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

并列篇名

The Lure of Poetry: How the Passion for Literature Altered the Life Paths of Ming Literati

DOI

10.6353/BIMHAS.200512.0001

作者

王鴻泰(Wang Hung-tai)

关键词

文人 ; 古文詞 ; 時文 ; 文藝社會 ; 山人 ; 唱和 ; 舉業 ; literati ; poetry ; eight-legged essays ; hermits ; poetry correspondence ; examination preparation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50期(2005 / 12 / 01)

页次

1 - 5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界定「文人」為「文人文化」討論的基礎,但「文人」卻不易明確定義。本文試圖藉由士人與詩作的關係,勾勒明代「文人」的形成與形象;進而由文人的詩藝活動,探究「文人文化」的開展過程與基本內涵。本文包含三個部份:首先,由「生命史」的角度出發,進入明代科舉文化下一般士人的生命情境中,對其習詩情緣進行考察,追究士人之詩情如何成為一種人生的歧路。其次,深入文人的詩情世界,討論詩對文人生命所具有的深刻意涵,由此探究詩如何為士人開啟別具意趣的生命情境。最後,討論詩如何在社會層面上開展出相關的社交活動,以至構成「文藝社會」,因而個人得以由此獲取社會定位。一般而言,明清士人的養成教育中,在認字的基礎教育到達一定程度後,除進而閱讀四書五經外,為了練習八股文中的對仗能力,也多會選讀、背誦部份詩文,甚至在對句練習之外,更進一步地嘗試詩句的寫作。因此開啟了年少學子與詩接觸的機緣,這個習詩經歷可以說只是舉業經營中的一個學習階段,但是有部份士人,在習詩過程中,詩文中豐富深切的情境和他們敏銳善感的年少心情相互觸發感動,因而留連徘徊、甚至陷溺在這種文藝美感中,從此偏離科舉正途,走向另一條人生路徑:以文藝寫作為人生職志,因而成為「文人」。對於制舉文字外的文藝的愛好和認同,讓士人偏離科舉正業,走上「文人」的路,進入這個歧途的文人,大多以詩歌寫作為他們生命活動的重心,詩藝的講究和創作是文人的自我實踐之道,這是他們情感的寄託,也是他們人生意義、生命價值的維繫關鍵。詩之所以吸引士人投入其中,還有其他外在因素。詩其實具有很強的「社交性」,透過詩歌的寫作,除了內涵上,透過文字的流通、傳閱,在作者與讀者之間引發共鳴,導致內在的感情交流外;在社會層面上,詩的寫作及其相關活動,也可以發展出極為繁複的社交活動,營結出密實的人際網絡,凝聚、編組對文藝寫作有興趣文人,開展相關的藝文活動;甚至在這當中進行各種評鑑工作,由此在現實社會中營造出一個獨特的「文藝社會」,在此文藝社會中,士人可藉以建立他們的身分認同,以至於形成一種特定社會文化,而對此特定文化的認同並投合於這種文化,就成為特定的社會身分,因此這也成為一種社會價值。士人可以根據這個來肯定他們自己。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 Ming literati and their culture through examining the ways they learned and created poetry. Firs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oetry learning within the Ming examination life explains the reason why passion for poetry opened up an alternate life path for Ming literati. Second, a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ir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poetry an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poetry had on them illuminates the special life experiences generated by this art form. Third, an inquiry into poetry's social function makes it clear that poetry contributed not on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i social networks, but also to the formation of a "literary society" within which their social status was recognized. The basic education for the Ming elite was composed not only of extensive reading of the classical curriculum (such as the Four Books and Five Classics) but also of the ability to appreciate and compose poetry. Most people considered poetry no more than an instrument for learning how to produce couplets in the eight-legged essay style that was central to success in the exams to be qualified as imperial bureaucrats. However, some developed strong attachment to this art form and were thus diverted from the conventional scholar-official career paths. This group of unconventional gentry was often called literati (shiren), whose most salient attribute lay in their shared passion for literature.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Chinese poetry-making was not a solitary aesthetic experience but a highly socialized activity: literati interacted and corresponded with one another, exchanging their poems. As a result, this group of non-conventional literati developed a social network and value system distinct from elite society as a whole, opening up a new cultural space for late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弘祺(2004)。中國科舉制度的歷史意義及解釋-從艾爾曼(Benjamin Elman)對明清考試制度的研究談起。台大歷史學報,32,237-267。
    連結:
  2. 明文洪(1986)。吳都文粹續集
  3. 明文徵明(1987)。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明王世貞(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80。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 明王立道(1977)。四庫全書珍本六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6. 明王慎中(1986)。遵巖集。台北:世界書局。
  7. 明王慎中(1994)。明文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明王鏊(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14。上海:上海書店。
  9. 明包節(1994)。明文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明利瑪竇(1983)。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
  11. 明呂坤(1997)。<官箴書集成>冊1。合肥:黃山書社。
  12. 明呂毖(1980)。(筆記小說大觀),編35,冊4。台北:新興書局。
  13. 明宋起鳳(1982)。(明史資料叢刊.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4. 明李維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別集類,冊152。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5. 明周召(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2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6. 明皇甫汸(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75。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7. 明胡直(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87。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8. 明茅坤(1993)。茅坤集。杭州:浙江古籍書店。
  19. 明凌蒙初(1962)。(通俗小說名著第一集),冊13。台北:世界書局。
