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戰爭與文化:近十年抗戰時期文化史的研究回顧

并列篇名

War and Culture: Looking Back at the Last Decade of Historical Studies of the Culture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DOI

10.6353/BIMHAS.200609.0193

作者

馮啟宏(Feng Chi-hung)

关键词

抗戰時期 ; 戰爭文化 ; 大眾文化 ; Anti-Japanese War ; history of war ; popular culture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53期(2006 / 09 / 01)

页次

193 - 22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1970、80年以來,文化史和文化研究蔚為新顯學,許多相關課題都成為學者研究的焦點。而「戰爭與文化」專題,正是其中之一。近年來多位學者投入抗戰時期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即為此研究風潮下的產物。本文之宗旨,即針對近十年美、中、台三地民國史學者所發表的「中國抗戰時期文化史」論著為對象做回顧,供學界參考。

英文摘要

Since the 1970s and 1980s, historical research on culture and cultural studies has been reinvigorated, and many topic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scholarly research. "War and culture" was one such research topic. Reflecting this scholarly trend, in the last few years many scholars have delved into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This article looks back at the last decade of research by American, Chinese, and Taiwanese scholars o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in order to provide a general reference source for the academic commun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羅久蓉(1994)。抗戰勝利後中共懲審漢奸初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下),267-292。
    連結:
  2. 羅久蓉(1995)。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爲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4,815-842。
    連結:
  3. Chris Jenks原著、俞智敏譯(1998)。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4. Duara, Prasenjit.(2003).Sovereignty and Authenticity: Manchukuo and the East Asian Modern.Lanham, Oxford:Rowman & Littlefield.
  5. Fiske, John.(1992).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
  6. Fu, Poshek.(1993).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 Fu, Poshek.(1995).Framing History: Popular Film Culture in Wartime Shanghai.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Hilton, Washington:
  8. Fu, Poshek.(1997).The Ambiguity of Entertainment: Chinese Cinema in Japanese Occupied Shanghai, 1941-1945.Cinema Journal,37(1),66-84.
  9. Fu, Poshek.(2003).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inema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Fu, Poshek.(1994).Struggle to Entertain: The Ideological Ambivalence of the Wartime Shanghai Film Industry, 1942-1945.Paper delivered at the 108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11. Fu, Poshek.,Law Kar (ed.)(1998).Transcending the Times: King Hu and Eileen Chang.Hong Kong:Urban Council.
  12. Fu, Poshek.,W. Yeh (ed.)(1998).Wartime Shanghai.New York:Routledge.
  13. Gabriel, Richard A.(1990).The Culture of War: Invention and Early Development.New York:Greenwood Press.
  14. Howard, Joshua H.(2004).Workers at War: Labor in China's Arsenals, 1937-1953.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5. Huang, Nicole.(2005).Women, War, Domesticity: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Boston:Brill.
  16. Hung, Chang-Tai.(1994).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 1937-1945.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7. Israel, John.(1998).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8. Lee, Leo Ou-Fan.(1999).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 Liang, Kan.(1995).Yale University.
  20. Lo, Jiu-jung.,David P. Barrett (eds.),Larry N. Shyu (eds.)(2001).Chinese Collaboration with Japan, 1932-1945: The Limits of Accommoda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1. Lo, Jiu-jung.,Kai-sing Chow (eds.),Kevin M. Doak (eds.),Poshek Fu (eds.)(2001).Imagin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Modern East Asi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2. Lynn, John.(1999).Battle: A History of Combat and Culture.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23. Matsusaka, Tak Yoshihisa.(2001).The Making of Japanese Manchuria, 1904-1932.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4. Mitter, Rana.(2000).The Manchurian Myth: Nationalism,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 Modern China.Berkeley:Univeristy of California Press.
