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學的內在緊張: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一個新解釋

并列篇名

Internal Tensions in Qing Han Learning: A New Explanation of the "Han-Song Debate" in Qing Intellectual History

DOI

10.6353/BIMHAS.200903.0049

作者

張循(Xun Zhang)

关键词

漢學 ; 宋學 ; 漢宋之爭 ; 窮經與進德 ; 考據與義理 ; Han Learning ; Song Learning ; the Han-Song debate ; classical study and virtue ; textual study and principle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63期(2009 / 03 / 01)

页次

49 - 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漢學與理學的對立是既有關於清代「漢宋之爭」研究關注的焦點。事實上,「漢宋之爭」在思想史上的內涵並不止於此,它同時也是清代漢學自身內部「窮經」與「進德」、「考據」與「義理」之間緊張狀態的反映。隨著清代漢學逐漸出現「為知識而知識」趨向,不免與儒學本身重道德、重致用的性格相違背。漢學畢竟還是一種儒學,受到自身內在的限制,不能允許欠缺義理的求知傾向無限制膨脹。既難以抑止考據的興趣、又必須限制這種興趣的發展,以防止它同德行、義理等層面分裂脫節,清代漢學(家)始終處在這種內在的緊張之中。這即是所謂「漢宋之爭」在思想史上更深層次的含義。清季以降,一整套西方學術分科體系逐漸流行於中國,表現為「漢宋之爭」的儒學內部各層次的分裂之勢與西方學科體系相互支援,在清季民初以後導致了儒學最終的解體,儒學內部的「漢宋之爭」也藉此而消歇。在這條學術變化理路中,清代儒學的「漢宋之爭」就好像是提前為中國學術由傳統進入現代做了一番準備,清代學術思想似乎顯示出某種「近代性」的趨向。然而清學是否具有「近代性」?學界的既有研究尚不足以回答此問題,因此對清學冠以「近代性」一類評價時似宜謹慎。

