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北洋新軍會操研究
|
并列篇名
|
A Study of the Military Maneuvers of the Beiyang New Army in the Late Qing
|
作者
|
彭賀超(He-Chao Peng)
|
关键词
|
北洋新軍 ; 會操 ; 小站新軍 ; 袁世凱 ; 軍事對抗演習 ; Beiyang New Army ; military maneuvers ; Yuan Shikai ; Xiaozhan Army ; military confrontation training
|
期刊名称
|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80期(2013 / 06 / 01)
|
页次
|
121
-
15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晚清陸軍軍事演習肇端於甲午戰後小站練兵期間。新建陸軍時期,袁世凱將軍事對抗演習引入軍事訓練實踐過程;武衛右軍時期,軍事對抗演習在理論層面逐步完善。清末北洋新軍會操延續了小站新軍軍事對抗演習模式,但其內涵更為豐富。北洋新軍每一鎮成軍之時或訓練三年之際,清政府均派員校閱,開展以考核為目的的校閱性會操。北洋六鎮陸續成軍後,出於保持和生成戰鬥力的考量,一鎮或兩鎮之間每年秋季適時開展訓練性會操。1905年秋季河間會操開啟新軍大會操先例,其後北洋新軍又相繼參與籌劃彰德會操及永平秋操,這均是集校閱性和訓練性為一體的大型軍事演習。相較小站新軍軍事對抗演習,北洋新軍會操呈現軍事轉型期的多樣化特徵。北洋新軍會操促進了北洋六鎮的建設力度,進而言之,它推動了中國陸軍現代化進程。北洋新軍會操使北洋六鎮成為清末新軍中的佼佼者,但也因之成為清政府藉以推行中央集權政策的助動器。
|
英文摘要
|
The Qing Army began to carry out military exercises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Yuan Shikai carried out military maneuver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the New Army in Xiaozhan. The Beiyang New Army military maneuvers inherited Yuan's approach and further enriched its form. When each Division was established or trained for three years, then the Qing government would carry out military maneuvers for review. Each Division or two Divisions would carry out military maneuvers for training in the fall to increase their fighting capacity. The Beiyang New Army carried out its first large-scale military maneuvers in Hejian in the fall of 1905, followed by large-scale military maneuvers in Zhangde in the fall of 1906 and Yongping in the fall of 1911. Compared to the Xiaozhan military confrontation training, the Beiyang New Army training included a variety of new features, which improved its capabilities and also promoted the New Army's modernization toward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Beiyang New Army became the best of the best because of its military maneuvers. However, the military maneuvers also accelera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ing court's centralization policies to some extent.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西報評贊秋操之進步〉,《申報》,1906 年10 月24 日,第2 版
-
〈續練兵處頒發秋操教令〉,《申報》,1906 年6 月17 日,第9 版
-
〈三續練兵處頒發秋操教令〉,《申報》,1906 年6 月19 日,第9版
-
〈南北軍秋操隨觀員規則(續)〉《申報》, 1906 年9 月7日,第4 版
-
〈軍隊教育之目的〉,收入訓練總監部編訂,《軍事講話》 ( 出版地不詳:公孚印書局, 1929),頁4
-
〈諮請部處派員校閱大操〉,《盛京時報》 , 1910 年10 月21 日,第5 版
-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冊3,頁9667
-
〈陸軍大操之後言〉,《東方雜誌》,卷2期12 (1905 年12 月) ,社說,頁251
-
〈秋操告竣〉,《盛京時報》,1909 年11 月3 日, 第5 版
-
《秋操紀事》,《大公報》(天津) , 1906 年10 月27 日,第5 版
-
〈諭飭增訂閱兵章程〉,《申報》,1906 年5 月9 日,第3 版
-
(1987)。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
〈本館特派員隨觀九月初六日南北軍步砲等營遇戰報告〉,《申報》, 1906 年11 月8 日,第3 版
-
〈陸軍秋操之佈置〉,《盛京時報》,1911年10 月11 日,第4 版
-
劉錦藻, 《清朝續文獻通考》 (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6 ) ,冊2,頁9512
-
〈本館特派員隨觀九月初五日兩軍馬隊遇戰報告〉,《申報》, 1906 年11 月7 日,第3 版
-
〈欽派校閱陸軍大員不日蒞奉〉,《盛京時報》,1910 年11月22日,第5版
-
〈永平大操之試演新器〉,《盛京時報》,1911 年9 月13 日,第2 版
-
(1987)。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
〈陸軍秋操紀事〉,《盛京時報》,1910 年9 月28 日,第5 版