  25. Pang, Laikwan.(2002).Building a New Cinema in China: The Chinese Left-Wing Cinema Movement.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26. Ruth Benedict著、黃道琳譯(1974)。菊花與劍。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27. Scobell, Andrew.(2002).China and Strategic Culture.Carlisle Barracks, PA: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28. Shen, Vivian.(2005).The Origins of Left-Wing Cinema in China, 1932-37.New York:Routledge.
  29. Shu, Yunzhong Shu.(2000).Buglers on the Home Front: The Wartime Practice of the Qiyue School.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30. Stephens, Shelley.(2000).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31. Tony Bennett著、蔡崇隆譯、Michael Gurevitch編、唐維敏譯(1994)。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圖書出版公司。
  32. Williams, Raymond(1976).Keywords.London:Fontana.
  33. Young, Louise.(1998).Japan's Total Empire: Manchuria and the Culture of Wartime Imperi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4. Yu, Xue.(2005).Buddhism, War, and Nationalism: Chinese Monks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931-1945.New York:Routledge.
  35. Zhang, Yin-gjin.(1996).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Film: Configurations of Space, Time, and Gender.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6. Zhang, Yin-gun.(2002).Screening China: Critical Interventions, Cinematic Reconfigurations,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37. 丁曉萍(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北京,北京大學。
  38. 孔凡嶙(1997)。僞滿留日教育述論。抗日戰爭研究,2,123-143。
  39. 文豐義(2003)。血鑄的豐碑:中國抗戰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0. 水晶(1996)。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出版社。
  41. 水晶(2000)。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
  42. 王士花(2004)。華北淪陷區教育概述。抗日戰爭研究,3,104-122。
  43. 王同起(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天津,南開大學。
  44. 王向遠(1999)。「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對日本侵華文學的研究與批判。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45. 王奇生(1997)。淪陷區僞政權下的留日教育。抗日戰爭研究,2,144-155。
  46. 王嘉良、葉志良、毛策(1995)。中國東南抗戰文化史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47.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19-20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
  48. 石世明(2004)。民族解放意識與文學現代化的雙向突進―對抗戰時期的重慶文學現象的思考。重慶工商大學學報,4,140-143。
  49. 朱崇科(2002)。評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都市文化在中國一九三○―一九四五》。當代,184,128-141。
  50. 江沛(2001)。戰國策派思潮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1. 何奇松(2004)。戰爭文化研究概況。軍事歷史文化,1,171-180。
  52. 余虹(2001)。革命·審美·解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3. 宋劍華主編(1999)。現代性與中國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54. 李怡(2000)。七月派作家評傳。重慶:重慶出版社。
  55. 李雲漢(1988)。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6. 李道新(2002)。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北京:中國出版電影社。
  57. 李歐梵口述(1996)。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書局。
  58. 汪朝光(1997)。三十年代初期的國民黨電影檢查制度。電影藝術,3,60-66。
  59. 汪朝光(1998)。民國年間美國電影在華市場研究。電影藝術,1,57-65。
  60. 汪朝光(2001)。戰後上海美國電影市場研究。近代史研究,1,119-140。
  61. 汪朝光(2002)。抗戰時期淪陷區的電影檢查。抗日戰爭研究,1,26-51。
  62. 汪朝光、陶文釗主編、梁碧瑩主編(1996)。美國與近現代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3. 周孜正(2004)。汪僞的留日學生教育。抗日戰爭研究,3,81-103。
  64. 周燕芬(2002)。從流派的構成看七月派的存在形式與特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125-128。
  65. 周燕芬(2004)。文學流派與經典營構―以「七月派」爲例。人文雜誌,4,40-44。
  66. 周燕芬(2003)。執守反拔超越:七月派史論。北京:中華書局。
  67. 林君儀(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68. 林志宏(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69. 林幸謙(2000)。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社。
  70. 金光耀、張濟順、曾景忠編(1992)。中華民國史研究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1. 金延鋒主編、黃旦主編(1995)。浙江抗戰文化。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72. 金重遠(1990)。炮火中的文化。台北:淑馨出版社。
  73. 芮逸夫主編(1989)。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74. 俞兆平(2002)。現代性與五四文學思潮。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75. 胡平生(2002)。抗戰前十年問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以影劇爲中心的探索。台北:學生書局。
  76. 胡國台(2004)。浴火重生:抗戰時期的高等教育。台北:稻香出版社。
  77. 孫中田(1999)。鐐銬下的繆斯:東北淪陷區文學史綱。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78. 孫新興(2003)。日本在青島的殖民奴化教育評析。抗日戰爭研究,1,117-141。
  79. 徐迺翔、黃萬華(1995)。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80. 袁桂娥(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重慶,西南師範大學。
  81. 袁桂娥(2000)。抗戰時期豐村小說創作的獨特思考。平頂山師專學報,1,22-23。
  82. 袁桂娥(2003)。爲戰時的北方農民塑像―豐村小說人物談之一。平頂山師專學報,3,41-42。
  83. 馬勇(1999)。50年來的抗戰時期思想文化研究。抗日戰爭研究,3,178-203。
