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民國時期江蘇省自由車競賽之研究(1932-1936)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Bicycle Competi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32-1936)

DOI

10.29818/SS.202003_(36).0004

作者

郭憲偉(Hsien-Wei Kuo);郭金芳(Chin-Fang Kuo)

关键词

自行車 ; 民眾業餘運動會 ; 萬國自由車競賽 ; Bicycle ; the Public Amateur Games in Jiangsu ; Wanguo Bicycle Competition

期刊名称

運動文化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20 / 03 / 01)

页次

137 - 16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從微觀視域的角度,進行江蘇省自由車競賽相關史料、報刊、雜誌與政府公報等文獻的解析,目的在於闡述此項競賽的歷史樣貌與意義。研究結果顯示,自由車輸入中國後,其角色從舶來品到生活中的交通工具,演變成競賽的運動器械。而1932年江蘇省第一屆民眾業餘運動會的自由車「賽慢制」競賽,是省內日後五屆自由車競賽發展的濫觴。其次,江蘇省1932-1936年共舉辦過五屆自由車競賽,展現華人對自由車運動參賽與觀賽的渴望與興趣,也體現了競賽制度愈趨完善的發展歷程。再者,女子組的增設有無、參賽人數及賽事實際進行與否,說明了1930年代江蘇省民眾對於女性騎乘時髦的自由車與參加自由車競賽二者的身體形象觀存在著差異性。整體而言,江蘇省自由車競賽之推展,乃是提倡運動之積極作為,除促進民眾運動的習慣之外,藉由運動競賽的平台打破階級界限,使各界相互聯結,進而活絡群體氛圍。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government bulletins related to the bicycle competi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a micro-historical perspective, with the aim to expound the historical appear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mpet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entering China, the role of bicycles has evolved from imported goods to transportation in daily lives, and then become sports equipment for competition. In 1932, the "slow race format" of the bicycle competition in the 1st Public Amateur Sports Meeting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ing five bicycle competitions in the province. Furthermore, the five cycling competitions held from 1932-1936 revealed the Chinese's interest in participating and watching cycling events and also demonstrate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etition system.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the women's group,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actual execution of the events indicated that the people of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1930s had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the body image between women riding stylish bikes and participating in cycling competitions. Still, overall speaking, the cycling competi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led to the popularity of the sport, which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people's exercising habits, but also helped break the boundaries and connected different class, enhancing the atmosphere among all group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上海萬國自由車比賽〉,《浙江體育半月刊》,2(杭州,1931):43。
  2. 〈派員視察民眾體育〉,《民眾教育通訊》,3.9(江蘇,1934):16-17。
  3. 〈蘇省會自由車競賽〉,《申報》,1932.11.29,13 版。
  4. 〈(甲)自由車隊進行時應注意的幾件事〉,《強普利刊》,4(廣州,1931):59-60。
  5. 〈江蘇省會第五屆自由車競賽女子組出發時攝影〉,《體育研究與通訊》,4.1(江蘇,1936):6。
  6. 〈自由車賽〉,《禮拜六》,591(上海,1935):22。