-
〈練兵處新定閱兵處辦事條規〉,《申報》,1905 年9 月10 日,第4 版
-
〈俄德讚揚秋操〉,《申報》,1905 年11 月4 日, 第3 版
-
〈直隸閱兵處秋操辦事條規〉,《東方雜誌》,卷2 期12 ( 1906 年1 月) ,軍事,頁387
-
〈南北軍秋操隨觀員規則〉《申報》, 1906 年9 月6 日,第4 版
-
〈練兵處奏定陸軍營制餉章〉,《東方雜誌》,卷2期2 (1905 年2 月) ,軍事,頁53-90、62-64 。
-
〈陸軍第五鎮定期秋操〉,《盛京時報》, 1907 年10 月31 日,第3 版
-
〈新軍會操專章之咨行〉,《盛京時報》 , 1910 年1 月13 日,第2 版
-
〈五鎮定期秋操〉,《盛京時報》,1907年10 月27 日,第3版
-
〈續練兵處新定閱兵處辦事條規〉,《申報》,1905 年9 月16 日,第9 版
-
〈帥節赴長春閱操志聞〉,《盛京時報》,1910年9 月28 日,第5 版
-
〈德參贊閱操餘聞〉,《盛京時報》,1907 年12 月4 日,第3 版
-
〈練兵處頒發本年秋操教令》,《申報》,1906 年6 月16 日,第9 版
-
〈論中國亟宜整頓海軍〉,《東方雜誌》 ,卷3 期12 ( 1906 年12 月) ,軍事, 頁180
-
〈秋操定期〉,《盛京時報》,1909 年10 月21 日,第5版
-
〈陸軍部諮行會操專章〉,《申報》 , 1910 年1 月15 日,第1 張第4 版
-
〈電傳南北兩軍秋操情報〉,《大公報》 ( 天津) , 1905 年10 月27 日,第3 版。
-
〈直督定期赴任邱閱二四兩鎮會操〉,《盛京時報》,1908 年10 月30 日,第3 版
-
〈督飭赴長閱操消息〉,《盛京時報》,1910 年7 月4 日, 第5版
-
〈北洋陸軍秋操電信氣球各隊編製〉,《南洋兵事雜誌》,期13(1907) ,見聞,頁8
-
〈總紀南北軍在彰德會操情形〉,《申報》,1906 年10 月27 日,第3 版
-
〈陸軍校閱之確期〉,《盛京時報》,1910 年11 月29 日,第5 版
-
近畿陸軍督練處編印,《秋操紀略》,頁1、9
-
Russia. Shtab voisk Dal'nego Vostoka, Pervye bolshie manevry Kitaiskoi armii: Voktiabrie 1905 g. (Harbin: Parovaia Tipografiia Gazety "Novyi Krai', 1906), p. 14
-
〈秋操紀事〉,《大公報》 (天津) , 1906 年10 月28 日,第5 版
-
〈紀北洋各軍秋季大操之預備〉,《大陸》,卷3 期10(1905) ,紀事,頁4
-
〈秋操紀事〉,《大公報》 (天津) , 1906 年10 月27 日,第5 版
-
〈陸軍大操期〉,《盛京時報》,1910 年10 月11 日,第5 版
-
〈再續練兵處頒發秋操教令〉,《申報》,1906 年6 月18 日,第9版
-
Masafumi, Asada(2010).The China-Russia-Japan Military Balance in Manchuria, 1906-1918.Modern Asian Studies,44(6),1294.
-
丁士源(2007)。梅楞章京筆記。北京:中華書局。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1978)。清末新軍編練沿革。北京:中華書局。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9)。北洋新軍初期武備情形史料。歷史檔案,1989(2),37-40。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1995)。光緒朝硃批奏摺‧軍務。北京:中華書局。
-
朱壽朋編、張靜廬校點(1958)。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
-
克勞塞維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譯(1978)。戰爭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
吳虯(2007)。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潰。北京:中華書局。
-
沈雲龍編(1966)。袁世凱史料彙刊(7)。台北:文海出版社。
-
沈雲龍編(1966)。袁世凱史料彙刊(9)。台北:文海出版社。
-
沈雲龍編(1966)。袁世凱史料彙刊(4)。台北:文海出版社。
-
沈雲龍編(1966)。袁世凱史料彙刊(4)。台北:文海出版社。
-
來新夏(2001)。北洋軍閥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
來新夏編(1988)。北洋軍閥(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拉爾夫‧爾‧鮑威爾、陳澤憲譯、陳霞飛譯(1979)。1895-1912年中國軍事力量的興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姜克夫編(2009)。民國軍事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
徐世昌(1965)。東三省政略(五)。台北:文海出版社。
-
國家圖書館編(2003)。清季抄電匯訂。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
張華騰(1998)。北洋軍河間會操兵力考訂。歷史檔案,1998(4),132-133。
-
張華騰(1998)。河間、彰德會操及其影響。近代史研究,1998(6),75-94。
-
陳克編、嶽宏編(2008)。新軍舊影:清末新軍照片文獻資料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馮玉祥(2006)。我的生活─馮玉祥自傳1。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
廖一中整理、羅真容整理(1987)。袁世凱奏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廖一中整理、羅真容整理(1987)。袁世凱奏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廖一中整理、羅真容整理(1987)。袁世凱奏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蕭一山(2006)。清代通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濟南市社會科學研究所編(1986)。濟南簡史。濟南:齊魯書社。
-
顧洪編(1998)。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