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律疏議.鬬訟律》沿革考

并列篇名

A Research of The Tang Code's "Assaults and Accusations":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作者

桂齊遜(Guei, Chi-Shun)

关键词

唐律疏議 ; 鬬訟律 ; The Tang Code ; Assaults and Accusations

期刊名称

史學彙刊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8 / 12 / 31)

页次

1 - 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律疏議.鬬訟律》是《唐律》諸篇中的第八篇,凡律文60條(總第302~361條),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前38條(總第302~339)律文主要規定鬥毆方面之刑事犯罪(又可區分為八項細目),後22條(總第340~361)律文主要規定告訟方面之犯罪(又可區分為四項細目),此即《疏議》所謂:「首論鬥毆之科,次言告訟之事」;故本篇所保障之法益,應含屬個人之生命權、身體權與訴訟權益。關於《唐律疏議.鬬訟律》之淵源,《唐疏議議》卷首疏議頗有疏漏或訛誤之處;本文認為《唐律疏議.鬬訟律》之淵源,最早當起於李悝《法經》中的〈賊法〉、〈囚法〉,一變而為《漢律》中的〈賊律〉、〈囚律〉、〈廐律〉、〈告律〉與《漢科》;再變而為魏、晉時代的〈賊律〉與〈告劾律〉;三變而為《北魏律》中的〈鬬律〉;四變而為《北齊律》中的〈鬬訟律〉,隋唐沿而不改。唐代以降,《宋刑統.鬬訟律》與《唐律疏議.鬬訟律》略同,惟在編輯體例上二者稍異;《金律》亦有〈鬬訟律〉一篇。而《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中,有〈諸惡〉、〈諸殺〉、〈毆詈〉、〈訴訟〉諸篇;明律、清律的〈刑律〉部份,亦皆有〈人命〉、〈鬬毆〉、〈罵詈〉及〈訴訟〉等規範,略相當於《唐律疏議.鬬訟律》之規定──凡此均為《唐律.鬬訟律》在日後的遞嬗變遷。

英文摘要

Dousonglu ("Assaults and Accusations") is the 8^(th) monograph of Tanglu Shuyi (The Tang Codes). There are 60 articles (No. 302~361) in this monograph, which contains two parts including the first 38 articles are about affrays and the last ones about accusations. Shuyi said: "At first, [the monograph] was legislated to stipulate the punishments for affrays and then for the accusations." Therefore, Dousonglu tended to protect people's legal benefits of lives, bodies and litigations. However, when it described the origins of the Tang Code's Dousonglu there were some mistakes in the preface of Shuyi.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e Tang Code's Dousonglu originated from Li Kui's Fajing (the Book of Law), which had primarily influenced later five codes, including the Han Code, the Wei Code, the Jin Code, the North Wei Code, and the North Qi Code. In all of these codes, there were relatives articles about affrays and accusations. Then, the Tang Code inherited the North Qi Code's monograph "Assaults and Accusations" without changes. After the Tang Dynasty, the Song Code had similar articles of "Assaults and Accusations" in spite of some changes only between their edit modes. Thereafter, the following codes including the Jin Code, the Yuan Code, the Ming Code, and the Qing Code all had similar monographs and articles, which could be traced into the Tang Code's Dousonglu.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桂齊遜(2008)。唐律在維護「家族倫理」上的規範─以「惡逆、不孝」罪為例。史學彙刊,55-84。
    連結:
  2. 桂齊遜(2011)。唐律為維護「家內秩序」之立法規範分析─以「尊卑相犯」為例。史學彙刊,27,25-50。
    連結:
  3. (1970)。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 《唐律疏議》卷23〈鬬訟律〉第38條「過失殺傷人」(總第339條),頁426。
  5. 《唐律疏議》,卷21〈鬬訟律〉,頁383。
  6. 《唐律疏議》卷21〈鬬訟律〉第6 條「保辜」(總第307 條),頁388-389。
  7. 元不著撰人、陳高華點校(2012)。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8. 元不著撰人、陳高華點校(2012)。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9. 元不著撰人、陳高華點校(2012)。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0. 元不著撰人、陳高華點校(2012)。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1. 元脫脫(2000)。金史。北京:中華書局。
  12. 北齊魏收(1997)。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13. 宋王溥(1991)。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宋竇儀詳定、岳純之校證(2015)。宋刑統校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5. 明宋濂(1997)。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16. 後晉劉煦(1997)。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17. 唐李林甫、陳仲夫點校(1992)。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
  18. 唐房玄齡(1996)。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9. 唐長孫無忌、劉俊文點校(1993)。唐疏議議。北京:中華書局。
  20. 唐魏徵(2000)。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三泰編、張榮靜點校(1995)。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2. 清弘晝編、張榮錚點校、劉勇強點校、金懋初點校(1993)。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3. 清弘晝編、張榮錚點校、劉勇強點校、金懋初點校(1993)。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4. 清沈之奇、懷效峰點校、李俊點校(2000)。大清律輯註。北京:法律出版社。
  25. 池田溫(1979)。中國古代籍帳研究─概觀‧錄文。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26. 李學勤編(1999)。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7. 李學勤編(1999)。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沈家本(1985)。歷代法制考。北京:中華書局。
  29. 侯怡利(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30. 胡詠超(1961)。唐代戶婚律溯源。新亞書院學術年刊,3
  31. 展恆舉(1973)。中國近代法制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徐道鄰(1958)。唐律通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3. 桂齊遜(2002)。國科會獎助專題研究計畫國科會獎助專題研究計畫,國科會。
  34. 桂齊遜(2003)。國科會獎助專題研究計畫國科會獎助專題研究計畫,國科會。
  35. 桂齊遜(2006)。唐代人權思想試析─以唐律對被害人的保護為核心。通識研究集刊,10,55-168。
  36. 桂齊遜(2007)。《唐律‧職制律》沿革考。通識研究集刊,12,63-92。
  37. 桂齊遜(2005)。從出土簡牘史料論《唐律‧戶婚律》之淵源。法制史研究,8,1-42。
  38. 桂齊遜(2007)。《唐律‧衛禁律》沿革考。中國中古史研究,7,95-126。
  39. 祝總斌(1992)。關於我國古代「改法為律」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2)
  40.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2001)。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二年律令釋文。北京:文物出版社。
  41. 張晉藩(1992)。中國法制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2. 陳顧遠(1988)。中國法制史。北京:中國書店。
  43. 程樹德(1988)。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
  44. 楊廷福(1982)。唐律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45.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1978)。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46. 劉俊文(1996)。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
  47. 劉曉林(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法學院。
  48. 蔡墩銘(1968)。唐律與近世刑事立法之比較研究。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49. 鄭聯方(1963)。論親屬犯罪相容隱。法學叢刊,8(1),104。
  50. 錢穆(1956)。先秦諸子繫年。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51. 戴炎輝(1966)。中國刑法史。臺北:三民書局。
  52. 戴炎輝(1977)。唐律通論。臺北:正中書局。
  53. 戴炎輝(1988)。唐律各論。臺北:成文出版社。
  54. 戴炎輝(1966)。唐律衛禁律之遡源。薩孟武先生七十華誕政法論文集,臺北:
  55. 戴建國(2005)。唐宋時期法律形式的傳承與演變。法制史研究,7
  56. 羅志淵(1976)。近代中國法制演變研究。臺北:正中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