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日常中的國家-晚清民國的北京小販與城市管理

并列篇名

The State in Everyday Life: Peddlers and Urban Management of Beijing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

作者

徐鶴濤(He-Tao Xu)

关键词

小販 ; 國家建設 ; 城市管理 ; 日常生活 ; 警察 ; peddlers ; state-building ; urban management ; everyday life ; police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87期(2015 / 03 / 01)

页次

85 - 12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清末新政時期,由於國家競存的需要,北京出現了以警察為核心的小販管理體制,小販受到的約束越來越多。然而,由於市民低下的消費能力、城市就業機會短缺及動盪的社會局勢,攤販經濟在管制中反而越發興旺。這兩股反向潮流的撞擊並未造成激烈衝突,而是形成了一套新的城市秩序:城市生活既有了不同於傳統的模樣,但又和西方完全不同;它以警察管理為主軸,但並未打破小販的自我管理;警察與小販間、小販與其他社會群體間,既有對抗,又保持了相對和睦。而之所以能形成這種平衡,有賴於官方在日常管理中的明智態度、小販自治的存在及社會力量的緩衝。可見,如果我們不把國家社會關係僅僅理解為一種抽象結構,而注意到它其實是具體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間的日常互動,便會看到現代國家建設並不必然是好或壞,並不必然落入「政權內卷化」或「社會規訓化」。從近代北京的小販管理上我們看到,它帶來的是束縛下的自由空間、衝突中的整體和諧,它不是宿命性的,日常生活中各方的不同選擇會產生很不一樣的後果。

