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梁啟超諸人的文化努力與五四思想界
|
并列篇名
|
Another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Liang Qichao's Circle and the Intellectuals arou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作者
|
周月峰(Zhou Yuefeng)
|
关键词
|
五四運動 ; 新文化運動 ; 梁啟超 ; 研究系 ; 張東蓀 ; May Fourth Movement ; New Culture Movement ; Liang Qichao ; research clique ; Zhang Dongsun
|
期刊名称
|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05期(2019 / 09 / 01)
|
页次
|
49
-
89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既往關於新文化運動的研究,多忽視其多元互歧、眾聲喧嘩的一面。實際上,新文化運動本為多個群體、多種方案並存,在相互聲援、修正與競爭的互動過程中形成。其中,梁啟超諸人的努力及方案尤其重要,影響深遠。該群體有自己的「新文化運動」理念,希望「以解放求改造」,創造一種既不同於中國、也不同於西方的新文化,實現再造文明。其目標和方式都與北大師生輩有所不同,與《新青年》同人之關係在追隨與反對之間,常思調節新文化運動之走向。該群體並非新文化運動的外在對立物,也不僅只是另外一種聲音,而是參與了時代的思考,形塑了時代的思潮,在新文化運動風氣轉變過程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後來歷史記憶所抹去的,不單是他們的文化觀點與作為,更抹去了他們所發揮的實質作用。
|
英文摘要
|
The diversity, conflicts, and kaleidoscopic natur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has mostly been ignored by historians. However, the real New Culture Movement was gradually formed by these various groups with their own agendas through collaborations, revisions, and competitions. Among these diverse projects,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Liang Qichao's circle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since they had a major influence on history. They initiated their own New Culture Movement, hoping to "rebuild a new society, different from both traditional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rough emancipation," by which they could reinvent this civilization. Their goals and means wer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w Youth circle was as neither followers nor antagonists. This circle was neither the opposit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nor a voice isolated from the dominant discourse. Rather, its members were active participants of this time, and reshaped the intellectual trends and exerted their own influence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hat we have forgotten is not only their cultural standpoints and pursuits, but also their role in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is histor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一般》(上海),卷 6,1928。
-
《申報》(上海),1924。
-
《晨報》(北京),1919。
-
《星期評論》(上海),號 16,1919。
-
《新潮》(北京),卷 1、卷 2,1919。
-
《孤軍》(上海),卷 2,1924。
-
《改造》(北京),卷 3,1920。
-
《時事新報》(上海),1917、1918、1919、1920。
-
《申報》(上海),1920。
-
《新青年》(北京),卷 2,1917
-
《民國日報》(上海),1919、1920。
-
《民國日報》(廣州),1923。
-
《大公報》(長沙),1917。
-
《認識月刊》(上海),卷 1,1937
-
《申報》(上海),1917。
-
《國民公報》(北京),1918、1919。
-
《解放與改造》(上海),卷 1,1919。
-
《新青年》(北京),卷 5,1918
-
《時事新報》(重慶),1938。
-
《京報》(北京),1921。
-
《中國青年》(上海),期 38,1924。
-
「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課題組(2001).胡繩論「從五四運動到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丁文江(編),趙豐田(編)(1983).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海圖書館(編)(1979).中國近代現代叢書目錄.上海:上海圖書館.
-
小島毅(編),孫歌(譯)(2006).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中共湖北省潛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編)(2013).李漢俊文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79).五四運動回憶錄(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2013).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中國革命博物館(編),湖南省博物館(編)(1980).新民學會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
-
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榮孟源(審校)(1984).吳虞日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元青(2005)。梁啟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44-51。
-
王凡西(2003).雙山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
-
伍啟元,《中國新文化運動概觀》,上海:現代書局,1934。
-
余英時(1999)。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
-
李茂民(2006).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梁啟超五四時期的新文化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李達嘉(編)(2017).近代史釋論:多元思考與探索.臺北:東華書局.
