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改革與困境:國軍後勤補給制度的變革(1944-1946)

并列篇名

Reform and Predicament: 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s Logistics and Supply, 1944-1946

作者

蘇聖雄(Su Sheng-hsiung)

关键词

蔣中正 ; 陳誠 ; 中日戰爭 ; 後勤 ;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 ; Chiang Kai-shek ; Chen Cheng ; Sino-Japanese War ; logistics ; Combined Service Forces

期刊名称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07期(2020 / 03 / 01)

页次

95 - 1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44年的國民政府,受到日軍一號作戰重大打擊,局勢嚴峻。蔣中正為力挽狂瀾,自該年年中開始,發動大規模軍事改革。此一軍事釐革,學界已有不少研究,主要聚焦於軍隊整編。其實除此以外,後勤制度的變革亦一併進行,惟多數研究尚未措意於此。本文因以此為題,考察中日戰爭結束前後國軍高層後勤組織及補給制度的變革,述論當時後勤變革的背景、經過、轉變與成效等,另考察人事派系的影響,以及美國居於其中的作用。本文指出,自中日戰爭末期至戰後初期,國軍高層後勤機構經過三次大幅變動。首先是強化後方勤務部之職能,弱化軍政部後勤業務。次則陳誠出任軍政部長之後,調整改革方向,強化軍政部,縮編後方勤務部,同時推動機構整併與推廣補給區制度等。再而戰後未及一年,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建立,全國各個後勤機構皆予整併。兩年間的改革,可見國軍後勤補給從日制轉向美制,也可見新式後勤在中國西南地區推動的實效。然而,國軍後勤變革過程亦產生種種問題,人事派系的紛擾、新制度本身的缺陷與現實環境的制約,使改革陷入困境。1944年至1946年的後勤變革,呈現近代中國在內外交迫之下,急進與緩進改革之兩難。

