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晚清上海藥商的廣告造假現象探析

并列篇名

Counterfeit Medicine Advertisements in Late Qing Shanghai

作者

張仲民(Zhong-Min Zhang)

关键词

廣告 ; 上海藥商 ; 西藥 ; 保證書 ; 造假 ; advertisemeots ; pharmacies of Shaoghai ; Western medicioe ; expert testimooy ; counterfeiting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85期(2014 / 09 / 01)

页次

189 - 2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現今學界的廣告和醫療史研究成果非常豐富,但仍留有不少可以深入的空間。本文以晚清上海藥商的報刊廣告造假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兼參考民國初期的藥商廣告資料,注重藥商廣告的製作過程、報刊廣告的讀者及廣告商品的消費者反應等重要環節,利用多種類型的資料揭示當時報章雜誌所登藥品廣告的出爐情形:它們由藥商專門僱傭文人精心製作而成,其中的消費者保證書,也出自精心的借名造假,不能代表藥品的真正作用和其實療效,更不能代表消費者的真實回應情況。儘管藥商的造假行為遭到時人的揭發與批評,但這些掛著洋牌的藥商大多沒有受到懲罰,其藥品及廣告依然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極大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滋補文化與消費文化建構。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ounterfeit Chinese medicine advertisements in Shanghai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also consults related sources from the Republican period. I illustrate the procedures behind the creation of advertisements and the reactions of their readers and consumers, thereby revealing how these medicine advertisements were actually made. They were produced by professional writers hired by the pharmacies; the supposed endorsements provided in the advertisements were also elaborate frauds, which in fact could not guarantee cures, and were not even the real reactions of consumers. Although this counterfeiting was exposed and criticized by people at that time, most of the pharmacies were never penalized; their medicines and advertisements remained welcome in the media, and continued to wield an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e of the tonic and consumption in modem Chin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吳方正(2009)。二十世紀初中國醫療廣告圖像與身體描繪。藝術學研究,4,87-151。
    連結:
  2. 李健祥(2013)。清末民初的物價與醫療。中醫藥雜誌,24(1),123-128。
    連結:
  3. 張寧(2011)。腦為一身之主:從「艾羅補腦汁」看近代中國身體觀的變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4,1-40。
    連結:
  4. 張寧(2008)。阿司匹靈在中國─民國時期中國新藥業與德國拜耳藥廠間的商標訴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9,97-155。
    連結:
  5. 黃克武(1988)。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1912~192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 下,141-194。
    連結:
  6. 余雲岫,〈日報上誇詐廣告與醫藥前途之關係〉,《新醫藥》(上海),卷 3 期 9,1935 年 9 月,頁 739-741。
  7. 陳蝶生,〈藥廣告〉,《三六九畫報》(上海),卷 18 期 10,1942 年 12 月 3 日,頁 11。
  8. 《同文滬報》(上海),1901-1903。
  9. 穆加恆,〈商業廣告的淨化問題〉,《報學雜誌》(上海),卷 1 期 10,1949 年 1 月 16 日,頁7-11。
  10. 老上海,《繪圖滑頭世界》,上海:改良小說社印行,光緒三十四年(1908)七月初版。
  11. 〈歐美商家擴充商業之卓見〉,《華商聯合報》(上海),期 18,宣統元年九月三十日(1909 年11 月 12 日),「海內外紀聞」,頁 8。
  12. 《申報》(上海),1872-1911。
  13. 孫鏡湖,〈華興燕窩公司糖精記〉,《采風報》(上海),1898 年 8 月 8 日,無標註版面。
  14. 父近,〈尊屁篇〉,《競業旬報》(上海),期 31,戊申年十月朔日(1908 年 10 月 25 日),頁 1-7。
  15. 陸梅僧,《廣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16. 三個半滑頭之半個。民聲,3(1),8-9。
  17. 《字林滬報》(上海),1882-1883。
  18. 《漢口中西報》(漢口),1911。
  19. 醫學週刊集
  20. 《時事報》(上海),1909-1911。
  21. 《新聞報》(上海),1894-1911。
  22. 《南方報》(上海),1907。
  23. 《圖畫日報》(上海),1909-1910。
  24. 陳無我,《老上海卅年見聞錄》,上海:大東書局,1928。
  25. 〔清〕余思詒,《樓船日記》,濟南:山東官書局,光緒三十二年(1906)鉛印本。
  26. 漢胄,〈藥房廣告式的時評〉,《民國日報》(上海),1921 年 3 月 18 日,頁 4。
  27. 《中外日報》(上海),1899-1908。
  28. 《輿論時事報》(上海),1909-1910。
  29. 醫學新報,2
  30. 《神州日報》(上海),1907-1911。
  31. 〈中西藥品論略〉,《知新報》(澳門),冊 86,光緒二十五年四月初一日(1899 年 5 月 10 日),頁 21。
  32. 周桂笙,《新菴隨筆》,上海:古今圖書局,1914。
  33. 胡安邦,《國醫開業術》,上海:胡氏著醫室,1933 年 11 月。
  34. 〈燕窩糖精價值貴賤亟宜辨別說〉,《寓言報》(上海),1901 年 3 月 9 日,無標註版面。
  35. 《時報》(上海),1904-1911。
  36. 吳鐵聲、朱勝愉編譯,《廣告學》,上海:中華書局,1946。
  37. 《遊戲報》(上海),1897-1898。
  38. 滑頭藥品。衛生報,13,103。
  39. 清吳趼人、宋世嘉校點(1997)。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清李寶嘉(1963)。官場現形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1. 清汪康年(1997)。汪穰卿筆記。上海:上海書店。
  42. Maza, Sarah(1996).Stories in History: Cultural Narratives in Recent Works in European History.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01(5),1493-1515.
  43. Peng, Juanjuan(2012).Selling a Healthy Lifestyle in Late Qing Tianjin: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for Weisheng Products in the Dagong Bao, 1902-19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9(2),211-230.
