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e history of prohibited books cannot be excluded from the history of reading. Condemnations of and policies actions against the circulation of yinci xiaoshuo (pornographic novels) and the like among the people never died out in premodern China. Reflecting Western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progressive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began to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t social functions of novels and drama. They reflected on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popular novels and drama performances and the Boxer Uprising. They brought together reading, enlightenment, and the nation-state to purify the reading habits of the lower strata, enlighten the masses, and create modern citizens by replacing yinci xiaoshuo with xin xiaoshuo (new fiction) and xin xiqu (new drama). Nevertheless, new fiction and reformed drama were themselves open to varying interpretations, and created a discoursive space for multiple voices carrying different meanings for different audiences, not necessarily enlightenment-oriented. As well, the inner logic of the popular culture of reading can never wholly be subjected to outside discipline. This limited the efforts of intellectual elites to purify popular reading habits.
|
参考文献
|
-
李仁淵(2005)。新式出版業與知識份子:以包天笑的早期生涯爲例。思與言,43(3),53-104。
連結:
-
張朋園(1980)。勞著《清代教育及大眾識字能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455-462。
連結:
-
錢湘,〈續刻蕩寇志序〉,收入俞萬春,《蕩寇志》。上海:世界書局,1935
-
三 愛(陳獨秀),〈論戲曲〉,《安徽俗話報》(上海),期 11,甲辰八月初一日
-
周逢儒,〈青年期之身弱多病,其原因在喜閱小說〉,《紹興醫藥學報》(紹興),卷12號 7,1922年7月20日
-
〈論說報〉,《學務雜誌》(南京),期 4,光緒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
《民立報》(上海),1910-1911
-
《神州日報》(上海),1907-1910
-
《通俗日報》(個別期亦自稱《通俗報》)(成都),1909-1910
-
《新民叢報》(橫濱),1902-1903
-
王相箋注,《女四書》。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光緒戊申年(1908)江陰源德堂藏版
-
編者不詳,《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湖南機器印刷局印行,無具體出版日期,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
-
《大公報》(天津),1911
-
《新小說》(橫濱,13 號之後在上海出版),1902-1903、1905
-
費孝通,《鄉土重建》。上海:觀察社,1948
-
《大公報》(天津),1909
-
戲曲改良公會第一種,《審吉平》。無具體出版資訊,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藏。
-
〈論報館與戲子〉(〈辨尊崇優伶之邪說〉),《芻言報》(北京),宣統二年十一月初一日
-
《大公報》(天津),1906
-
《月月小說》(上海),1906-1908
-
楊樹達,〈教育和文字〉,《湖南教育月刊》(長沙),卷1號1,1919年11月1日
-
畸零,〈小說與社會〉,《大公報》(長沙),1919年8月28日
-
總務司案牘科,《學部奏諮輯要續編》。原書為線裝,無具體出版信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本
-
《申報》(上海),1905、1909-1910
-
(1991)。實學報。北京:中華書局。
-
〈論四川改宣講為演說之宜仿行〉,《華字彙報》(上海),1905 年7 月31 日
-
《盛京時報》(瀋陽),1907-1908
-
伯耀,〈改良新戲系轉移社會風氣的妙藥〉,《嶺南白話雜誌》(廣州),期 4,戊申正月二十九日
-
陳光輝,〈改良戲劇芻言〉,《復旦》(上海),期 2,1916年6月
-
羅家倫,〈今日中國之小說界〉,《新潮》(北京),卷1號1,1919年1月1日
-
周作人,〈論黑幕〉,《每週評論》(北京),1919年1月12日
-
余治,《重訂得一錄:各項善堂義舉規章》。上海:人文印書館,1934
-
《晉陽公報》(太原),1908、1910
-
《新聞報》(上海),1904-1905
-
劍村遊客輯,《上海》。無出版地點和單位,上海:上海圖書館藏,光緒二十九年鉛印本
-
鐵秋,〈論地方宜設演說研究會〉,《國民白話日報》(上海),戊申八月廿四日
-
張仲民,〈物質、商業與傳播─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社會化和地方化〉,待刊
-
《時報》(上海),1905-1909、1911
-
祁伯文,〈中國女子教育之史的發展〉,《青年》(北京),卷1期 10、11,1938年11月1日、11月15日
-
〈戲劇改良會開辦簡章〉,《警鐘日報》(上海),1904年8月7日
-
新,〈新小說之平議〉,《漢口中西報》(漢口),1909 年4 月23 日
-
裘毓芳,〈勸看白話報〉,《無錫白話報》(無錫)。出版信息存疑,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館藏
-
《大公報》(長沙),1919
-
丁婉宜,〈女子德性之修養〉,《中華婦女界》(上海),卷 2期3,1916年3月25日
-
徐章垿,〈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友聲》(杭州),期1,1913年8月
-
陳大悲,〈中國的新劇沒有迎合群眾心理嗎〉,《曙光》(北京),卷2期3
-
李廷翰,《教育叢稿》,第5種。上海:中華書局,1921
-
箸夫,〈論開智普及之法首以改良戲本為先〉,《之罘報》(煙台),期 7,光緒三十一年四月十一日
-
《大公報》(天津),1902
-
《小說林》(上海),1907-1908
-
《中外日報》(上海),1902-1908
-
《繡像小說》(上海),1903
-
Altick, Richard D.(1998).The English Common Reader: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ass Reading Public, 1800-1900.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Burke, Peter、楊豫譯(2005)。歐洲近代早期的大眾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Cavallo, Guglielmo(ed.),Chartier, Roger(ed.),Cochrane, Lydia G.(trans.)(1999).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Amherst: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
Certeau, Michel de(1988).The Practice of Everday Lif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Chartier, Roger,Cochrane, Lydia G.(Translate)(1994).The Order of Books: Readers, Authors and 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Four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Cambridge:Polity Press.