英文摘要

In 1944,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suffered serious reverses because of Operation Ichigo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Army. In order to turn the tide, Chiang Kai-shek launched a comprehensive military reform program. Scholars have focused on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armed forces, but neglected the logistics apparatus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s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s logistics and supply practic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upper echelon of the logistics organization was changed through three phases. In the first phase, the role of the Rear Area Logistics Bureau 後方勤務部 was strengthened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inistry of War were reduced. In the second phase, when Chen Cheng assumed office as the Minister of War 軍政部長, the importance of the Ministry of War was re-emphasized, and Rear Area Logistics Bureau was demoted to become the Rear Area Logistics Command 後方勤務總司令部. Several logistics commands were merged and the practice of designated supply zones promoted. The last phase took effect within one year after the war, when the Combined Service Forces was set up and the logistics units were re-organized. Thus logistics were transformed from the Japanese style to the American style, while the reforms were beset by personnel struggles, institutional defects, and environmental restric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張世瑛(2018)。蔣中正與戰時軍法體制的執行—以抗戰中期的三起貪汙案件為例。國史館館刊,55,1-50。
    連結:
  2. 蘇聖雄(2017)。抗戰末期國軍的反攻。國史館館刊,51,97-140。
    連結:
  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軍政部兵工署》 〈國防部史政局編印,《國防部任務組織與職掌:美軍顧問團建議案》〉,檔號七七四-41。
  4.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1945, The Far East, China. Volume VII.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5.
  5. 國史館藏檔案《蔣中正總統文物》「一般資料—黨國先進書翰(二)」,典藏號 002-080200-00620-001。
  6.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國防部史政局及戰史編纂委員會》 〈國防部組織法草稿(附美軍事顧問建議修正意見)〉,檔號七八七-9。
  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國防部》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國防部組織系統表〉,檔號七八三-382。
  8.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軍政部長任內軍政部組織」,典藏號 008-010705-00007-001。
  9. 國史館藏檔案《蔣中正總統文物》「革命文獻—對美外交:軍事援助」,典藏號 002-020300-00032-113。
  10. 國史館藏檔案《個人史料》「郭懺」,入藏登錄號 129000099045A。
  11.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盟軍幹部任免案」,檔號 B5018230601/0032/311.3/6710。
  12.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剿匪作戰心得報告」,檔號 B5018230601/0012/546.3/2290/4。
  1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國防部史政局及戰史編纂委員會》 〈陸軍大學戰術系主任教官梅鑄「桂南觀戰報告書」〉,檔號七八七-8923。
  1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軍政部》〈軍政部組織法修正草案〉,檔號七七三-1138。
  15. Albert C. Wedemeyer Papers,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16. 國史館藏檔案《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郗恩綏」,入藏登錄號 129000034590A。
  17. 國史館藏檔案《行政院》 「修正軍委會組織大綱及後方勤務部暨政治部組織條例」,典藏號 014-030200-0039。
  18. 國史館藏檔案《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俞飛鵬」,入藏登錄號 129000098226A。
  19.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任內資料」,典藏號 008-010701-00039-013。
  2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軍政部兵工署》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組織規程〉,檔號七七四-52。
  21. 國史館藏檔案《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 「黃鎮球」,入藏登錄號 129000098211A。
  22. 國史館藏檔案《蔣中正總統文物》 「交擬稿件—民國三十一年十月至民國三十一年十二月」,典藏號 002-070200-00016-063。
  2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國防部史政局及戰史編纂委員會》 〈國民革命軍戰史後方勤務初稿(第二本)〉,檔號七八七-615。
  2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軍政部兵工署》〈後方勤務總司令部編印《後方勤務法規匯編》(上)〉,檔號七七四-19。
  2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國防部史政局及戰史編纂委員會》〈桂林行營編:桂南會戰之檢討〉,檔號七八七-8924。
  26. 國史館藏檔案《蔣中正總統文物》 「對美關係(一)」,典藏號 002-090103-00002-147。
  27. 國史館藏檔案《個人史料》「黃鎮球」,入藏登錄號 129000098211A
  28.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 「參謀總長任內部務會報紀錄」,典藏號 008-010706-00047-002。
  29.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軍政部重要業務處理週報表(五)」,典藏號 008-010706-00042-017;008-010706-00042-020。
  30.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黃山會議案」,檔號 B5018230601/0033/003.1/4480/1;B5018230601/0033/003.1/4480/2。
  31.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 「軍政部長任內補給資料(一)」,典藏號 008-010706-00033-004;008-010706-00033-005;008-010706-00033-007;008-010706-00033-008。
  3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國防部史政局及戰史編纂委員會》 〈陸軍總司令部所屬各兵團裝訓配備要圖主官姓名美械裝備表及後勤概況〉,檔號七八七-11541。
  33. 〈蔣中正日記〉,1944,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藏。
  3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 《軍政部兵工署》〈聯合勤務總司令部、陸海空軍總司令部系統職掌概要表〉,檔號七七四-53。
  35.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 「軍政部長任內補給資料(四)」,典藏號 008-010706-00036-002;008-010706-00036-004;008-010706-00036-005;008-010706-00036-006。
  36.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 「石叟叢書—言論第十七集」,典藏號 008-010102-00017-006。
  37.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檔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剿匪戰役之追述與檢討」,檔號 B5018230601/0036/0540/2492/1。
  38. 〈蔣中正日記〉,1947,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藏。
  39. 國史館藏檔案《蔣中正總統文物》「革命文獻—對美外交:軍事部分」,典藏號 002-020400-00044-026。
  4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軍事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後方勤務會議大會報告〉,檔號七六一-52。
  41.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 「陳誠在抗戰前後言論集錄」,典藏號 008-010301-00064-004;008-010301-00064-006;008-010301-00064-019。
  4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檔案《軍政部兵工署》 〈後勤部及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四補給區司令部業務總報告書〉,檔號七七四-417。
  43. 國史館藏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 「廬山受訓記(二)」,典藏號 008-010703-00009-005。
  44. Bland, Larry I.(ed.),Stevens, Sharon Ritenour(ed.)(2003).The Papers of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Vol. 5, “The Finest Soldier,” January 1, 1945 - January 7, 1947.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5. Drea, Edward J.(2011).The Japanese Army on the Eve of the War.The Battle for China: Essays on the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Stanford, Calif.:
  46. 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s Mission to China, 1945-1947: Complete Records of the Mission of General George C. Marshall to China Collection. National Archives, United States. Reference from Archives Unbound, https://link.gale.com/apps/doc/SC5105678024/GDSC?u=twnsc183&sid=GDSC&xid=135522c9(accessed January 30, 2020).
