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鄉鎮級地方菁英的民主認知:內門個案分析

并列篇名

The Democratic Perception of Township Local Elites: A Case Study of Neimen

DOI

10.7041/SCJGE.200507.0028

作者

蔡天助(Tien-Chu Tsai);張美慧(Mei-Huey Chang)

关键词

民主認知 ; 地方菁英 ; 內門 ; Local Elite ; Democratic Perception ; Neimen

期刊名称

實踐通識論叢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5 / 07 / 01)

页次

28 - 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這篇文章的目的在觀察地方菁英的民主認知。所謂民主的認知是指地方菁英對民主的定義、對目前民主發展現況的評估、對有無管道挑戰決策者的看法、對民眾影響力的看法以及對民眾對地方事務參與的看法。首先在民主的定義上,地方菁英的表現,沒有出現與一般認知中的民主觀念相左的看法。對目前民主發展現況的評估,民眾的權力大否?政治參與是否踴躍,也都與現實印象沒有太大出入,但是有趣的是,鄉級地方菁英對於有無管道可以挑戰領導人的決策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居然是認為沒有管道者多於認為有管道者。經深入訪談進一步探究其中原因,發現不是代表們不清楚本身職權,而是因為感嘆鄉代會的法定職權中對於決策的改變沒有實質的影響,加上鄉的地理轄區過小,很難擺脫地方的人情壓力,更由於地方派系運作的結果,使得挑戰決策的方法變得不切實際,沒有效果。

英文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not build a theory but to understand the thought of local elites. The way author understand local elites's democratic perception is throught First, how they define democracy, Second, How they evaluate Taiwan's democracy, Third, If there exist any channels or ways to challenge local decision maker. Our founding in this research is: First, all local elites' definition to democracy is fit what we know from textbook. Second, local elites thought Taiwan's democracy, in general view, is O.K. Third, local elites thought there is no effective way to challenge local decision maker.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吳乃德(20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臺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4,57-103。
    連結:
  2. Bachrach, Peter(1967).The Theory of Democratic elitism: A Critique.Boston, Mass: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3. Bass, B.M. (ed.)(1990).Handbook of Leadership.N.Y.:The Free Press.
  4. Bottomore, T. B.(1964).Elite and Society.Harmondsworth, Middlesex, England:Pengium Books Ltd.
  5. Chemers, M. W.,Kellerman, B.(ed.)(1984).Leadership: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New Jersey:Printice-Hall, Inc.
  6. Dahl, Robert A.(1961).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New Haven, 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
  7. Eldersveld, Samuel J.(1981).Elite Images of Dutch Politics: Accommodation and Conflict.Ann Arbor, 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8. Eldersveld, Samuel J.(1995).Local Elites in Western Democrac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rban Political Leaders in the U.S..Sweden:Westview Press, Inc.
  9. Heywood, Andrew.(2002).Politics.New York, N.Y.:Palgrave Foundation.
  10. Hunter, Floyd.(1953).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1. Lasswell, Harold D.(1965).World Politics and Personal Insecurity.New York, N. Y.:The Free Press.
  12. Nadel, S. F.(1955).The Concept of Social Elite.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8(3),413-424.
  13. O''Donnel, Guillermo(1999).Democratic Theory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Atlanta:
  14. Parry, Geraint(1988).Political Elites.London, England:Allen and Unwin.
  15. Polsby, Nelson W.(1980).Community Power and Political Theory: A further Look at problems of evidence and inference.New Haven, 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
  16. Prewitt, Kenneth,Alan Stone(1973).The Ruling Elites: Elite Theory, Power, and American Democracy.New York, N. Y.:Harper and Row, Publisher, Inc.
  17. Putnam, Robert D.(1976).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Englewood Cliffs:N. J. Prentice Hall.
  18. Shils, Edward,Moshe M. Czudnowski(ed.)(1982).Does Who Governs Matter?.Dekalb:North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 Thakur, R. N.(ed.)(1988).Elites: Paradigm and Change in Transational Perspective.New Delhi, India:Indi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 Welsh, William A.(1979).Leaders and Elites.New York, N. 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21. Wiatr, Jerzy J.(1973).Political Elite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The Indian Journal of Politics,7,137-149.
  22. Wildavsky, Aaron.(1964).Leadership in a Small Town.N. J.:The Bedminster Press.
  23. Wildavsky, Aaron.,Bryan D. Jones (ed.).Leadership and Politics.Lawrence, Kansas: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24. Wirth, Louis(1938).Un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1-24.
  25. 內門鄉公所編印(1993)。內門鄉誌。高雄內門:內門鄉公所。
  26. 吳芳銘(1996)。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7. 沈國屏(1993)。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8. 林男固(2002)。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29. 胡佛(1978)。政治系統的權力價值取向及交互作用-內湖地區個案研究政治系統的權力價值取向及交互作用-內湖地區個案研究,國科會。
  30.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書局。
  31. 胡佛(1982)。有權與無權:政治價值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一
  32. 胡佛、韋政通編(1990)。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自立報系出版部。
  33. 徐火炎(1980)。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34. 袁頌西(1988)。台灣省縣市民選公職人員民主價值取向之研究台灣省縣市民選公職人員民主價值取向之研究,國科會。
  35. 袁頌西(1986)。台灣省基層民選公職人員民主價值取向之研究台灣省基層民選公職人員民主價值取向之研究,國科會。
  36. 高雄縣政府(2003)。高雄縣綜合發展計畫(第一次修訂):高雄縣分區發展策略計畫。高雄鳳山:高雄縣政府。
  37. 梁雙蓮(1984)。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38. 陳明通(1990)。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39. 陳陽德(1978)。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40. 傅啓學(1966)。中華民國監察院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系。
  41. 彭懷恩(1980)。風雲政治-朝向高層之路。台北:洞察出版社。
  42. 彭懷恩(1985)。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43. 彭懷恩(1983)。精英民主理論評介。台北:正中書局。
  44. 黃秀端(1995)。縣市菁英對衝突的認知。東吳政治學報,4,85-114。
  45. 楊日青譯、Andrew Heywood原著(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46. 靳菱菱(1998)。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47. 廖達琪(2000)。民主與地方統治:第二波台灣地方菁英之研究民主與地方統治:第二波台灣地方菁英之研究,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48. 廖達琪(1995)。台灣地方菁英政治文化及決策影響力之研究台灣地方菁英政治文化及決策影響力之研究,國科會。
  49. 廖達琪(1996)。台灣、大陸地方菁英對於領導認知的比較-一個文化角度的分析。國科會政治學門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50. 廖達琪(1998)。台海兩岸地方菁英民主理念之比較-對政治參與、經濟平等、衝突妥協的看法。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1(3),61-109。
  51. 廖達琪(1997)。高雄縣地方派系研究(I):地方派系與政治生態高雄縣地方派系研究(I):地方派系與政治生態,國科會。
  52. 廖達琪(1995)。台灣地方菁英政治文化及決策影響力之研究初步成果發表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53. 廖達琪、沈明明(1999)。台海兩岸地方菁英比較台海兩岸地方菁英比較,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54. 趙永茂(1998)。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55. 趙永茂(1998)。台灣省基層政治菁英之個人背景分析。思與言,25(6),552-574。
  56. 趙永茂(1987)。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57. 蔡天助(1995)。地方菁英的個人背景初探。台灣地方菁英政治文化及決策影響力之研究初步成果發表會,高雄:
  58. 蔡天助(2000)。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兩岸地方菁英態度傾向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4),197-240。
  59. 錢淑芬(1986)。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60. 魏鏞(1989)。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