。中國醫學文化史。
-
馬導源(1935)。吳梅村年譜。
-
高斗樞(1946)。守鄖紀略。
-
梁其姿(1984)。心態歷史。史學評論,7,75。
-
莊一拂(1982)。古典戲曲存目彙考。
-
郭松義(1979)。清史論叢(第一輯)。
-
陸文衡(1969)。嗇菴隨筆。
-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
-
傅衣淩(1993)。明史新編。
-
傅衣淩(1961)。明清農村社會經濟。
-
傅衣淩(1949)。福建協大學報。
-
森正夫(1977)。中山八郎教授頌壽記念明清史論叢。
-
黃文賜。曲海總目提要。
-
黃冕堂(1985)。明史管見。
-
溫睿臨(1971)。南疆逸史。
-
葉紹袁。啟禎記聞錄。
-
葉紹袁(1982)。葉天寥年譜別記。
-
葉紹袁(1989)。甲行日注。
-
董以寧。正誼堂文集。
-
雷夢辰(1989)。清代各省禁書彙考。
-
歐陽予倩(1984)。歐陽予倩戲劇論文集。
-
魯一同(1915)。白耷山人年譜。
-
黎士弘。仁恕堂筆記。
-
錢仲聯(1987)。清詩紀事。
-
錢秉鐙(1966)。藏山閣文存。
-
閻爾梅(1922)。閻古古全集。
-
龍彼得(1979)。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典考。中外文學,7(12)=84,158-181。
-
戴璐。石鼓齋雜錄。
-
謝國楨(1933)。明季奴變考。清華學報,8(1),1-27。
-
謝國楨(1982)。明末清初的學風。
-
顧光旭(1911)。梁溪詩鈔。
-
顧誠(1984)。明末農民戰爭史。
|
被引用次数
|
-
陳亮亮(2015)。儀式、記憶與秩序—清文人戲曲與地方社會關係之探索。漢學研究,33(3),275-306。
-
黃郁晴(2021)。不忍細讀的歷史縫隙:張烺《燼餘錄》與明末清初屠蜀紀聞。靜宜中文學報,19,51-74。
-
李佳蓮(2016)。「剩水殘山」視域下的尋親實踐-論李玉《萬里圓》中的黍離之悲。東海中文學報,31,77-112。
-
劉瓊云(2011)。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8,43-94。
-
劉瓊云(2015)。宦官、俠妓和女夷:《血影石》中的邊緣人物與異域想像。政大中文學報,24,89-128。
-
劉瓊云(2016)。清初《千忠錄》裡的身體、聲情與忠臣記憶。戲劇研究,17,1-40。
-
張家禎(2019)。作為商品的戲曲及劇作家-李漁戲曲之自我宣傳與建構。戲劇研究,24,1-31。
-
張家禎(2020)。由撰史至「以曲代史」:以清初戲曲家葉承宗及馬羲瑞為例。戲劇研究,26,41-74。
-
(2020)。女夷救忠臣-《血影石》中的性別、疆界與華夷辯證。嶺南學報,13,183-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