  84. 高全之(2003)。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出版社。
  85. 張谷(1996)。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出版社。
  86. 張泉(2001)。二論史實是評說淪陷區文學的唯一前提―對「淪陷區文學認識誤區」的回應。北京社會科學,2,132-139。
  87. 張泉(2005)。抗戰時期的華北文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88. 張泉(2002)。淪陷區文學研究應當堅持歷史的原則―談淪陷區文學評價中的史實準確與政治正確問題。抗日戰爭研究,1,1-23。
  89. 張泉(2000)。史實是評說淪陷區文學的唯一前提―對「淪陷區文學評價問題」的回應。文藝報,3
  90. 張泉(1994)。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
  91. 張泉(1997)。中國淪陷區文學的研究中的政治立場問題―「對《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一書的政治評價」的回應。北京社會科學,4,98-105。
  92. 張紅(2004)。抗戰中內遷西南的知識分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93. 張英進(2004)。美國電影中華人形象的演變。二十一世紀,6,85-94。
  94. 張英進(2000)。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文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8-106。
  95. 張英進(1997)。中國電影中的民族性與國家話語。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4-84。
  96. 張英進(1999)。娼妓文化、都市想像與中國電影。當代,137,30-43。
  97. 張英進(1996)。審視中國:評五本中國電影研究的英文書籍。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6-116。
  98. 張連紅(2003)。南京大屠殺與南京市民的創傷記憶。江海學刊,1,146-151。
  99. 張連紅(2002)。南京大屠殺之前南京市民的社會心理。抗日戰爭研究,4,83-104。
  100. 張連紅(2000)。南京大屠殺對南京市民社會心理的影響。江蘇社會科學,6,112-116。
  101. 張瑞德(1999)。抗戰時期大後方工商業者的心態與行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7,121-146。
  102. 張瑞德、黃克武主編(2002)。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軍事組織與戰爭。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3. 陳青生(1995)。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4. 陳逢申(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105. 陳逢申(2002)。撼動山河的抗戰大合唱。近代中國,151,74-96。
  106. 陳逢申(2001)。豐子愷的抗戰漫畫:現代通俗文化的一個面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399-437。
  107. 陳逢申(2001)。抗戰中的漫畫·漫畫中的抗戰。近代中國,143,47-79。
  108. 陳曉明主編(2003)。現代性與中國當代文學轉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09. 陳遼(2000)。關於淪陷區文學評價中的幾個問題。文藝報(2000/01/11)
  110. 陳遼(2003)。也談淪陷區文學研究中「歷史的原則」―與張泉先生商榷。抗日戰爭研究,1,157-172。
  111. 陳遼(1996)。「張愛玲熱」要降溫。文藝報(1996/05/03)
  112. 陳遼(2001)。淪陷區文學評價中的三大分歧―對「關於淪陷區作家的評價問題―張愛玲個案分析」的回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3,119-125。
  113. 傅葆石、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1998)。淪陷時期上海電影的娛樂政治。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14. 彭永貞(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115. 馮崇義(1995)。國魂,在國難中掙扎―抗戰時期的中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16. 馮啓宏(2000)。戰國策派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117. 黃金麟(2002)。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8. 黃金麟(2005)。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9. 黃曼君(2003)。現代·反思·延異―胡風與七月派現代性重讀。華中師範大學學報,5,86-95。
  120. 黃蘭燕(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121. 楊洪承(1998)。七月派文學群體的文化結構探源―現代中國文學社群的個案研究之一。社會科學輯刊,6,144-150。
  122. 楊澤主編(1999)。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23. 溫奉橋(2004)。現代性與20世紀中國文學。北京:中國海洋大學。
  124. 溫奉橋(2003)。「現代性」規範的調整―張恨水「抗戰小說」新論。中國海洋大學學報,6,46-50。
  125. 溫楨文(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126. 葉德浴(2001)。七月派:新文學的驕傲。北京:中國文聯。
  127. 劉大年編、白介夫編(1997)。中國復興樞紐―抗日戰爭的八年。北京:北京出版社。
  128. 劉惠璇(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129. 蔣永敬(1995)。「抗戰史研究座談會」紀錄。近代中國,107、108,15-35,213-233。
  130. 蔡岳璋(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131. 鄭炯兒(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132. 黎維新(1995)。長沙文化城:抗戰初期長沙抗日救亡文化運動實錄。長沙:湖南出版社。
  133. 盧正珩(1994)。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社。
  134. 蕭效欽編、鍾興錦編(1992)。抗日戰爭文化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35. 薛新力主編(2001)。重慶文化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136. 魏小奮(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大學。
  137. 魏可風(2002)。張愛玲的廣告世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38. 魏朝勇(1998)。疏離與敞開―由兩個小說〈寒夜〉、〈傾城之戀〉文本談抗戰時期文學現代性的另向維度。純文學,6,20-28。
  139. 羅久蓉、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編輯委員會編(2000)。軍統特工組織與戰後漢奸審判。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
  140. 羅久蓉、呂芳上主編(2000)。無聲之聲:近代中國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41. 羅久蓉、楊澤主編(1999)。張愛玲與她成名的年代(1943-1945)。閱讀張愛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42. 蘇文光(1995)。抗戰時期重慶的文化。重慶:重慶出版社。
  143. 蘇偉貞(2002)。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台北:三民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佑慎(2012)。遷臺前的國軍電影事業(1926-1949)。國史館館刊,34,6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