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籃球場上的身體經驗-肉身化知識的開發

并列篇名

The Body Experience at Basketball Court: The Development of Embodied Knowledge

DOI

10.29818/SS.200806.0001

作者

李佑峰(Yu-Feng Lee)

关键词

籃球 ; 身體經驗 ; 肉身化知識 ; basketball ; lived body experience ; embodied knowledge

期刊名称

運動文化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5期(2008 / 06 / 01)

页次

7 - 2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實踐認識論的觀點,界定肉身化身體的意義,具體化在「感知的身體」、「處境的身體」、「記憶的身體」與「技術的身體」之中,並從中獲得將經驗知識化的線索,爲籃球場上的身體經驗尋找語彙,開發肉身化知識。在籃球身體經驗的控球感、空間感、時間感、人我感、信心感的知識化過程中,研究者一再進入反思,一再回到經驗現場與身體自身,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尋找經驗與文字之間的契合,將活生生的身體經驗轉化爲身體知識。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interprets the body experience in concrete ways.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view of epistemology of practice to depict the body experience at the basketball court. By the feeling of ball handling, the sense of spatiality, the sense of temporality, the sense of confid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thers and me”, puts experience into words, and tries to develop a kind of paradigm of knowledge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natural scienc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Akerman, D、莊安祺譯(2007)。感官之旅。臺北:時報。
  2. Connelly, F. M.,Clandinin, D. J.(1988).Teacher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Teacher College Press.
  3. Furth, C、蔣竹山譯(1999)。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新史學,10(3)
  4. Goldberg, N、韓良憶譯(2002)。心靈寫作。臺北:心靈工坊。
  5. Kleinman, S.(1979).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Movement: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Sport and the Body: a Philosophical Symposium,London:
  6. Lecoq, J、馬照琪譯(2005)。詩意的身體。臺北:桂冠圖書。
  7. Manen, M. V、高淑清譯(2004)。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臺北:濤石。
  8. Mauss, M、余碧平譯(2004)。社會學與人類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9. Merleau-Ponty, M.(1962).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New Jersey:The Humanities Press.
  10. Polanyi, M、許澤民譯(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臺北:商周。
  11. Schon, D. A、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臺北:遠流。
  12. Schrag, C. O.(1979).The Lived Body as a Phenomenological Datum.Sport and the Body: a Philosophical Symposium,London:
  13. Young, I. M.、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臺北:商周。
  14. 胡天玫(2003)。體育的本質─一個認識論基礎。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321-340。
  15. 劉一民(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2,53-62。
  16. 劉一民(1997)。運動經驗的現象學考察─透過運動觀照生命本體。台灣師大體育研究,3,83-100。
  17. 蕭春雷(2004)。我們住在皮膚裡─人類身體的人文細節。臺北:三言社。
  18. 龔卓軍(2006)。身體部署。臺北:心靈工坊。
被引用次数
  1. 陳伯軒(2013)。命題作文的深度審題與多元思考。長庚人文社會學報,6(1),99-121。
  2. 金永恩、李佑峰(2013)。籃球罰球之身體經驗探究。身體文化學報,17,93-110。
  3. 李佑峰(2012)。蛙人身體的深層經驗─從身體受苦凝視生命意義。運動文化研究,21,69-112。
  4. 林涓(2020)。揭露羽球運動實踐場域的身相-以運動現象學的轉向為開展。運動文化研究,37,35-74。
  5. 盧韋儒(2011)。《道德經》的運動哲學入徑:籃球運動經驗的敘說。身體文化學報,1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