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張人傑與杭州電廠

并列篇名

Zhang Renjie and the Hangzhou Electric Plant

DOI

10.6353/BIMHAS.200403.0001

作者

王樹槐(Shu-Hwai Wang)

关键词

張人傑 ; 浙江省 ; 杭州電廠 ; 企信銀團 ; 大有利電氣公司 ; Zhang Renjie ; Zhejiang Province ; Hangzhou Electric Plant ; Qixin Group of Bankers ; Dayouli Electricity Company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04 / 03 / 01)

页次

1 - 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張人傑任浙江省主席時,接管杭州大有利電氣公司,改名為杭州電廠。後來浙江省政府因財政困難,又出讓杭州電廠給企信銀團經營。本文以接管電廠及出讓電廠之事,分析其前因後果,有助於對此一史事的了解。 張人傑,黨國要人,有豐富的政治資源,又有建設理念,他大力推展浙江交通與動力的基礎建設,以期發展浙江省的經濟。他的建設理念中,以主張民營最為特出,其次是他相信事在人為。這些也代表他的行事風格。 他既主張民營,何以又接管民營電業公司?原因是他的民營理念是有條件的,對公用事業尤然。為了國家社會需要,政府有不得不加以干預對情况。他對事在人為理念,並非毫無困難。當遇到財政困難時,只好出讓杭州電廠給財團經營。接管電廠有其先例可援,以往經驗使他接管大有利公司更為順利。出讓杭州電廠得宜,又種下他日後出讓首都電廠及戚墅堰電廠當心理因素,此與其主張民營當理念亦相合。 他期望浙江基礎建設會帶來經濟發展,但效果未能於短期間內出現,原因是浙江但地理形勢與位置使然。當時上海已成為經濟中心,而浙江有如其邊緣地帶。據中心-邊緣理論,邊緣地區但人力、資金與自然資源往往向中心地區移動,上海許多有名但工商人士多為浙江籍。在電氣市場上,需求面決定供給面,所以新建電廠對經濟的發展,並不如預期有效。但當邊遠地區變成副中心區或新中心區,電力需求自會大量增加。此外,人類對電氣知識對增加與使用對推廣,也是電氣使用增加的一大原因。今日之杭州就是一例。回顧歷史,張人傑是一位有遠見的人。

