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異鄉到新鄉:外地人的地方認同之研究

并列篇名

From a Foreign land to a New Home Land: Study of the Local Identity of Foreigners

作者

余明仁(Ming-Jane Yu);張訓譯(Syun-Yi Chang)

关键词

地方依附 ; 地方認同 ; 非在地人 ; 移居 ; place attachment ; local identity ; non-natives ; immigrant

期刊名称

育達科大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6期(2018 / 06 / 01)

页次

55 - 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來自異鄉的非在地人,如何透過移居的方式來達到對於新鄉的依附與認同。因此,本研究以立意抽樣的方式訪談兩位從異鄉搬到新鄉的人,進行半結構式訪談,透過其移居的經驗來反映出非在地人的依附與認同歷程,研究結果如下:一、非在地人透過在地生活的重新連結,能賦予新鄉獨特的意義與偏好,讓他們感覺到自在且願意停留。二、非在地人對於地方的情感依附將會進一步的影響地方認同,而地方認同最終將會使人開始關懷新鄉的人、事、物以及回饋地方。三、非在地人因為實際生活於新鄉,依附於新鄉,對新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都高於故鄉。原本生活的故鄉已經替換成為新鄉的家。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he non-natives from a foreign country can achieve their attachment and approval of new homeland through emigra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rviewed two people by purposive sampling who moved from foreign land to new homeland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rough their experience of emigration to reflect the non-native attachment and identity developing proces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non-natives reconnect by living in the new homeland. It can give new land unique meanings and preferences, so that they feel comfortable and willing to stay. Second, non-native people’s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the place will further affect the local identity, and local identity will eventually lead people to start caring for people, things and things in new homeland. Third, non-natives because of the actual life in new homeland, attached to new land, new homeland’s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are higher than their original homeland. The original homeland of life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home of New homelan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數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永續發展研究
工程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李素馨,吳瑋倫(2017)。師大地區的在地體驗、地方依附與地方意象之關係。華岡地理學報,32,27-48。
    連結:
  2. 張梨慧,杜佩蘭,陳姿宏(2015)。地方依附對觀光發展認知影響之探討-金門出生者與非金門出生者。戶外遊憩研究,28(4),103-139。
    連結:
  3. 張梨慧,黃茱珺,楊玲(2016)。宗教活動的涉入對居民地方依附感之影響。觀光旅遊研究學刊,11(1),23-41。
    連結:
  4. 塗佩菁(2017)。從部落遷徙歷程探討地方認同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2,35-52。
    連結:
  5. Entriken, J(1994).Place and Region.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8(2),227-233.
  6. Hammitt, W. E.,Backlund, E. A.,Bixler, R. D.(2006).Place bonding for recreation places: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Leisure Studies,25(1),17-41.
  7. Pretty,Chipuer,Bramston(2003).Sense of place amongst adolescents and adults in two rural Australian towns: the discriminating features of place attachment,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lace dependence in relation to place identi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3,273-287.
  8. Relph, E(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Limited.
  9. Tuan, Y.F.(1977).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0. Williams, D. R.,Patterson, M. E.,Roggenbuck, J. W.,Watson, A. E.(1992).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Leisure Sciences,14,29-46.
  11.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臺北:心理.
  12. 江昱仁,林君儒,郭心怜(2009)。居民生活型態與地方依附之研究-以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公園為例。休閒事業研究,7(4),135-156。
  13. 吳晟(2000).吳晟詩選.臺北:洪範.
  14. 李淑萍(2012)。新莊區新住民之環境知覺與地方認同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225-258。
  15. 沈俊祥(2007)。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16. 林仕豐(2012)。認真休閒、社會資本與地方依附之關係:以登山健行者為例。2011運動與休閒產業經營發展學術研討會
  17. 林佩璇(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18. 林擎天(2013)。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所。
  19. 段義孚(1977).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20.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21. 徐主驊(2010)。桃園,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22. 張淑青(2008)。觀光意象、顧客滿意、地方依附與行為意圖的關係。2008年管理創新與新願景研討會,臺北:
  23. 郭禎麟(2004)。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24. 曾秉希(2003)。台中,私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25. 黃國峻(2010)。臺北,國立台灣體育管理學院運動管理學系。
  26. 黃寶珠(2011)。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
  27. 楊敏芝(2001)。行政院國科會計畫行政院國科會計畫,行政院國科會。
  28. 劉俊志(2004)。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29. 蔡宜真(2010)。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心理學系。
  30. 鄭秀玲(2008)。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
  31. 謝宗恆(2003)。台中,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
  32. 魏書娥(2005)。行政院國科會計畫行政院國科會計畫,行政院國科會。
  33. 鐘育容(2014)。苗栗,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陳南琦,張珈瑛,汪祖慧,李育齊(2020)。彰化百寶村遊客懷舊情感、目的地意象與地方感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5(2),44-56。
  2. 賴昱年,張凱智(2022)。來!去!後山過日子!-探索花、東地區生活風格移居者的價值意涵。地理學報,102,3-36。
  3. 葉定國(2021)。軍事院校地方本位教育(PBE)初探與實踐。通識教育學刊,28,20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