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當代台灣鄉土文學的歷史變遷與定位

DOI

10.7032/KWJGE.200403.0001

作者

鄭逢時

关键词

鄉土文學 ; 全球化 ; 後殖民 ; 當代台灣 ; 分流與整合

期刊名称

光武通識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4 / 03 / 01)

页次

1 - 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文學作為文化的象徵體系和形象載體,在潛隱的層次上寓涵著文化變遷的內容與軌跡。針對二十世紀台灣的歷史進程而言,恐怕沒有哪一種文學樣式能夠比鄉土文學界適宜、完整、深入地記載文文化的變遷轉型。由於特殊歷史遇與文化境遇的結合,固然成就了二十世紀戰前和戰後兩階段台灣鄉土文學的多樣化書寫與獨特內涵,其中尤以戰後台灣的鄉土文學在其發展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已特異的文學世界。因此,本文試圖從當代台灣鄉土文學的藝術世界中,探究其社會演進的軌跡,以發現其內在規律或衝突,並進一步論述其當代人精神生活的特點。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1990)。台灣地方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2. 古繼堂(1992)。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59)。台灣省通志稿,卷6:學藝志•文學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 呂正惠、趙遐秋(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人間出版社。
  5. 林戴爵(2000)。本土之前的鄉土。讀書,11
  6. 陳芳明(1999)。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綱。台北:麥田出版社。
  7. 陳芳明(2002)。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
  8. 陳昭瑛(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9. 陳映真(1997)。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七○年代台灣文學論爭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
  10. 曾慶瑞、趙遐秋(2003)。台灣左派的台灣文學論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
  11. 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書局。
  12. 葉石濤(1991)。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出版社。
  13. 劉登翰(1994)。當代中國文學的分流與整合。走向新世紀—第六屆世界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