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醫療、法律與地方社會:民國時期「劉梁醫訟案」再探
|
并列篇名
|
Medical Treatment, Law and Local Society: A Re-exmination of the "Liu Liang Medical Cas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
作者
|
姬凌輝(Ji Ling-hui)
|
关键词
|
劉勵清 ; 梁鴻訓 ; 醫事糾紛 ; 鑒定書 ; 全國醫聯會 ; Liu Liqing ; Liang Hongxun ; medical disputes ; drug identification Report ; 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ysicians
|
期刊名称
|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04期(2019 / 06 / 01)
|
页次
|
37
-
7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劉梁醫訟案」是近代著名的醫事糾紛案。1929年7月,劉勵清夫婦將幼子劉宣德先後送往湘雅醫學院和秋明醫院診治,不料服罷梁鴻訓醫師所開安替疋林,不出一日便氣絕身亡,由是釀成近六年之久的法律訴訟。大體上本案經歷了從民間調解到社會輿論,從刑事訴訟轉向民事訴訟,其中既有病家與醫家之間的纏訴,也有多方力量圍繞鑒定書製作權和話語權的爭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醫事糾紛本身不是一個靜態的二元對立概念,而是醫學化、司法化、社會化、在地化等諸多歷史進程相互疊加纏繞的結果。「劉梁醫訟案」凸顯了近代醫事糾紛的結構性與層次性,折射出民國時期地方醫療生態的多維性。
|
英文摘要
|
The "Liu Liang medical case" refers to a famous disput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July 1929, Mr. and Mrs. Liu Liqing had sent their young son, Liu Xuande, to Xiangya Hospital and Qiu Ming Hospita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Unexpectedly, after he used Antipyrine given him by the physician Liang Hongxun, Xuande died within a day. This led to nearly six years of legal proceedings. Broadly speaking, the case evolved from civil mediation to public opinion, and from criminal proceedings to civil proceedings. Throughout this process, not only did the family of the deceased boy and the doctor constantly accuse and litigate against each other, but also many forces emerged arou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ght to this discourse of contention. In that sense, the medical dispute itself was not a static site of binary opposition. Rather, it was the result of the overlapping and entanglement of many historical processes, such as medicalization, judicialization, soci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Liu Liang medical case" highlights the structure and hierarchy of medical disputes in modern China, reflect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the historical local medical ecolog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祝平一(2013)。清代的痧症:一個疾病範疇的誕生。漢學研究,1(3),193-228。
連結:
-
《全國醫聯會(1935-1937)》,檔號 Q579-2-47。
-
《湖南國民日報》(長沙),1930
-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1870-1941), 1936
-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1870-1941), 1920
-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1870-1941), 1890
-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1870-1941), 1897
-
《湖南國民日報》(長沙),1929
-
王寵惠屬稿,《中華民國刑法(國民政府頒行)》,北京:中華印書局,1928。
-
〈致中央醫學院樂文照朱恆璧先生請補簽梁案鑒定書函〉,《醫事彙刊》(上海),期 15,1933年 5 月,頁 45-46。
-
〈湖南高等法院致本會公函(函字第五三五二號)〉,《醫事彙刊》(上海),期 14,1933 年 2月,頁 57。
-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923-1950), 1936.
-
〈校董部:醫科教務長鄧樂普博士〉,《協醫校刊》(北京),期 2(1927),頁 29。
-
《大公報》(長沙),1929。
-
《全民日報》(長沙),1929。
-
《全國醫聯會(1934-1936)》,檔號 Q579-2-40。
-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1870-1941), 1889
-
《大公報》(天津),1930。
-
《湖南中山日報》(長沙),1930。
-
The North China Desk Hong List, June 1931, Sec. 109.
