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聲色一場:從施叔青習佛經驗讀《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中的身體

并列篇名

Flashing Glamor: Interpreting the Body Experiences in Walk Through Luojin and Dust in the Wind from Shih Shu-ching’s Buddhist Experience

DOI

10.6242/twnica.12.3

作者

李欣倫(Hsin-Lun Li)

关键词

施叔青 ; 佛教身體觀 ; 身體感知 ; 《行過洛津》 ; 《風前塵埃》 ; Shih Shu-ching ; Buddhism body perspective ; body experiences ; Walk Through Luojin ; Dust in the Wind

期刊名称

台灣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15 / 10 / 01)

页次

37 - 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施叔青近十多年跟隨聖嚴法師習佛,先後出版了聖嚴法師傳記《枯木開花》及《心在何處》,從序文中可側面知悉佛學與施叔青創作《行過洛津》之關聯。此文欲探析施叔青的習佛經驗,對其小說作品《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有何影響?本文從兩類不同的文本切入,包括《枯木開花》、《心在何處》這類記錄大師風範和佛教行腳的書寫,以及《行過洛津》和《風前塵埃》兩部長篇小說,且從「身體」的角度著眼,首先爬梳施叔青習佛歷程和體悟,再者以佛教對身體的無常、因緣合和之說,析論《行過洛津》中「白骨觀」在小說中的效用,及《風前塵埃》中各種角色所展現出的「掩映的身體」。以前者來說,「白骨觀」正反兩面映襯小說中的「身體」描述,既正面揭示身體的終極衰損真相,亦反面映襯戲子供人取樂的身體;以後者來說,男性和女性對待身體的方式和所產生的觀點,隱然強化了肉身的強健永恆,然願空和尚為亡靈進行的佛教超度儀式,既為政治身體辨證,又扣合「風前塵埃」所傳遞的「諸行無常,盛者必衰」之不可侍之身體觀。以兩部小說所展現的「掩映的身體」來看,施叔青在審視國族認同議題,自是帶有一份超越性的目光。

英文摘要

Shih Shu-ching has been practicing Buddhism with Master Sheng-Yen for the last ten years, and has published Master Sheng-Yen’s biography Deadwood Blossom and Where the Mind Resides, a travel book about pilgrimage. However, few have studie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hih’s novels and these two book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how Shih Shu-ching’s Buddhist training influences her novels Walk Through Luojin and Dust in the Wind. For the first novel, we analyze how Shih uses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body, "Practices of the Bones of the Dead," to convey Buddhism’s understanding of the body as impermanent. In Dust in the Wind, though there are no obvious Buddhism references, the author still uses the strong and weak bodies to portrait Buddhism’s body perspective and to convey the same messa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林芳玫(2012)。《台灣三部曲》之《風前塵埃》:歷史書寫後設小說的共時與共在。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5,151-183。
    連結:
  2. 林芳玫(2007)。地表的圖紋與身體的圖紋:《行過洛津》的身分地理學。台灣文學研究學報,5,259-288。
    連結:
  3. 曾秀萍(2010)。扮裝台灣:《行過洛津》的跨性別漂浪與國族寓言。中外文學,39(3),87-124。
    連結:
  4. 劉亮雅(2010)。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中外文學,39(2),9-41。
    連結:
  5. O'Neill, John、張旭春譯(2001)。五種身體。台北:弘智文化。
  6. Young, Iris Marion、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出版。
  7. 川田洋一(2002)。佛法與醫學。台北:東大。
  8. 王瑩採訪整理(2000)。卸下彩妝:訪施叔青談《枯木開花》成書前後。光華,25(11),117-120。
  9. 白舒榮(2012)。以筆為劍書青史。台北:遠景。
  10. 羊子喬(2007)。從性別認同到土地認同:試析施叔青《行過洛津》的文化拼貼。文學台灣,62,214-220。
  11. 李令儀(2003)。原鄉與自我的追尋 施叔青&李昂談近作。聯合文學,228,40-43。
  12. 李佩璇(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13. 李欣倫(2012)。受苦敘事與身體隱喻:以施叔青《台灣三部曲》與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2,159-203。
  14. 東年(1994)。地藏菩薩本願寺。台北:聯合文學。
  15. 林欣誼(2008)。施叔青:對全人類的悲憫。誠品好讀,86,100-102。
  16. 施叔青(1999)。微醺彩妝。台北:麥田。
  17. 施叔青(2008)。風前塵埃。台北:時報。
  18. 施叔青(2006)。長篇有如長期抗戰。文訊,247,50-53。
  19. 施叔青(2004)。心在何處:追隨聖嚴法師走江湖訪禪寺。台北:聯合文學。
  20. 施叔青(1973)。約伯的末裔。台北:大林書店。
  21. 施叔青(1984)。愫細怨。台北:洪範。
  22. 施叔青(2000)。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台北:時報。
  23. 施叔青(2010)。三世人。台北:時報。
  24. 施叔青(2003)。行過洛津。台北:時報。
  25. 福智之聲出版社編(2002)。大波若波羅蜜多經 第二會上冊。台北:福智之聲。
  26. 簡瑛瑛(1999)。女性心靈的圖像:與施叔青對談文學∕藝術與宗教。中外文學,27(11),119-137。
  27. 嚴敏兒(2001)。一趟實踐佛法的生命旅程:訪《枯木開花:聖嚴法師傳》作者施叔青女士。書香人生,205,104-109。
被引用次数
  1. 楊雅儒(2018)。宗教/愛情書寫傳統的互文與個人才能的新衍—以施叔青《度越》為討論對象。臺大中文學報,60,19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