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國共內戰期間國軍的指揮權問題:南麻戰役的個案研究

并列篇名

The Command Authority of Nationalist Army during the Civil War: A Case Study of the Nanma Battle, July 1947

作者

劉熙明(Shih-Ming Liu)

关键词

國共內戰 ; 國軍 ; 蔣介石 ; 山東戰場 ; 南麻戰役 ; civil war ; Nationalist Army ; Chiang Kai-shek ; Shandong battlefield ; Nanma battle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81期(2013 / 09 / 01)

页次

99 - 1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47年7月17日至22日,國共在山東戰場上進行南麻戰役。此役國軍勝利,共軍撤離沂蒙山區根據地,國軍穩住此前在山東戰場多次會戰慘敗的悲觀局面。南麻戰役發生前,原本由顧祝同負責指揮的沂蒙山區作戰行動,在7月9日由蔣介石親自接管。眾所皆知,蔣介石習慣越級指揮,然而,蔣在7月9日之前允許顧祝同擁有指揮官權限,執行戰術行動,相對而言,兵團司令范漢傑權責有限。當時國軍進攻沂水之初,顧祝同甚至未經呈報而下令部隊撤退,受到蔣的責問後,才繼續執行蔣的命令,讓蔣認為顧祝同與其徐州司令部畏懼共軍。此後,顧在沂蒙山區的指揮權被架空,至多只是負責中轉任務。共軍發動南麻戰役,圍攻國軍整十一師。國軍統帥部與范漢傑最初情報判斷錯誤,幸好該師戰力佳,運用有利防禦的地形與工事,單獨抵抗數日,一直支持到統帥部指揮的援軍到達,終告獲勝。救援的黃百韜縱隊,確認共軍圍攻南麻消息,在上司未下達救援令之前,立即以部份兵力先行馳援;面臨險境的整十一師也向蔣介石急電求援。由此可知,蔣直接指揮整十一師與救援部隊。從這一場戰役的下達救援命令與前線部隊求援的經過,可以看到國軍統帥部與前線部隊之間的指揮層級,在戰情緊急時往往成為中介角色。

英文摘要

From 17 to 22 July 1947, the Nationalist and Communist armies fought one another in the Nanma Battle in Shandong. With its victory, the Nationalist army stabilized its position after many defeats. Chiang Kai-shek had taken over command on 9 July. Using his well-known habit of ”leapfrog commanding,” Chiang Kai-shek had until that date maintained the position, with limits, of the previous commander, Gu Zhutong. However, he regarded Gu as pusillanimous and was angered by Gu's order to retreat on one occasion without permission. After the intial Communist attack, the Nationalist corps commander, Fan Hanjie, misjudged the position. However, the 11th Division resisted for several days, until reinforcements ordered by the high command arrived. Chiang directly commanded the 11th Division and the relief troops. The procedure involved in requesting help for frontline troops and giving rescue orders shows how the local command level often took on a merely intermediate role in combat emergenc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魯西南戰役〉,http://www.baike.com/wiki/%E9%B2%81%E8%A5%BF%E5%8D%97%E6%88%98%E5%BD%B9(2013 年6 月28 日檢索)。
  2.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4056.htm(2011 年6 月12 日檢索)
  3. 〈一般資料─手稿錄底(三十)〉,收入《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425-027,1947 年6 月15 日
  4. 「黃國樑將軍山東戡亂戰役回憶錄」,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典藏,〈國軍檔案〉,C'46-24,35.12~37.11,155.2/4480)。
  5. (2002)。陳誠副總統文物。台北縣:國史館。
  6. 〈蔣介石日記〉手稿本,舊金山: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收藏,1947 年6 月10 日、11 日、21 日、7 月2日、3日、4日、5日、6日、8日、10日、11日、12日、14-21日、26日、8 月3 日。
  7. 《國民革命軍建軍史》編纂委員會(1993)。國民革命建軍史‧第三部:八年抗戰與戡亂(二)。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8. 三軍大學編纂(1989)。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第三冊‧綏靖時期(下)。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9. 三軍大學編纂(1989)。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第九冊‧總檢討。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0.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0)。徐永昌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0)。王世杰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2. 王樹倫編、左效禮編(1992)。南麻戰役。濟南:黃河出版社。
  13. 吳淑鳳編(2005)。陳誠先生回憶錄─國共戰爭。台北縣:國史館。
  14. 周美華編輯(2012)。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台北:國史館。
  15. 南京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輯室編(199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戰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6.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1987)。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三卷: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7. 秦孝儀編纂(1978)。總統 蔣公大事長編初稿。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18. 國史館編審處編(2002)。蔣中正總統文物。台北縣:國史館。
  19.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1)。戡亂戰史‧第七冊:華東地區作戰(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20. 張瑞德(2005)。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5),28-29+39+43-44。
  21. 張瑞德(2005)。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近代史研究,2005(5),36-40+48。
  22. 陳誠(2006)。陳誠先生書信集─家書(下)。台北縣:國史館。
  23. 劉統(1998)。華東解放戰爭紀實。北京:人民出版社。
  24. 顧祝同(1982)。墨三九十自述。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被引用次数
  1. 劉熙明(2015)。國軍在孟良崮戰役的指揮權(1947 年5 月)。臺大歷史學報,56,18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