英文摘要

When Zhang Renjie became the Chairman of the Govern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he took over the Dayoul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and renamed it the Hangzhou Electric plant. Roughly three years later, due to a shortage of funds,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Zhejiang sold the plant to the Qixin Group of Bank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quence of the events at that time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m. Zhang Renjhieh,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Guomindang, had abundance of political resources. He believed in four ideologie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most significant of which was his promotion of privatization of great enterprises. He also believed that success or failure is ultimately determined by men's abilities and the efforts they put in. These beliefs show hi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Zhang did not promote privatization of enterprises unconditionally. Sometimes the situation forced him to do the opposite-taking over private electric companies for the benefit of society. His belief in ability and effort was not without challenge. When he was short in funds, he had to sell the Hangzhou Electric Plant to a group of bankers. The experience of taking over a private electric company paved the road for the success of taking over the Dayouli Electricity Company. And selling this plant later on also became a precedent for selling the Capital Electric Plant and the Qishu'an Electric Plant to the China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in 1936. This was consistent with his belief in privatization of enterprises. Zhang devoted himself to building up Zhejiang's infrastructure, hoping that electric power supplies would encourage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ncreased more slowly than expected. Zhang's efforts did not show any great results right away. This was due to Zhejiang's geographic location. At that time Shanghai was China's economic center, and Zhejiang merely a periphery of Shanghai. According to the center-periphery theory, manpower, funds, and natural resources flowed from Zhejiang into Shanghai. Many famous merchants and entrepreneurs in Shanghai were Zhejiang natives. In the electricity market, the demand drives the supply, and so it would take a long time to form a new economic center. When the peripheral area becomes a new center or a subsidiary center, this would then create greater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n addition, better knowledge of electricity also helps the acceptance of it. Today's Hangzhou is a good example of this transition. Therefore, in retrospect, we can conclude that Zhang Renjie was a man of vis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樹槐(1988)。張人傑與淮南煤礦,1927-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下),211-259。
    連結:
  2. 王樹槐(1994)。上海浦東電氣公司的發展,1919-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124。
    連結:
  3. 王樹槐(1992)。江蘇武進戚墅堰電廠的經營,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1-51。
    連結:
  4. 王樹槐(1997)。九江映廬電燈公司:自營與政府的整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7,137-184。
    連結:
  5. 王樹槐(1987)。浙江長興煤礦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6,321-366。
    連結:
  6. 王樹槐(1991)。首都電廠的成長,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317。
    連結:
  7. 王樹槐(1997)。國民政府接管民營電廠的政策與實踐─以南昌開明電燈公司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8,177-222。
    連結:
  8. 上海市地方協會(1933)。上海市統計
  9. 上海市年鑑編輯委員會(1935)。上海市年鑑(1934)
  10. 上海市年鑑編輯委員會(1936)。上海市年鑑(1935)
  11. 上海市年鑑編輯委員會(1937)。上海市年鑑(1936)
  12. 于醒民(1992)。上海:近代化的早產兒
  13. 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89)。張靜江先生文集
  14. 中國銀行總行(1991)。中國銀行資料匯編