  44. Smith Allen, James(1983).History and the Novel: Mentalité in Modern Popular Fiction.History and Theory,22(3),233-252.
  45. Timmermann, Carsten(2001).Rationalizing 'Folk Medicine' in Interwar Germany: Faith, Business, and Science at 'Dr. Madaus & Co.'.The Society for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14(3),459-482.
  46. Wong, Wendy Siuyi(2000).Establishing the Modern Advertising Languages: Patent Medicine Newspaper Advertisements in Hong Kong, 1945-1969.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13(3),213-226.
  47. Woycke, James(1992).Patent Medicines in Imperial Germany.Canadian Bulletin of Medical History,9(1),41-56.
  48. 二琹。醫藥廣告的道德問題。康健世界,5,328-330。
  49. 上海市醫藥公司編、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編、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1988)。上海近代西藥行業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50. 上海圖書館編(1987)。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上海圖書館編(2012)。上海近代廣告業檔案史料。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52. 上海圖書館編(1986)。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上海圖書館編(1986)。汪康年師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4. 山本武利、趙新利編譯(2013)。廣告的社會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5. 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編(1950)。全國衛生情況參考資料。北京: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
  56. 包天笑(1987)。上海春秋。桂林:灕江出版社。
  57. 包天笑(1999)。釧影樓回憶錄。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58. 枚。醫藥與廣告。醫藥評論,5,42。
  59. 金成浦編、啟明編(2001)。私家秘藏小說百部。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
  60. 阿英(1980)。晚清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1. 芮樸庵。論西藥之流弊。南京醫學報,3,3-4。
  62. 姚公鶴(1989)。上海閒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3. 范守淵。新聞界應有的覺醒!。社會醫報,180,3508-3509。
  64. 夏曉虹(2009)。晚清上海片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5. 孫玉聲(1972)。退醒廬筆記。台北:文海出版社。
  66. 海風編(1998)。吳趼人全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67. 海風編(1998)。吳趼人全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68. 祖述憲編(2006)。余雲岫中醫研究與批判。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69. 馬光仁編(1996)。上海新聞史(1850-194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70. 常建華編(2007)。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71. 張仲民(2011)。補腦的政治學:「艾羅補腦汁」與晚清消費文化的建構。學術月刊,2011(9),145-154。
  72. 張仲民(2011)。晚清中國身體的商業建構─以艾羅補腦汁為中心。新史學,北京:
  73. 張哲嘉(2007)。《婦女雜誌》中的藥品廣告圖像。形象中醫─中醫歷史圖像研究,北京:
  74. 張靜廬(2005)。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5. 許尚賢。不要被藥商的廣告欺騙了。田家半月報,10(18),23。
  76. 陳伯熙編(2000)。上海軼事大觀。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77. 陸士諤、章全標點(1997)。新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8. 陸士諤、歐陽健校點(1997)。新水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79. 黃克武(2012)。廣告與跨國文化翻譯:20 世紀初期《申報》醫藥廣告的再思考。翻譯史研究,上海:
  80. 楊芳(2012)。近代首部醫德小說《醫界鏡》作者新證。中華醫史雜誌,42(4),231-237。
  81. 楊瑞松(2010)。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台北:政大出版社。
  82. 董文成編、李勤學編(1997)。中國近代珍稀本小說。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
  83. 雷祥麟(2003)。負責任的醫生與有信仰的病人─中西醫論爭與醫病關係在民國時期的轉變。新史學,14(1),45-96。
  84. 網蛛生(1998)。人海潮。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85. 勳。廣告藥之內容。協醫通俗月刊,4(7),2-6。
被引用次数
  1. 陳儀芬,孫秀蕙,阮理瑛(2021)。殖民時期女性「疾病」、「身體」與「健康」的符號運作策略與論述建構:以《臺灣日日新報》女性醫藥廣告為例。科技醫療與社會,33,57-119。
  2. 羅婉嫻(2019)。「專業」與「日常」之間:以《良友畫報》藥物廣告分析醫療知識的傳遞。中醫藥雜誌,30(1),1-18。
  3. 皮國立(2017)。家庭、營養與食物:民國時期婦女與食物衛生之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0,67-122。
  4. 皮國立(2020)。從專業知識到家庭醫藥之轉型:民國時期中西醫對流感的治療與調攝。臺灣中醫臨床醫學雜誌,25(1),55-73。
  5. 皮國立(2020)。民國時期上海中醫的開業與營生技術。科技醫療與社會,30,113-161。
  6. 吳靜芳(2023)。20世紀前期上海民間梅毒防治與藥品宣傳。成大歷史學報,64,103-155。
  7. 張仲民(2016)。書評:吳詠梅(編)、李培德(編),《圖像與商業文化:分析中國近代廣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4,131-136。
  8. (2016)。白俄與洋奴“病毒”的思想偵測—從《偉特博士的來歷》看鄭伯奇的文學“原創性”。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2,143-153。
  9. (2016)。民國疫病與社會應對─1918年大流感在京、津與滬、紹之區域對比研究。新史學,27(4),57-107。
  10. (2018)。當中醫遭遇荷爾蒙-中醫臟器療法(1920-1949)。新亞學報,35,249-302。
  11. (2023)。治病、強身與改造國民性──蔣維喬靜坐法與民初的身體實驗。新史學,34(1),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