英文摘要

The opposition between Han Learning 漢學 and Song Learning 宋學 has long been the focal point of research on the ”Han-Song debate” 漢宋之爭 of Qing dynasty literati. In fact, in Qing intellectual history, the meaning of the ”Han-Song debate” was not limited to these two schools as such. It was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tensions between classical study 窮經 and virtue 進德, and between textual study 考據 and principle 義理, issues which were internal to the Han Learning school of the Q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nd to ”pursue knowledge for knowledge's sake,” Han Learning ran counter to the Confucian learning that stressed personal moral cultivation and practical ordering of the world. Nonetheless, Han Learning was squarely within the domain of Confucian learning and thereby governed by its own internal limitations. It could not admit to any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dependent of ”principle.” The Han Learning scholars of the Qing thus faced a tension that was internal to their school, while they strongly pursued textual studies,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d to limit this interest to make sure it did not lead away from virtue and principle. This is precisely the deeper significance of the ”Han-Song debate” in Qing intellectual history. Since the late Qing, following the West, China began to adopt a new taxonomical scheme re-defining and re-categorizing knowledge. The tendency to separate different layers of Confucian learning, which l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 ”Han-Song debate,” had supported and been supported by the Western academic taxonomical scheme. Thenceforth, this new condition helped to bring about the collapse of Confucian learning and, therefore, the end of the ”Han-Song debate.” In this sense, the ”Han-Song debate” may have helped give the Chinese academy means for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into modern. Perhaps Qing thought was already displaying a tendency toward its ”modern nature.” However, it is too early to reach this conclusion, and for now we should be cautious in positing that the Qing thought contained a ”modern n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張壽安(2006)。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2,53-109。
    連結:
  2. 宋朱熹著、清張伯行編(1985)。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
  3. 宋朱熹著、徐德明點校(2001)。四書章句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清方宗誠(1884)。柏堂集外編。復旦大學圖書館。
  5. 清方宗誠(1881)。柏堂集續編。復旦大學圖書館。
  6. 清方宗誠(1880)。柏堂集次編。復旦大學圖書館。
  7. 清王貞儀(1994)。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8. 清王崧(1994)。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9. 清王筠著、屈萬里輯校、鄭時輯校(1987)。清詒堂文集。濟南:齊魯書社。
  10. 清永瑢編(196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全祖望(1936)。鮚埼亭集。國學基本叢書,12
  12. 清江藩著、徐洪興編校(1998)。漢學師承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3. 清宋翔鳳(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清李富孫(1995)。績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清沈垚(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清汪士鐸(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清阮元(1936)。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
  18. 清阮元著、鄧經元點校(1993)。揅經室集,2
  19. 清林昌彝(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清邵晉涵(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清施補華(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清胡承珙(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清翁方綱(2005)。致朝鮮金正喜書。域外漢籍研究集刊,1
  24. 清馬翮飛。翊翊齋文鈔。上海圖書館。
  25. 清盛康(1966)。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
  26. 清陳遇夫(1986)。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7. 清陳壽祺(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清陳澧(1972)。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
  29. 清陸心源(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清章學誠(1956)。文史通義。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淩廷堪著、王文錦點校(1998)。校禮堂文集,16
  32. 清焦循(1936)。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
  33. 清程廷祚著、宋效永點校(2004)。青溪集。合肥:黃山書社。
  34. 清劉開(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清劉熙載著、薛正興點校(2001)。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6. 清劉蓉(1969)。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
  37. 清劉寶楠、劉恭冕(1986)。論語正義。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38. 清錢大昕(1936)。國學基本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
  39. 清戴震著、湯志鈞點校(1980)。戴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清謝金鑾(1873)。二勿齋文集。2
  41. 清謝章鋌(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清顧炎武著、華忱之編注(1998)。顧亭林文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3. 清龔自珍著、夏田藍編校(1937)。龔定盫全集類編。上海:世界書局。
  44. 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45. Elman, Benjamin A.(1984).The Unravelling of Neo-Confucianism: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 Late Imperial China.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46. 山口久和、高瑞泉編、山口久和編(2005)。城市知識份子的二重世界-中國現代性的歷史視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山口久和、高瑞泉編、山口久和編(2004)。中國的現代性與城市知識份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支偉成(1998)。清代樸學大師列傳。長沙:岳麓書社。
  49. 王汎森(1994)。「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333-373。
  50. 王汎森(2003)。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177-194。
  51. 王汎森、羅志田主編(2001)。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52. 王東杰(2008)。以「明道」之眼觀「求真」之學:「宋學」與任鴻雋對科學的認知。社會科學研究,5,146-156。
  53. 王家儉(1994)。清史研究論藪。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54. 王德昭(1984)。清代科舉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55. 丘為君(1994)。清代思想史「研究典範」的形成、特質與義涵。清華學報,24(4),451-494。
  56. 艾爾曼著、趙剛譯(1997)。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57. 余英時(2004)。方以智晚節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58. 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9. 余英時(1998)。現代儒學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0. 余英時(2000)。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61. 余英時著、何俊編、程嫩生譯、羅群譯(2007)。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2. 吳孟復(2001)。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63. 車冬梅(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西安,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
  64. 周積明(2002)。乾嘉時期的學統重建。江漢論壇,6,56-60。
  65. 柯文著、林同奇譯(2002)。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
  66. 柳詒徵講、趙萬里筆記、王漢筆記、東南大學編輯、南京高師國學研究會編輯(1923)。國學研究會演講錄。上海:商務印書館。
  67. 胡適、許嘯天編(1991)。整理國學的三條途徑。國故學討論集,上海:
  68. 島田虔次著、甘萬萍譯(2005)。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69. 秦汝炎、周康燮主編(1980)。顧炎武學術思想研究彙編。香港:大東圖書公司。
  70. 馬勇編(2004)。章太炎講演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71. 張君勱、胡適編、蔡元培編、王雲五編(1937)。中國學術史上漢宋兩派之長短得失。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上海:
  72. 張循(2007)。清代漢、宋學關係研究中若干問題的反思。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43-53。
  73. 張舜徽(2004)。清代揚州學記。揚州:廣陵書社。
  74. 張舜徽(2005)。愛晚廬隨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75. 張維屏(1998)。紀昀與乾嘉學術。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
  76. 敖光旭(2001)。20世紀的乾嘉考據學成因研究及存在的問題。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6-85。
  77. 梁啓超(1983)。飲冰室文集。台北:中華書局。
  78. 梁啓超、朱維錚校注(1985)。梁啓超論清學史二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79. 梁啓超、朱維錚校注(1985)。梁啓超論清學史二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80. 清國史館編、王鐘翰點校(1987)。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
  81. 陳祖武、朱彤窗(2005)。乾嘉學術編年。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82. 陳榮捷著、萬先法譯(1988)。朱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
  83. 陳鴻森(2006)。《經傳釋詞》作者疑義。傳統中國研究集刊,2,460-485。
  84. 章太炎著、徐復點校(1985)。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5. 傅斯年(2002)。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86. 黃克武(1991)。清代考證學的淵源-民初以來研究成果之評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1,140-154。
  87. 黃進興(1998)。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88. 黃愛平(1996)。《漢學師承記》與《漢學商兌》-兼論清代中葉的漢宋之爭。中國文化研究,14,44-49。
  89. 楊芳燕(2001)。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20(2),44-53。
  90. 溝口雄三著、索介然譯、龔穎譯(2005)。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
  91. 葛兆光(2006)。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2. 路新生(2003)。錢穆戴震學研究平議-兼與余英時先生商榷。孔孟學報,81,193-215。
  93. 漆永祥(1998)。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4. 熊十力(2006)。讀經示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95. 蒙文通著、蒙默編校(1995)。經史抉原。成都:巴蜀書社。
  96. 劉師培著、李妙根編校(1998)。劉師培辛亥前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97. 劉龍心(2007)。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
  98. 劉龍心、羅志田主編(2001)。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99. 暴鴻昌(1997)。清代漢學與宋學關係辨析。史學集刊,2,64-70。
  100. 錢穆(2004)。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8
  101. 錢穆(199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102. 錢穆(1997)。國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103. 魏永生(199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104. 羅志田(2003)。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05. 羅志田(2003)。西學衝擊下近代中國學術分科的演變。社會科學研究,1,107-114。
被引用次数
  1. 崔發展(2018)。「宋學」在乾嘉漢學話語中的不同意蘊。哲學與文化,45(4),131-143。
  2. 田富美(2012)。乾嘉學風下的尊朱視域—方東樹儒學思想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5,205-235。
  3. 吳銘輝(2018)。論焦循「以訓詁明義理」之解經方法及其漢宋學之抉擇-以《孟子正義》為觀察對象。淡江中文學報,39,305-340。
  4. 張濤,張濤(2019)。論惠士奇之禮學與乾隆初年漢宋學態勢。臺大文史哲學報,91,1-38。
  5. 張循(2017)。清代中期的「文士」與「文章」—讀章太炎《訄書.清儒》篇書後。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7,141-176。
  6. (2010)。學歸大統:清代「漢宋之爭」的三個階段。朝陽人文社會學刊,8(1),144-184。
  7. (2010)。學歸大統:清代「漢宋之爭」的三個階段。淡江史學,22,14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