-
〈主任教授:耳鼻喉科主任鄧樂普博士〉,《協醫校刊》(北京),期 2(1927),頁 39。
-
〈西醫條例〉,《衛生公報》(南京),卷 2 期 6,1930 年 6 月,頁 65-67。
-
〈梁鴻訓醫師被病人家屬劉勵清誣控案始末〉,《中華醫學雜誌》(上海),卷 22 期 2,1936 年2 月,頁 165-172。
-
〈全國醫師聯合會第一屆執監委員攝影(1929 年 11 月)〉,《醫事彙刊》(上海),期 2(1930),頁 15。
-
〈國民政府公佈者:大赦條例‧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公佈〉,《司法公報》(南京),號 26,1932 年 7 月,頁 1-2。
-
〈湘雅醫院診單〉、〈秋明醫院診單〉,《醫事彙刊》,卷 8 期 4(1936),頁 115。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http://www.cnbksy.cn/home (2017 年 11 月 18 日檢索)。http://www.cnbksy.cn/home
-
〈全國醫師公會聯合會二次大會的意義〉,《醫訊》(上海),卷 1 期 6(1948 年 2 月 29 日),頁 2。
-
《申報》(上海),1934
-
〈全國醫師聯合會籌備會宣言〉,《醫事彙刊》(上海),卷 1,1929 年 11 月,頁 1。
-
《申報》(上海),1933
-
上海市檔案館藏檔案《中華醫學會(1931-1936)》,檔號 Q579-4-31。
-
〈長沙梁鴻訓醫師被劉勵清誣控案〉,《醫事彙刊》(上海),卷 8 號 4,1936 年 10 月,頁 539-579。
-
〈全國醫師聯合會章程〉,《醫事彙刊》(上海),期 2(1930),頁 1-3。
-
《全國醫聯會(1930-1933)》,檔號 Q579-2-38。
-
中央衛生試驗所編,《中央衛生試驗所年報(民國十八年)》,中央衛生試驗所,1930。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編)(1989).文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62).湖南文史資料選輯.湖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
中華醫學會業務保障委員會編,《醫訟案件彙抄》,第 2 集,南京:中華醫學會業務保障委員會印,1937。
-
尹倩(2013).民國時期的醫師群體研究(1912-1937):以上海為討論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尹倩(2008)。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
王士良(編),顧學箕(編)(2000).朱恆璧傳.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王啟輝(2015)。民國時期醫訟案鑒定制度研究。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5),101-109。
-
朱英(編),魏文享(編)(2009).近代中國自由職業者群體與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米歇爾‧福柯,劉北成(譯)(2011).臨床醫學的誕生.南京:譯林出版社.
-
伯納姆, J. C.,顏宜葳(譯)(2010).什麼是醫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宋國賓編,《醫訟案件彙抄》,第 1 集,上海:中華醫學會業務保障委員會印,1935。
-
李元信編,《環球中國名人傳略》,上海:環球出版公司,1944。
-
李彥昌(2017)。由技術而觀念:注射知識與實踐在近代中國的傳播。近代史研究,2017(3),130-147。
-
周川(編)(2012).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岳陽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3).岳陽文史資料.岳陽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
林郁沁, Eugenia,陳湘靜(譯)(2011).施劍翹復仇案:民國時期公眾同情的興起與影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虎門鎮人民政府(編)(2011).王吉民中華醫史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
長沙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1986).長沙文史資料.長沙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
胡美, Edward H.,杜麗紅(譯)(2011).道一風同:一位美國醫生在華 30 年.北京:中華書局.
-
胡適,北京大學圖書館(編)(2002).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胡適未刊書信日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徐小群(2007).民國時期的國家與社會:自由職業團體在上海的興起,1912-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
-
祝平一(編)(2013).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臺北:臺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
-
馬金生(2012)。明清時期的醫病糾紛探略。史林,2012(1),71-79。
-
馬金生(2015)。自保、革新與維權—中醫界對醫患糾紛的認識與因應(1927-1949 年)。浙江學刊,2015(3),57-65。
-
馬金生(2016).發現醫病糾紛:民國醫訟案凸顯的社會文化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馬青連(2016)。民國時期醫患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廣東社會科學,2016(2),223-230。
-
高晞(2014)。衛生之道與衛生政治化—20 世紀中國西醫體系的確立與演變(1900-1949)。史林,2014(5),91-102。
-
張大慶(2006).中國近代疾病社會史(1912-1937).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
張孫彪,林楠(2012)。中國近代中醫藥訟案鑒定考述。醫學與哲學,33(3A),66-68。
-
張斌(2012).民國時期醫事糾紛研究:和諧醫患關係之思索.大連:大連出版社.
