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代嶺南東道地區經濟之發展

并列篇名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ngnan East Area in Tang Dynasty

作者

朱祖德(Tsu-Te Chu)

关键词

嶺南東道 ; 廣州 ; 經濟發展 ; Lingnan East Area ; Guangzhou ; economic development

期刊名称

史學彙刊

卷期/出版年月

33期(2014 / 12 / 31)

页次

1 - 3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代的嶺南東道地區,大致為今日的廣東、海南島及廣西部分地區,幅員相當遼闊。嶺南東道地區的廣州有良好的手工業基礎,加以是唐代第一大國際貿易港,商業貿易發達,因此相當繁榮。再者,韶州、桂州及恩州等地則因有良好的交通條件,因此亦有一定的發展外,嶺南東道的大部分地區在唐代仍是開發較遲之地。嶺南東道有部分地區因地處偏遠及交通不便等因素,而與廣州、韶州、桂州及恩州的發展,存在著區域性的差異。然而即使是這些經濟發展較落後地區,也因嶺南東道地區交通路線的開闢,以及伴隨著廣州、韶州、桂州及恩州等地經濟發展的帶動下,而有一定的發展。本文對嶺南東道地區的農業、手工業、交通路線及商業貿易等方面的發展加以論述;並對廣州及桂州、韶州、恩州等地的經濟發展加以探究。

