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北宋機宜文字官初探

并列篇名

An Initial Review of the Guidelines for Northern Song Dynasty Civil Officials

DOI

10.29991/JHS.200912.0001

作者

翁建道(Chine-Tao Weng)

关键词

北宋 ; 機宜文字官 ; 以文御武 ; Northern Song Dynasty ; Policy guidance Civil officials ; Employing literati to achieve martial objectives

期刊名称

史學彙刊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09 / 12 / 31)

页次

1 - 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機宜文字官是宋代各路帥臣辟舉之軍事幕僚,主要設置於沿邊各路之軍事要地,尤其是宋夏衝突之後的陝西地區。機宜由安撫使等帥臣自行辟舉,所辟舉之人或爲親屬子弟或爲故舊部屬。機宜所負責之職務是以軍事機密事務爲主,諸如書寫奏章、入呈邊事、參與軍事謀畫、帶軍作戰等。對於實行「以文御武」之策略,以文臣領軍作戰的宋代,機宜以其久歷邊事,熟悉軍情之背景,充分發揮協助文臣領軍作戰之功能。

英文摘要

Policy guidance civil officials were Sung Dynasty military affairs personnel selected by commanders and officials and employed in the empire's military circuits. They were primarily assigned to strategic regions along military circuit borders, particularly along the Shaanxi region after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ung and the Xia. Autonomously selected by pacification officers and other high level military personnel, candidates were drawn from either family members or veteran subordinates. Th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of policy guidance officials were primarily classified military affairs such as writing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managing border affairs, participating in military planning, and leading troops in battle. As to the strategy of employing literati to achieve martial objectives, the Sung Dynasty, which habitually employed highly-educated officials to lead military personnel into battle, found policy guidance civil officials successfully fulfilling their appointed role of employing their lengthy experience in and knowledge of border affairs, plus long familiarity with the military ethos, to assist officials in waging martial campaig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翁建道(2008)。北宋涇原路弓箭手之建立。通識教育學報,13,119-125。
    連結:
  2.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4. 馬端臨,《文獻通考》:「白衣不可辟,有出身而未歷任者不可辟」,卷39,〈選舉考‧辟舉〉,頁366。
  5.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6.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8.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9. (1989)。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
  10. 《長編‧拾補》,熙寧元年正月丙辰條,卷3 上,頁2142 下。
  11.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
  13.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14.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15.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16.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17.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18.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19. (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20.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21.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2. 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年),卷10,頁424。
  23.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4. (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25.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6.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27.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28.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29.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30.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1.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32.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33.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
  34. (1999)。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7. (1990)。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38.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39.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40.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41.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42. (1994)。全宋文。成都:巴蜀書社。
  43.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44. (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45. (2009)。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46. 文彥博(1994)。文潞公文集。上海:上海書店。
  47. 文彥博(1994)。文潞公文集。上海:上海書店。
  48. 王彥坤編(1997)。歷代避諱字匯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49. 王曾瑜。宋朝宣撫使等的屬官體制。文史,22,104。
  50. 司馬光(1989)。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
  51. 安國樓(1997)。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52. 江天健(1993)。北宋對於西北沿邊蕃部的政策。北宋對於西夏邊防研究論集,臺北:
  53. 牟潤孫(1951)。折可存墓誌銘考證兼論宋江結局。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158。
  54. 李心傳(1988)。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
  55. 李攸(1985)。宋朝事實。中華書局。
  56. 李昌憲(1997)。宋代安撫使考。濟南:齊魯書社。
  57.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58.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59.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0.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1.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2.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3.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4.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5.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6.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7.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8.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69.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0.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1.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2.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3.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4.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5.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6.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7.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8.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79.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80.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81.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82.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83.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84. 李燾(1983)。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85. 柳立言。以閹為將:宋初君主與士大夫對宦官角色的認定。宋史研究集,26,269。
  86. 苗書梅(1996)。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87. 徐松輯(198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88. 徐夢莘(1962)。三朝北盟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
  89. 柴德賡。宋宦官參與軍事考。輔仁學誌,10(1),3099-3100。
  90. 祝啟源(1988)。唃斯囉─宋代藏族政權。西寧市:青海人民出版社。
  91. 翁建道(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92.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93.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94.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95.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96.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97.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98.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99.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100.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101.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102. 脫脫(1991)。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103. 陳均(1977)。九朝編年備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4. 陳峰(2004)。北宋武將群體與相關問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05. 曾瑞龍(2006)。拓邊西北─北宋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香港:中華書局。
  106. 幕容彥逢(1994)。摛文堂集。上海:上海書店。
  107. 鄧小南(1991)。宋代辟舉初探。中日宋史研討會中方論文選編,保定:
  108.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
  109. 閻沁恆。宋代走馬承受公事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9,323。
  110. 蘇頌(1988)。蘇魏公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簡宏逸(2016)。閩南頭家的命名學-「官」與「舍」的意義、用法、詞源。漢學研究,34(3),31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