  7. 〈腳踏車發展體育〉,《上海青年(上海 1902)》,19.4(上海,1919):9。
  8. 〈江蘇省會各機關聯合運動會規程一束──江蘇省會各機關聯合運動會規程〉,《體育研究與通訊》,3.2(江蘇,1935):76-78。
  9. 〈腳踏車與馬相比賽〉,《格致匯編》,1.夏(上海,1876):11-12。
  10. 〈本館實施區民眾業餘運動會的前前後後:腳踏車比慢〉,《教育新路》,42/25(徐州,1933):15。
  11. 〈江蘇省會各機關聯合運動會個人競技規則〉,《體育研究與通訊》,3.2(江蘇,1935):79-81。
  12. 〈省會二屆自由車競賽〉,《江蘇月報》,1.2(鎮江,1933):127。
  13. 〈現代婦女生活:腳踏車〉,《玲瓏》,2.60(上海,1932):456。
  14. 〈第五屆自由車長程競賽〉,《體育研究與通訊》,4.1(江蘇,1936):122-123。
  15. 〈女子乘坐自由車頗盛行於滬上〉,《中國攝影學會畫報》,5.238(上海,1930):302。
  16. 〈江蘇省會第五屆自由車競賽男子組出發時攝影〉,《體育研究與通訊》,4.1(江蘇,1936):7。
  17. 〈第四屆自由車競賽〉,《體育研究與通訊》,3.2(江蘇,1935):88-89。
  18. 王壯飛,〈今後社會體育努力的動向〉,《體育研究與通訊》,2.1(江蘇,1934):29-32。
  19. 王虹霓,〈形形色色:交通部電政局所屬水線、無線、有線電報局、電話局、郵政局,於六月五日在上海市中心區市府舉行自由車競賽會。〉,《少年畫報》,5(上海,1937):10。
  20. 朱家驊,〈交通部指令:第 2001 號〉,《交通公報》,636(南京,1935):16-17。
  21.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8).江蘇省志․體育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2. 吳文忠(1957).中國體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
  23. 吳邦偉,〈出席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報告書〉,《江蘇教育》,1.1(江蘇,1932):135-179。
  24. 吳邦偉,〈三年來之江蘇體育運動〉,《江蘇教育》,4.1/2(江蘇,1935):218-224。
  25. 吳邦偉,〈普及體育聲中各方應有之覺悟〉,《江蘇教育》,4.12(江蘇,1935):8-11。
  26. 吳楚蓀,〈上海自行車競賽記〉,《電友月刊》,12.12(上海,1937):76-78。
  27. 吳澂,〈蘇省學校體育今後調整之商榷〉,《江蘇教育》,4.12(江蘇,1935):16-19。
  28. 肖梅,〈談自由車〉,《益智月刊》,6(出版地不詳,1923):14-15。
  29. 周佛海,〈中國體育之新使命:培養教育上之重要目標,實現新生活之基本規律:今後發展重要普遍有恆〉,《江蘇教育(蘇州 1932)》,3.10(江蘇,1934):14-16。
  30. 周佛海,〈江蘇省教育廳訓令第八三七號〉,《昆山教育》,4(江蘇,1934):9-10。
  31. 岩田禮(編)(2012).漢語方言解釋地圖(續集).東京:株式會社.
  32. 東屏,〈談運動會〉,《體育研究與通訊》,1.2(江蘇,1933):21-25。
  33. 林涵,〈各國體育之動向與今後中國國民體育實施應行改進的幾點〉,《江蘇教育》,4.12(江蘇,1935):52-61。
  34. 竺士賢,〈江蘇省會第二屆自由車競賽記〉,《體育研究與通訊》,1.4(江蘇,1934):173-177。
  35. 相菊潭,〈怎樣普及民眾體育?〉,《體育研究與通訊》,1.1(江蘇,1932):1-5
  36. 胡漢民,〈何以提倡體育〉,《江蘇黨務週刊》,15(江蘇,1930):55-62。
  37. 孫超雄,〈女子體育訓練的重要與目標〉,《體育研究與通訊》,3.3(江蘇,1936):7-9。
  38. 耕野,〈西大體育運動之瞻前顧後〉,《西大學生》,創刊號(廣西,1934):29-31。
  39. 袁宗澤,〈省會第一屆自由車競賽〉,《體育研究與通訊》,1.2(江蘇,1933):161-165。
  40. 袁宗澤,〈江蘇省運動會史略〉,《體育研究與通訊》,1.2(江蘇,1933):96-132。
  41. 郝更生,〈三年來之中國體育運動〉,《江蘇教育》,4.1/2(江蘇,1935):142-144。
  42. 馬治奎,〈四年來江蘇體育的動態〉,《中國體育》,1.1(南京,1942):21-23。
  43. 啟昌(攝),〈上海自由車比賽:唐耀良兄弟自由車之器具表演〉,《中華(上海)》,35(上海,1935):15。
  44. 陳平原,夏曉虹(2015).圖像晚清:點石齋畫報.香港:香港中和.
  45. 寒梅,〈裁判員首先出發情形〉,《江蘇月報》,1.2(鎮江,1933):1。
  46. 程登科,〈中國今後民眾體育應有之動向〉,《體育研究與通訊》,2.4(江蘇,1934):1-24。
  47. 馮公智,〈第三屆自由車競賽〉,《體育研究與通訊》,2.3(江蘇,1934):103-105。
  48. 黃欣周,〈今後我國體育運動發展底路線〉,《青年生活(上海 1935)》,1.22(上海,1936):5-10
  49. 楊寒梅,〈出發後一路由警察維護秩序井然〉,《體育研究與通訊》,1.4(江蘇,1934):15。
  50. 毓,〈本館實施區民眾業餘運動會的前前後後〉,《教育新路》,42/25(徐州,1933):12-15。
  51. 董守義,〈體育運動比賽之真精神〉,《青年進步》,60(上海,1923):61-63。
  52. 裴熙元,〈省會第一屆自由車競賽記〉,《體育研究與通訊》,1.2(江蘇,1933):179-181。
  53. 潘硌基,〈論游戲,體操與運動競賽〉,《安徽教育》,2.8(安徽,1931):1-27。
  54. 謝筠壽,〈日本之體育運動振興策〉,《醫藥評論》,35(上海,1930):1-4。
  55. 韓振岳,〈學堂成績選粹:說腳踏車〉,《直隸教育官報》,4(天津,1909):127-130。
被引用次数
  1. 郭憲偉(2021)。騎乘文化-民初校園自由車運動風潮。中華體育季刊,35(1),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