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生番到熟漢-番語漢化與漢語番化的文學考察

DOI

10.29763/TISR.200712.0002

作者

孫大川

关键词

熟漢 ; 漢語番化 ; 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

期刊名称

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

卷期/出版年月

2期(2007 / 12 / 01)

页次

27 - 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往我們對「台灣人是誰」、「台灣文化和歷史是什麼」等這一類問題的慣性思維,始終是單向的。一部台灣史,其實就是漢人的移墾史;而台灣文化的展開,乃是台灣土著文化被漢族徹底「同化」(漢化)的歷程。 這當然不是事實!過去的台灣史觀顯然完全忽視了台灣原住民這一個側面,並對原住民在台灣歷史、文化所可能引發的主動性能量,嚴重估計不足。本論文的興趣,即嘗試從近十幾年來「平埔族」復振運動和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創作中的若干語言現象,考察這隱而未發的歷史、文化真相。 本論文的第一個大段落,直接檢討漢族社會中以男性父系為中心的意識形態,我們認為它造成的結果是:逼使中國史或台灣史,成為一個切斷自己母系記憶的扭曲歷史。「平埔族」運動中所謂「返來做番」,揭露了台灣歷史的「母親」-原住民-重新返回歷史舞台的可能性。「熟漢」意識,即是承認並欣然接受自己血緣和文化的混雜性的「新台灣人」意識。 如果上述的檢討可以成立,那麼我們顯然必需尋找另一種新的「語言」、新的「表達方式」,來充分反映我們對台灣史、台灣文化的新理解。這就是所謂「漢語番化」的問題!照我們的看法,「漢語」和「漢族」之間並不存在「本質性」的關連,「漢語的番化」因而是台灣語言革命的重要面向之一。 最後,我們引證了台灣原住民文學創作中語言實踐的若干例子,藉此說明台灣原住民族文學所隱含的顛覆性能量。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孫大川(2005)。用筆來唱歌─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台灣文學研究學報,創?號,195-227。
    連結:
  2. (2005)。台灣史蹟研習會講義彙編。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3. (1965)。台灣輿地匯鈔。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1918。《理蕃誌稿‧1 卷》。
  5. 尹士俍(2003)。台灣志略。北京:九州出版社。
  6. 李祖基(2005)。台灣歷史研究。北京:台海出版社。
  7. 周鍾瑄(1962)。諸羅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 郁永河(1959)。裨海紀游。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 孫大川編(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台北:印刻。
  10. 孫大川編(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台北:印刻。
  11. 孫大川編(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印刻。
  12. 孫大川編(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台北:印刻。
  13. 孫大川編(2003)。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散文卷(上)。台北:印刻。
  14. 莫言(2004)。小說在寫我:莫言演講集。台北:麥田。
  15. 陳芷凡(2005)。原住民文學數位化的語言觀察:以明日新聞台原住民新生代寫手巴代、乜寇為例。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2005 青年文學會議,台南:
  16. 陳原(1984)。書林漫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7. 楊南郡(2007)。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
  18. 詹素娟(2004)。日治初期台灣總督府的「熟番」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台灣史研究,11(1),43-78。
  19. 蔣毓英(1993)。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被引用次数
  1. 陳伯軒(2015)。被觀看的力量─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自我符號化與遊戲批判力。靜宜中文學報,8,75-105。
  2. 陳芷凡(2014)。「第三空間」的辯證—再探《野百合之歌》與《笛鸛》之後殖民視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9,115-144。
  3. 陳芷凡(2021)。以「南島」為名:原住民族文學中的認同政治與島嶼想像。中山人文學報,51,81-110。
  4. 高旋淨(2013)。台灣原住民文學的逆寫策略:以小說《玉山魂》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4),119-146。
  5. 劉千嘉、章英華(2017)。當代臺灣原漢通婚的世代變遷與性別差異。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0(1),71-106。
  6. 謝若蘭(2011)。平埔族群正名運動與官方認定之挑戰。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2),1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