  20. 明孫承恩(1977)。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1. 明都穆(1986)。叢書集成新編,冊79。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2. 明陳龍正(1997)。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3. 明陸人龍編撰、陳慶浩點校(1993)。型世言。南京:江蘇古籍書店點校本。
  24. 明陸粲(1977)。四庫全書珍本五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5. 明程敏政(1977)。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6. 明馮時可。筆記小說大觀,編4,冊5
  27. 明馮班(1985)。(叢書集成新編),冊8。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8. 明黃佐(1977)。四庫全書珍本四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9. 明楊爵(1977)。四庫全書珍本五集
  30. 明劉城(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初力氏此藏軒刻本影印。
  31. 明劉城(2000)。浮山文集.前編
  32. 明錢謙益(1957)。列朝詩集小傳。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
  33. 明錢謙益(1995)。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書店。
  34. 明薛岡(1997)。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35. 清方苞(1995)。(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冊 14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清毛奇齡(1977)。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7. 清申涵光(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207。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8. 清沈起(1992)。查東山先生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39. 清周亮工(1995)。(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冊73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清施閨章(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 1313。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1. 清張廷玉等撰(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42. 清梅庵道人(1990)。熊龍峰刊行小說四種。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3. 清陸世儀撰(1997)。(叢書集成三編),冊53。上海:上海書店。
  44. 清彭孫貽(1975)。四部叢刊三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5. 清馮斑(1985)。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6. 清夢覺道人、西湖浪人(1990)。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清趙爾巽等撰、國史館編(1998)。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
  48. 清趙翼(1984)。廿二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
  49. 清厲鶚(1984)。(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輯61。台北:文海出版社。
  50. 清蕭奭(1959)。永憲錄。北京:中華書局。
  51. 清藍鼎元(1995)。鹿洲初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52. 清龔煒(1981)。巢林筆談。北京:中華書局。
  53. [明]王世貞(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82。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4. [明]皇甫涍(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76。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55. [清]吳敬梓(1978)。儒林外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6. [清]陳儀(1986)。(叢書集成新編),冊77。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7. Benjamin Elman(2000).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8. Benjamin Elman(2001)。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台北:南天書店。
  59. 牛建強(1994)。明代山人群的生成所透射出的社會意義。史學月刊,2,30-36。
  60. 王鴻泰(2003)。「過眼繁華:明清江南的生活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故宮博物院。
  61. 王鴻泰(1998)。。
  62.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1986)。元明詩概說。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3. 李弘祺(1994)。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64. 金文京(1997)。晚明山人之活動及其來源。中國典籍與文化,3,37-42。
  65. 荒木敏一(1969)。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內東洋史研究會。
  66. 商衍鍌(2004)。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其有關著作。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67. 陳去病(1999)。五石脂。南京:江蘇古籍書店。
  68. 陳萬益(1997)。晚明小品與明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
  69. 陳寶良(2001)。明代文入辦析。漢學研究,19(1),187-218。
  70. 黃宗羲編(1994)。明文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1. 賈志揚(1995)。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2. 鈴木正(1962)。清水博士追悼記念明代史論叢。東京:大安。
  73. 鄭利華(1997)。明代中葉吳中文人集團及其文化特徵。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99-103。
  74. 錢穀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386。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陳玉女(2010)。晚明僧俗往來書信中的對話課題─心事‧家事‧官場事。玄奘佛學研究,14,89-134。
  2. 李卓穎(2011)。地方性與跨地方性-從「子游傳統」之論述與實踐看蘇州在地文化與理學之競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2),325-398。
  3. 連玲玲(2007)。日常生活的權力場域:以民國上海百貨公司店職員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5,137-192。
  4. 連啟元(2016)。明代文人獄中經驗的書寫:以政治案件為考察核心。成大歷史學報,50,85-120。
  5. 王達甫(2021)。知詩者的多重身分:《列朝詩集》與《明詩綜》的吳中傾向與對史傳文學的影響。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50,101-123。
  6. 王鴻泰(2023)。學屬對覘器識──明清士人的啟蒙教育、對句練習與文人性格的形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4(2),369-427。
  7. 徐兆安(2012)。十六世紀文壇中的宗教修養—屠隆與王世貞的來往(1577-1590)。漢學研究,30(1),205-238。
  8. 游勝輝(2020)。明遺民詩中的治生形象及其修辭策略-以方文醫卜、游食詩為研究中心。臺大中文學報,71,241-243+245。
  9. 鄭博元(2020)。隱形的詩:《儒林外史》的「詩」敘述探析。中國文學研究,50,173-214。
  10. 朱冬芝(2006)。晚明士紳的人際縮影:祁彪佳日記中的社交活動及其轉變。明代研究,9,63-100。
  11. (2006)。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係的交錯。新史學,17(4),145-194。
  12. (2018)。明代建陽的書戶與書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6,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