-
張斌,張大慶(2003)。淺析民國時期的醫事糾紛。中國醫學倫理學,16(6),22-24。
-
曹璇絢、唐艷,〈歷史的足跡系列報導之六:一份診單,一場糾紛,一段歷史〉,2016 年 3 月 23 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官方新聞網站,http://www.xiangya.com.cn/web/Content.aspx?chn=284&id=31545(2017 年 11 月 18 日檢索)。
-
陳志潛,〈醫院淺說〉,《醫學週刊集》(北平),卷 2,1929 年 1 月,頁 111-117。
-
陳昊(2015)。一種醫患關係的歷史如何可能?—醫家、病家與史家:以醫患關係為中心工作坊側記。近代中國的物質文化,上海:
-
陳雁(2014)。民國時期的醫患糾紛與解決途徑:以 1934 年南京中央醫院被控案為中心。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5),106-113。
-
陶熾孫,〈中國新醫受難史序論〉,《中華醫學雜誌》(上海),卷 22 期 11,1936 年 11 月,頁1134。
-
章清(2014).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新型傳播媒介的浮現與讀書人新的生活形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章開沅(2011).尋夢無痕:史學的遠航.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彭浩晟(2012)。重慶,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
-
湖南省博物館(校編)(1980).紅軍日報.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黃宗智(2001).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黃宗智,尤陳俊(2009)。調解與中國法律的現代性。中國法律,2009(3),2-7。
-
黃林(編)(2012).近代湖南出版史料.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黃珊琦(編)(2012).老湘雅故事.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
-
黃素封,〈一代良醫:牛惠生先生年譜(上)〉,《眾生》(上海),號 1,1938 年 5 月,頁 31-36。
-
楊念群(2013).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雷祥麟(2003)。負責任的醫生與有信仰的病人:中西醫論爭與醫病關係在民國時期的轉變。新史學,14(1),45-96。
-
劉笑春(編),李俊傑(編),翁學東(編)(1994).湘雅人物.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劉國銘(編)(2005).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北京:團結出版社.
-
劉勵清,〈小兒宣德就診湘雅醫院及死後與該院交涉之經過(附表)〉,《醫藥評論》(上海),期 18,1929 年 9 月,頁 33-39。
-
蔡曉榮(編)(2013).中國近代侵權行為法研究:文本、判解及學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衛生部編,《中華藥典》,南京:內政部衛生署印行,1931。
-
龍偉(2016)。清代醫療糾紛的調解、審理及其特徵。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19-24。
-
龍偉(2014)。民國的醫療訴訟與醫療社會:基於《醫訟案件匯抄》的觀察。「醫家、病家與史家—以醫患關係為中心」工作坊論文集
-
龍偉(2013)。民國司法檢驗的制度轉型及其司法實踐。社會科學研究,2013(4),173-179。
-
龍偉(2011).民國醫事糾紛研究:1927-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
-
龍偉(2010)。保障醫權:民國醫師的職業憂患與業務保障。社會科學研究,2010(5),145-151。
-
羅伯特‧漢, R.,禾木(譯)(2010).疾病與治療:人類學怎麼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
蘆笛(2017)。國民政府的藥物標準統一工作—以藥典的籌備、編纂和推行為中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42-152。
-
醴陵市志編纂委員會(編)(1995).醴陵市志.長沙:湖南省醴陵市志編纂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