  47. Holmes, Richard(ed.)(2001).The Oxford Companion to Military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8. Leighton, Richard M.,Coakley, Robert W.(1995).Global Logistics and Strategy, 1940-1943.Washington, D. C.: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49. Mawdsley, Evan(ed.)(2015).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0. Romanus, Charles F.,Sunderland, Riley(1959).Time Runs Out in CBI.Washington: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51. Ruppenthal, Roland G.(1995).Logistical Support of the Armies, volume 1: May 1941 - September 1944.Washington, D.C.: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52. Stilwell, Joseph W. The Stilwell Papers. Arranged and edited by Theodore H. White. New York: William Sloane Associates, 1948.
  53. Van Creveld, Martin(1977).Supplying War: Logistics from Wallenstein to Patt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4. Van de Ven, Hans(2018).China at War: Triumph and Tragedy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China.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5. Wedemeyer, Albert C.(1958).Wedemeyer Reports!.New York:Henry Holt & Company.
  56. Worthing, Peter(2016).General He Yingqin: 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alist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7. 三軍大學(編纂)(1989).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5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1).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9.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2000).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60.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6).中華文史資料文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6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2000).文史資料選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6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1996).中華文史資料文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6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2002).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6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2002).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65.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1998).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南京:鳳凰出版社.
  66.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輯部(編)(2019).蔣介石軍事作戰檢討(1945-1948).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67. 任東來(2003)。1941-1949 年美國在中國的軍事機構及其沿革。民國檔案,2003(1),70-77。
  68. 朱浤源(訪問),張瑞德(訪問),蔡說麗(紀錄),潘光哲(紀錄)(1994).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9. 朱瑞月(編輯)(1993).國民革命建軍史.第三部:八年抗戰與戡亂(一).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70. 何成濬,沈雲龍(校註),傳記文學雜誌社(編輯)(1986).何成濬將軍戰時日記(下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71. 何智霖(編輯)(2004).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下冊).臺北:國史館.
  72. 何智霖(編輯)(2012).陳誠先生回憶錄—六十自述.臺北:國史館.
  73. 何智霖(編輯)(2004).陳誠先生回憶錄—抗日戰爭(上冊).臺北:國史館.
  74. 何智霖(編輯)(2007).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下冊).臺北:國史館.
  75. 何應欽,《何上將抗戰期間軍事報告(上、下冊)》,南京:國防部,1948。
  76. 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編輯委員會(編)(1984).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上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77. 呂芳上(編)(2015).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臺北:國史館.
  78. 李啟明(1982).中國後勤體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79. 周林根(編)(1970).國防與參謀本部.臺北:正中書局.
  80. 周美華(編)(1998).國民政府軍政組織史料—第三冊,軍政部(一).臺北:國史館.
  81. 周惠民(編)(2017).陳誠與現代中國.臺北:政大出版社.
  82. 林秋敏(編輯校訂),葉惠芬(編輯校訂),蘇聖雄(編輯校訂)(2015).陳誠先生日記.臺北:國史館.
  83. 林馨琴(編)(2011).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
  84.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編,《抗戰四年來國軍作戰經驗教訓彙編》,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2。
  85.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編,《徐州會戰間國軍作戰經驗》,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0。
  86. 軍事委員會軍令部編,《浙贛戰役之檢討》,出版地不詳:軍事委員會軍令部,1943。
  87. 孫元良(1972).億萬光年中的一瞬:孫元良回憶錄.臺北:作者自印.
  88. 孫宅巍(1994).蔣介石的寵將陳誠.臺北:臺灣先智出版公司.
  89. 秦孝儀(編)(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90. 秦郁彥編(2005)。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91. 國史館(編)(1994).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92. 國防大學軍事學院(編修)(2004).國軍軍語辭典(九十二年修訂本).臺北:國防部.
  93. 國防部(編)。國防部編,《國防部組織法參考資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不詳。
  94.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國軍後勤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95.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國軍後勤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96.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國軍後勤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9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國軍後勤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98.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7).國軍後勤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99.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2).抗日戰史—南戰場追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00.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2).抗日戰史—全戰爭經過概要(三).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01.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5).中美軍事合作抗日紀要.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02.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1982).戡亂戰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103. 張玉法(訪問),陳存恭(訪問),黃銘明(紀錄)(1991).劉安祺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4. 張朋園(訪問),林泉(訪問),張俊宏(訪問),張俊宏(紀錄)(1989).盛文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5. 張發奎(口述),夏蓮瑛(訪談紀錄),鄭義(翻譯校註)(2008).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香港: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
  106. 張載宇(1969)。抗戰中補給勤務之檢討與今後勤務部隊之建立。國防後勤概論,臺北:
  107. 梁敬錞(譯註)(1994).馬歇爾使華報告書箋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8. 郭汝瑰(1987).郭汝瑰回憶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09. 陳存恭(訪問),張力(訪問),張力(紀錄)(1986).石覺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10. 陳佑慎(2019).國防部:籌建與早期運作(1946-1950).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111. 陳長河(1993)。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的兵站組織。歷史檔案,1993(3),123-125+104。
  112. 曾世傑(2017)。國軍「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在臺復制之研究(1950-1955)。中華軍史學會會刊,22,275-308。
  113. 黃仁宇(2001).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4. 黃仁霖(1984).黃仁霖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115. 萬耀煌(1978).萬耀煌將軍日記(下冊).臺北:湖北文獻社.
  116. 葉泉宏(2013).中共抗美援朝後勤作戰之研究(1950-1953).臺北:上承文化.
  117. 虞瑞海(編)(1979).國防部本部沿革史.臺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
  118. 裘軫(1993).軌跡尋痕錄.臺北:嵊訊雜誌社.
  119. 劉鳳翰(訪問),張力(訪問),毛金陵(紀錄)(1991).丁治磐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20. 編者不詳.國防部沿革史.出版者不詳.
  121. 蔡盛琦(編輯校訂),陳世局(編輯校訂)(2015).胡宗南先生日記(上冊).臺北:國史館.
  122. 鄧克雄(編)(2008).美軍顧問團在臺工作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123. 錢世澤(編)(2015).千鈞重負—錢大鈞將軍民國日記摘要.Monterey Park, CA:中華出版公司.
  124. 聯合後勤司令部(編)(2012).傳承與榮耀:聯勤創制 66 週年專輯.臺北:聯勤司令部.
  125. 蘇聖雄(2019)。甲申三百年—陳誠日記中的時局和蔣中正(1944 年)。中華民國史研究(第 3 輯):在日記中找尋歷史,北京:
  126. 蘇聖雄(2018).戰爭中的軍事委員會—蔣中正的參謀組織與中日徐州會戰.臺北:元華文創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魏平安(2020)。國軍在長春圍困戰中的空中支援問題。暨南史學,23,7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