-
杜威,趙協真(譯)(2012).杜威全集·中期著作.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亞東圖書館編,《科學與人生觀》,上海:上海亞東圖書館,1932。
-
周月峰(2019)。五四運動與張東蓀「總解決」方案的形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8(1),118-127。
-
周月峰。折中的「重估」:從「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的提出看五四新文化的多重性。近代史研究
-
周月峰(2015)。從批評者到「同路人」:五四前《學燈》對《新青年》態度的轉變。社會科學研究,2015(6),197-204。
-
周月峰(2017)。五四後「新文化運動」一詞的流行與早期含義演變。近代史研究,2017(1),28-47。
-
周月峰(2019)。「革命」的文化運動:「五四」後張東蓀的新文化方案。天津社會科學,2019(3),139-149。
-
周作人,鍾叔河(編訂)(2009).周作人散文全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周策縱,周子平(譯)(1996).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宗白華(1994).宗白華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林同濟,江沛(編),劉忠良(編)(2014).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雷海宗·林同濟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柳詒徵(2000).國史要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胡適,季羨林(編)(2003).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胡適,曹伯言(整理)(2001).胡適日記全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茅盾(1991).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夏衍(2006).懶尋舊夢錄(增補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夏曉虹(編)(2009).追憶梁啟超(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馬建標(2018)。曖昧的聯合:五四時期的北京大學與研究系。復旦學報,2018(5),61-81。
-
崔志海(1997)。梁啟超與五四運動。近代史研究,1997(1),190-206。
-
常乃惪,《中國文化小史》,上海:中華書局,1928。
-
張元濟(2008).張元濟全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
張朋園(2013).梁啟超與民國政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
張朋園(1973)。梁啟超與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中央圖書館館刊,新6(1),1-15。
-
張杰(選編),楊燕麗(選編)(1999).追憶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張國燾(1980).我的回憶.北京:現代史料編刊社.
-
曹聚仁(2006).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
梁啟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
梁啟超,夏曉虹(輯)(2005).飲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梁勤峰(整理),楊永平(整理),梁正坤(整理)(2017).胡適許怡蓀通信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許欽文(1959).學習魯迅先生.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
陳獨秀,任建樹(編)(2009).陳獨秀著作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陶希聖(2009).潮流與點滴.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陶菊隱(1985).蔣百里傳.北京:中華書局.
-
彭明(1964)。「五四」前後的研究系。歷史教學,1964(1),25-32。
-
彭鵬(2003).研究系與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以 1920 年前後為中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
舒新城(1990).我和教育.臺北:龍文出版社.
-
馮筱才(2011)。政爭與「五四」:從外交鬥爭到群眾運動。開放時代,2011(4),28-41。
-
董德福(2006)。梁啟超與五四運動關係探源。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6),29-36。
-
蒙文通,蒙默(編)(2015).蒙文通全集.成都:巴蜀書社.
-
劉以芬(1998).民國政史拾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
蔣夢麟,曲士培(編)(1995).蔣夢麟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鄭師渠(2005)。梁啟超與新文化運動。近代史研究,2005(2),1-37。
-
鄧中夏(2014).鄧中夏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錢基博(1986).現代中國文學史.長沙:嶽麓書社.
-
錢鍾書(2002)。七綴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繆鳳林,〈研究歷史之方法〉,《史地學報》,卷 1 期 2,1922 年 4 月,頁 1-21。
-
謝彬(2007).民國政黨史.北京:中華書局.
-
瞿秋白(2013).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論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
瞿秋白(1985).瞿秋白文集·文學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羅志田(2001).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
羅志田(2000)。歷史創造者對歷史的再創造—修改「五四」歷史記憶的一次嘗試。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5),92-101。
-
羅志田(2017)。體相和個性:以五四為標識的新文化運動再認識。近代史研究,2017(3),4-27。
|
被引用次数
|
-
黃相輔(2022)。威爾斯《世界史綱》的寫作、譯介與中國史。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5,161-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