-
Darnton, Robert、國立編譯館主譯、呂健忠譯(2005)。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沉。台北:國立編譯館。
-
Evans, Richard J.(2000).In Defence of History.London:Granta Books.
-
Finkelstein, David(ed.),Alistair McCleery, Alistair(ed.)(2002).The Book History Reader.London:Routledge.
-
Ginzburg, Carlo,Tedeschi, John Anne(trans.)(1980).The Cheese and the Worms: 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
Hesse, Carla(1991).Publishing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Revolutionary Paris, 1789-1810.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Hobsbawm, Eric、李金梅譯(2000)。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Li, Yu(2003).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Lyons, Martyn(2001).Readers and Society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Workers, Women, Peasant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
Rawski, Evelyn Sakakida(1979)。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上海圖書館編(1980)。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匯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海圖書館編(1986)。汪康年師友書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上海圖書館編(1986)。汪康年師友書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82)。義和團史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國戲劇出版社編輯部編(1957)。汪笑儂戲曲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
文康(1995)。兒女英雄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王利器輯錄(1981)。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德威、宋偉傑譯(2005)。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包天笑(1999)。釧影樓回憶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
朱壽朋編、張靜廬校點(1958)。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
-
吳組緗主編(1992)。中國近代(1840-1919)文學大系‧小說集。上海:上海書店。
-
李仁淵(2009)。閱讀史的課題與觀點:實踐、過程、效應。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
-
李孝悌(2001)。中國近代大眾文化中的娛樂與啟蒙─以改良戲曲為例。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台北:
-
李孝悌(2001)。清末下層社會的啓蒙運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
來風儀編(1995)。張愛玲散文全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
周作人(1980)。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公司。
-
孟憲承編(1985)。中國古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阿英編(1960)。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
-
阿英編(1954)。晚清戲曲小說目。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
-
姜義華主編(1992)。康有爲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姚公鶴(1989)。上海閒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1979)。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
-
胡祥翰(1989)。上海小志‧上海鄉土志‧夷患備嘗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孫寶暄(1983)。忘山廬日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海上說夢人(1991)。歇浦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高彥頤、李志生譯(2005)。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張仲民(2009)。清末報刊上改良小說和戲曲論述篇目(1900-1911)。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
-
張恨水(1982)。寫作生涯回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張靜廬輯注(2003)。中國近現代出版史料‧補編。上海:上海書店。
-
曹伯言整理(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曹聚仁(1994)。曹聚仁雜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梁啓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
梁啓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
梁啓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
梁啓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
許洪新(2007)。民國初教育家李廷翰史料鉤沉。上海研究論叢,上海:
-
陳平原(2007)。有聲的中國—「演說」與近現代中國文章變革。文學評論,3,5-21。
-
陳平原編、夏曉虹編(1989)。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陸士諤(1997)。新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傅秋敏(1988)。論汪笑儂的戲曲改良活動。戲劇藝術,3,45-54。
-
舒新城(1990)。我和教育。台北:龍文出版社。
-
黃愛華(2001)。中國早期話劇與日本。長沙:嶽麓書社。
-
黃遠庸(1984)。遠生遺著。北京:商務印書館。
-
惲毓鼎、史曉風整理(2004)。惲毓鼎澄齋日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萬仕國編(2003)。劉師培年譜。揚州:廣陵書社。
-
董文成主編、李勤學主編(1997)。中國近代珍稀本小說。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
趙晉輯錄(1982)。戊戌變法前後至辛亥革命報刊發表的戲曲劇作編年。戲曲研究,6
-
劉永文(2008)。晚清小說目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鄭大華整理(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鄭振鐸編、傅東華編(1934)。文學一周年紀念特輯:我與文學。上海:生活書店。
-
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1973)。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樽本照雄(2002)。新編增補清末民初小說目錄。濟南:齊魯書社。
-
錢鍾書(1994)。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
-
薛正興主編(1997)。李伯元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羅志田(2009)。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羅志田(2003)。中國傳統的負面整體化:清季民初反傳統傾向的演化。中華文史論叢,72
-
羅惇融(1982)。庚子國變記。上海:上海書店。
-
羅爾綱(2000)。水滸傳原本和著者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蘇曼殊(1997)。民權素筆記薈萃。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