英文摘要

During the New Policy reform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 police-based peddler administration system was formed in Beijing, resulting in increasing control over peddlers. However, the peddler economy boomed under these strict controls, due to the low consumption ability of citizens, lack of job opportunities, and social unrest. These two trends were not in conflict but formed a new city order, an everyday life distinct from both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and that of the West. The core of the new urban order was based on police administration, while peddlers maintained a degree of self-government. Conflicts between peddlers, policemen, and other social groups were manageable. The formation of this balanced situation resulted from the authorities' wise attitude toward daily management, the existence of peddlers' self-government, and the buffering capacity of social forces. Considering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not as merely an abstract structure but 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supervisors and subordinates, it appears that modern state-building does not necessarily disadvantage certain groups, and the concepts of state involution and social discipline are inadequate. From the peddler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n Beijing we observe that wise management could bring free space under control and manage conflicts harmonious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86)。舊京遺事.舊京瑣記.燕京雜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 遠客,〈苦販〉,《蜀評》,期1,1924年12月,頁25-29
  3. 金受申,〈北京的老虎攤〉,《立言畫刊》,期263,1943年10月9日,頁11
  4. 《北平特別市市政公報》,1929
  5. 《現行警察例規》,出版地未見,內務部警政司,1919,北京大學圖書館藏鉛印本
  6. 北京市檔案館藏,《民國檔案》,檔號J001、J002、J071、J181、J183、J184
  7. 〈平市將劃五區設浮攤〉,《市政評論》,卷 2期3,1934年7月,頁16
  8. 《京師警察法令彙編》,出版地未見,1915,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
  9. 銖庵,〈北游錄話(二)〉,《宇宙風》,期20,1936年7月,頁426-429
  10. 《北平市市政公報》,1932,1933,1936
  11. 金受申,〈北京的老虎攤〉,《立言畫刊》,期265,1943年10月23日,頁11
  12. 陳數旬,〈飯攤的悲劇〉,《現代》,卷 6期2,1935年3月,頁126-132
  13. 〈時代女性〉,《良友》,期 73,1933年1月,頁29
  14. 〈漢警逐攤之感言〉,《競業旬報》,期 18,1908年6月,頁1-11
  15. Dray-Novey, Alison(1993).Spatial Order and Police in Imperial Beijing.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2(4),885-922.
  16. L. C. 阿靈敦、威廉.盧因森、趙曉陽譯(2012)。尋找老北京。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7. Strand, David(1989).Rickshaw Beijing: 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8. 丁留寶(2013)。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攤販管理的路徑選擇。中共黨史研究,2013(1),97-103。
  19. 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纂(2011)。大清新法令。北京:商務印書館。
  20. 于小川(2005)。近代北京公立市場的形成與變容過程的研究—以東安市場為例。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3-7+11。
  21. 小栗棲香頂、陳繼東整理、陳力衛整理(2008)。北京紀事.北京紀遊。北京:中華書局。
  22. 王永斌(1999)。北京的商業街和老字號。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3. 王永斌(2003)。北京的關廂鄉鎮和老字號。北京:東方出版社。
  24. 王宜昌(2009)。北平廟會調查報告。鄭州:大象出版社。
  25. 王彬輯、崔國政輯(2000)。燕京風土錄。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6. 王笛、李德英譯、謝繼華譯、鄧麗譯(2006)。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7. 王靜(2010)。民初天津攤販生存空間的轉換與控制。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0(20),29-33。
  28. 王隱菊編、田光遠編、金應元編(1986)。舊都三百六十行。北京:北京旅遊出版社。
  29. 北平市社會局編纂、池澤匯編纂(2009)。北平市工商業概況。鄭州:大象出版社。
  30. 北平市政府參事室編(2009)。北平市市政法規彙編。鄭州:大象出版社。
  31. 北京市西城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2005)。京城舊事。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32. 北京市東城區園林局匯纂(2002)。北京廟會史料通考。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33. 北京市檔案館編(1998)。北平和平解放前後。北京:北京出版社。
  34. 田濤整理、郭成偉整理(1996)。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規。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35. 西德尼.D. 甘博、陳愉秉譯、邢文軍譯審、柯.馬凱譯審、袁熹通讀(2010)。北京的社會調查。北京:中國書店。
  36. 吳延燮纂、于傑點校(1990)。北京市志稿.民政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37. 呂小鮮編選(1994)。嘉道年間禁城及部院衙門秩序混亂史料(第一歷史檔案館)。歷史檔案,1994(4),20。
  38. 李文海編(2010)。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39. 李文海編(2010)。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40. 李家瑞編(2010)。北平風俗類徵。北京:北京出版社。
  41. 杜贊奇、王福明譯(1994)。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 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42. 沈嵐(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43. 定宜莊(2009)。老北京人的口述歷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4. 岳永逸(2011)。老北京雜吧地:天橋的記憶與詮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45. 服部宇之吉編纂、張宗平譯、呂永和譯、呂永和校、湯重南校、王國華審訂(1994)。清末北京志資料。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46. 邱仲麟(2011)。風塵、街壤與氣味—明清北京的生活環境與士人的帝都印象。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
  47. 金受申、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東城區政協文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1989)。老北京的生活。北京:北京出版社。
  48. 姜德明編(1992)。北京乎:現代作家筆下的北京(1919-194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49. 待餘生、逆旅過客、張榮起校注(1995)。燕市積弊.都市叢談。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50. 約翰.拉貝、梁怡編、邵京輝譯(2009)。我眼中的北京。北京:東方出版社。
  51. 胡俊修、田春麗(2012)。城市治理視域下的一九四六年上海攤販風潮探析。中共黨史研究,2012(11),76-84。
  52. 胡俊修、姚偉鈞(2008)。二十世紀初的游動攤販與中國城市社會生活—以武漢、上海為中心的考察。學術月刊,40(11),147-154。
  53. 唐納德.曼尼攝影、派特南.威爾、張遠航編譯(2013)。北洋北京:攝影大師的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54. 孫健編(1996)。北京古代經濟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55. 孫健編(1993)。北京經濟史資料(古代部份)。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56. 孫健編、劉娟選編、李建平選編、畢惠芳選編(1990)。北京經濟史資料(近代北京商業部份)。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57. 徐珂編、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整理、熊月之審閱(1996)。清稗類鈔。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
  58. 馬鴻謨編(1982)。民呼、民籲、民立報選輯。鄭州:河南人民出版。
  59. 崔躍峰(2005)。1949-1952 年北京市攤商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初探。史學月刊,2005(4),55-60。
  60. 張振鶴、丁原英(1983)。清末民變年表(下):宣統元年─宣統3年。近代史資料,1983(4),77-121。
  61. 張振鶴、丁原英(1982)。清末民變年表(上):光緒28年─光緒34年。近代史資料,1982(3),108-181。
  62. 曹子西編、習五一、鄭亦兵(2012)。北京通史。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63. 梁啟超(2011)。戊戌政變記。長沙:嶽麓書社。
  64. 連闊如(2007)。江湖行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65. 連闊如(2007)。江湖黑幕。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66. 陳湛綺編、姜亞沙編、經莉編(2007)。民國畫報匯編北京卷.淺說日日新聞畫報。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67. 陳湛綺編、姜亞沙編、經莉編(2007)。民國畫報匯編北京卷.淺說日日新聞畫報。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68. 童書業(2005)。中國手工業商業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
  69. 楊念群(2006)。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 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0. 楊洪運編、趙筠秋編(1984)。北京經濟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
  71. 楊炳延策畫編(2003)。舊京醒世畫報:晚清市井百態。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72. 楊湘容(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長沙,湖南師範大學。
  73. 葛元煦(2006)。滬遊雜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74. 齊大芝編(2011)。北京商業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75. 齊如山(2006)。北平懷舊。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76. 齊如山、鮑瞰埠編(1993)。故都三百六十行。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77. 蔣淵、張金庫(2011)。略論 1946 年上海攤販請願事件的幾個問題。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11(9),122-126。
  78. 蔡繩格(1997)。燕市貨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79. 蕭乾(2012)。北京城雜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80. 羅威廉、魯西奇譯、羅杜芳譯(2008)。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社區(1796-189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温榛榛,楊士範(2020)。少數族群、國家治理與日常生活:以日本帝國殖民下的東臺灣阿美族人為例(1895-1945)。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