英文摘要

Lingnan East Area in Tang Dynasty is roughly Guangdong, Hainan, and part of Guangxi regions nowadays, covering quite vast land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aspects of its agriculture and handicraft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commercial trade, etc. Guangzhou in Lingnan East Area was well developed in commercial trade due to its good handicraft foundation, excellent geography location, and being the largest international trade port in Tang Dynasty. Shaozhou, Guizhou, Enzhou, etc were also developed economically because of their better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On the contrary, most other Lingnan East Areas were still less developed lands in Tang except for those mentioned areas above. They had region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with Guangzhou, Shaozhou, Guizhou, etc due to the remote location and inaccessibility. However, even these relatively less-developed areas were further developed after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because more regional transport routes were opened within Lingnan East Area, and they were also driven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zhou, Shaozhou, Guizhou, Enzhou, etc.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王怡辰(2005)。由武宗會昌錢看經濟領域的割據。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7
    連結:
  2. 朱祖德(2012)。唐代揚州手工業析論。淡江史學,24,127-135。
    連結:
  3. 朱祖德(2007)。試論唐代揚州在中西交通史上的地位。興大歷史學報,18,205。
    連結:
  4. 朱祖德(2012)。唐代揚州的商業貿易。史學彙刊,30,77-79+82-84。
    連結:
  5. 朱祖德(2008)。唐代江西地區的經濟發展。淡江史學,19,40-43+46-50+53。
    連結:
  6. 朱祖德(2013)。唐代淮南地區的交通運輸。史學彙刊,31,41-42。
    連結:
  7. 《通典》,卷9,〈食貨九〉,頁204。
  8. 白居易集
  9. (1986)。敦煌寶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0. 元脫脫(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11. 日元開、汪向榮校注(2000)。唐大和上東征傳。北京:中華書局。
  12. 宋司馬光、元胡三省注(1974)。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13. 宋司馬光、元胡三省注(1974)。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14. 宋朱彧、李偉國點校(2011)。萍洲可談。北京:中華書局。
  15.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6.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7.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8.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9.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0.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1.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2.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3.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4.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5.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6. 宋李昉編(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7. 宋李昉編(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8. 宋李昉編(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9. 宋李昉編(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0. 宋周去非、楊武泉校注(2006)。嶺外代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1. 宋洪遵(1986)。泉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2. 宋樂史、王文楚點校(2007)。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
  33. 宋樂史、王文楚點校(2007)。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
  34. 宋樂史、王文楚點校(2007)。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
  35. 南朝宋范曄、晉司馬彪(1977)。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36. 南朝宋范曄、晉司馬彪(1977)。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37. 南朝宋范曄、晉司馬彪(1977)。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38. 南朝梁蕭子顯(1993)。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
  39. 南朝梁蕭子顯(1993)。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
  40.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1.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2.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3.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4.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5.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6.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7.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8.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49.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50.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51. 後晉劉昫(1992)。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52. 唐李白、清王琦注(2003)。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53.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54.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55.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56.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57.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58. 唐李吉甫、賀次君點校(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59. 唐李肇(1991)。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60. 唐李肇(1991)。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61. 唐李肇(1991)。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62. 唐姚思廉(1993)。梁書。臺北:鼎文書局。
  63. 唐張鷟、趙守儼點校(1997)。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
  64. 唐陸贄、劉澤民校點(1988)。陸宣公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65.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1987)。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66.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1987)。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67.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8.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9.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0.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1.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2.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3.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4. 漢司馬遷(1986)。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75. 漢班固(199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76. 漢班固(199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77. 蕭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84)。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78. 王承文(2007)。晉唐時代嶺南地區金銀的生產和流通。唐研究,2007(13),519+528-533。
  79. 史念海(1999)。隋唐時期運河和長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會。河山集,陝西:
  80. 史念海(1998)。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1. 朱祖德(2009)。唐五代兩浙地區經濟發展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82. 朱祖德(1999)。唐代揚州的盛況及其繁榮因素試析。淡江史學,10,288。
  83. 何榮昌(1988)。隋唐運河與長江中下游航運的發展。古代長江中游的經濟開發,湖北:
  84. 伯希和、馮承鈞譯(2003)。交廣印度兩道考。北京:中華書局。
  85. 李金明(2002)。唐代廣州與阿拉伯的海上交通。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3(2),1-6。
  86. 李慶新(1992)。論唐代廣州的對外貿易。中國史研究,1992(4),12-21。
  87. 周何編(2006)。國語活用辭典。臺北:五南。
  88. 周偉洲(2002)。唐朝與南海諸國通貢關係研究。中國史研究,2002(3),59-74。
  89. 阿拉伯‧伊本‧胡爾達茲比赫、宋峴譯注(1991)。道里邦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90. 俞永炳(1994)。試談絲綢之路上的揚州唐城。漢唐與邊疆考古研究,北京:
  91. 南京博物館(1974)。如杲發現唐代木船。文物,1974(5),84-90。
  92. 郁賢皓(2000)。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93. 郁賢皓(2000)。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94. 翁俊雄(1995)。唐代人口與區域經濟。臺北:新文豐出版事業公司。
  95. 馬植杰(1994)。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96. 張澤咸(1983)。試論漢唐間的水稻生產。文史,1983(18),56-57。
  97. 張澤咸(1995)。唐代工商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8. 陳明光、靳小龍(2005)。論唐代廣州的海外交易、市舶制度與財政。中國經濟史研究,2005(1),108-109。
  99. 陳萬里(1962)。中國青瓷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0. 陳橋驛編。中國運河開發史
  101. 陳歷明編(1985)。潮汕文物志。廣東:汕頭市文管會。
  102. 曾一民(1987)。唐代廣州之內陸交通。臺中:國彰出版社。
  103. 曾廣億(1982)。中國陶瓷全集。京都:美乃美出版社。
  104. 廖幼華(2009)。唐宋之際北部灣沿海交通發展。白沙歷史地理學報,7,5。
  105. 廖幼華(1999)。唐宋時代鬼門關及瘴江水路。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106. 劉希為(1992)。隋唐交通。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07. 廣州省文物局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深圳市文物考古鑒定所編(2009)。廣東文物考古三十年。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108. 廣東博物館(1985)。廣東唐宋窯址出土陶瓷。香港: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
  109. 潘鏞(1986)。隋唐時期的運河與漕運。西安:三秦出版社。
  110. 黎虎(1998)。唐代的市舶使與市舶管理。歷史研究,1998(3),32。
  111. 魏明孔(1999)。隋唐手工業與我經濟重心的南北易位。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2),56。
被引用次数
  1. 朱祖德(2016)。唐代嶺南地區的經濟─兼論嶺南西道的經濟發展。史學彙刊,35,75-108。
  2. 朱祖德(2017)。唐五代時期洪州的經濟發展。淡江史學,29,8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