  15. 王樹槐(1998)。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
  16. 王樹槐(1995)。郭廷以先生九秩誕辰紀念論文集(上冊)
  17. 王樹槐(1993)。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
  18. 民國政府主計處統計局(1972)。中華民國統計提要(4)
  19. 光復書局編輯部(1997)。中國地理大百科(第7冊)
  20. 地理學編委會(1994)。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學
  21. 地理學編委會(1994)。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
  22. 吳承禧(1935)。中國的銀行
  23. 吳家聲(1991)。財政學
  24. 吳笠田(1981)。曾養甫先生言論集
  25. 李占才(1994)。中國鐵路史
  26. 李厚高(1989)。財政學
  27. 李國祁(2002)。同盟會時期中山先生及革命黨人對德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及國家社會主義的認知與誤解。近代中國,150,37-61。
  28. 李國祁(1982)。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地區,一八六0─一九一六
  29. 沈者壽(1993)。杭州辭典
  30. 沈雲龍(1986)。于潤先生訪問紀錄
  31. 周峰(1997)。民國時期杭州
  32. 周賢頌(1979)。當然是民營
  33. 東亞同文會(1975)。民國十五年年鑑
  34. 東亞同文會(1975)。民國八年年鑑
  35. 東亞同文會(1934)。中華民國實業名鑑
  36. 林美莉(1990)。外資電業的研究(一八八二年至一九三七年)
  37. 金士宣(1986)。中國鐡路發展史
  38. 侯坤宏(1990)。抗戰時期的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
  39. 建設委員會(1932)。中國各大電廠紀要
  40. 建設委員會(1935)。中國電氣事業統計(第5號)
  41. 建設委員會(1929)。全國發電廠調查表
  42. 建設委員會(1937)。中國電氣事業統計(第7號)
  43. 建設委員會(1936)。中國電氣事業統計(第6號)
  44. 建設委員會檔案
  45. 建設委員會(1932)。中國電廠統計
  46. 建設委員會公報
  47. 建設委員會(1929)。華北水利月刊
  48. 建設委員會(1929)。東方大港之現狀及初步計畫
  49. 建設委員會(1930)。工作紀要
  50. 建設委員會經濟調查所統計課(1935)。浙江之農產
  51. 建設委員會經濟調查所統計課(1937)。浙江之平水茶
  52. 建設委員會調查浙江經濟所(1931)。浙江臨安縣農村調查
  53. 建設委員會調查浙江經濟所(1931)。浙江沿海各縣草帽業
  54. 建設委員會調查浙江經濟所(1933)。蕪乍路沿縣經濟調查
  55. 建設委員會調查浙江經濟所統計課(1932)。杭州市經濟調查
  56. 洪喜美(1999)。國民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第1冊)
  57. 洪喜美(1999)。國民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彙編(第2冊)
  58. 孫善根(1992)。中國東南地區人才問題國際研討會
  59. 孫毓棠(1957)。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一輯)
  60. 徐友春(1991)。民國人物大辭典
  61. 浙江事典編委會(1998)。浙江事典
  62. 浙江省民政廳(1929)。浙江省民政年刊
  63.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1955)。杭州市志
  64.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1937)。杭州市十周年紀念特刊
  65. 浙江省建設廳(1933)。浙江省建設廳年刊
  66. 浙江省建設廳(1935)。浙江省建設統計
  67. 浙江省建設廳。浙江省建設廳季刊
  68. 浙江省建設廳(1928)。浙江省建設月刊
  69. 浙江省建設廳。浙江省中華民國十七年度地方建設歲入歲出預算書
  70. 浙江省建設廳(1929)。兩年來之浙江建設概況
  71. 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85)。浙江省百年大事記,1840-1945(第31輯)
  72. 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0)。浙江省百年大事記,1840-1949(第42輯)
  73. 浙江省政府公報
  74. 浙江省政府。浙江省中華民國十四年度地方建設歲入歲出預算書
  75. 浙江省政府。浙江省中華民國十年度地方建設歲入歲出預算書
  76. 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財政月刊
  77. 財政部財政年鑑編纂處(1935)。財政年鑑(民國23年)
  78. 財政部財政年鑑編纂處(1945)。財政年鑑(續編)
  79. 馬伯煌(1991)。上海研究論叢(第7輯)
  80.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1989)。國父全集
  81. 國民政府公報
  82. 國民政府主計處歲計局(1937)。歲計年鑑(第4集.民國25年)
  83. 國民政府主計處歲計局(1934)。歲計年鑑(民國20至22年)
  84. 國民政府主計處歲計局(1936)。歲計年鑑(第3集.民國24年)
  85. 國民政府主計處歲計局(1935)。歲計年鑑(第2集.民國23年)
  86. 張素貞(1981)。毀家憂國一奇人─張人傑
  87. 張國輝(1991)。上海研究論叢(第6輯)
  88. 郭廷以(1984)。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89. 陳中熙(1988)。回憶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
  90. 陳布雷(1949)。陳布雷回憶錄
  91. 陳真(1961)。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1輯)
  92. 陳淑銖(1996)。浙江省土地問題與二五減租
  93. 陳晴嵐(1987)。杭州工商史料選
  94. 陶士和、林正秋(1992)。中國東南地區人才問題國際研討會
  95. 淩鴻勛(1954)。中國鐵路志
  96. 馮筱才(1990)。江浙商人與1924年的齊盧之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183-241。
  97. 楊愷龄(1976)。張靜江先生百歲紀念集
  98. 資源委員會(1941)。中國工程人名錄
  99. 賈士毅(1927)。民國財政史
  100. 賈士毅(1962)。民國續財政史
  101. 寧波詞典編委會(1992)。寧波詞典
  102. 實業部(1935)。中國經濟年鑑(民國23年)
  103. 實業部國際貿易局(1980)。中國實業誌‧浙江省
  104. 滿洲電氣株式會社(1939)。中南支各省電氣事業概要
  105. 熊月之(1999)。上海通史
  106. 蔣永敬(1984)。中華民國名人傳(第二冊)
  107. 鄭會欣(1998)。揚子電氣、淮南路礦兩公司的創立與國有企業私營化。歷史研究,1998(3),95-112。
  108. 簡笙簧(1985)。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1937-1945
  109. 簡笙簧(1981)。浙江省築杭江鐵路的歷史意義。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3,38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