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行腳滿洲.發現台灣:以1930年謝春木〈新興中國見聞記〉為討論中心

并列篇名

Traveling Manchuria and Discovering Taiwan: A Discussion on Hsieh Chun-mu's "Travels of Emerging China" in 1930

DOI

10.6242/twnica.13.1

作者

羅詩雲(Shih-Yun Lo)

关键词

旅行 ; 〈新興中國見聞記〉 ; 謝春木 ; 滿洲 ; 殖民地 ; travel ; "Travels of Emerging China" ; Hsieh Chun-mu ; Manchuria ; colony

期刊名称

台灣學誌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6 / 04 / 01)

页次

1 - 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旅行實是一種接觸不同文化的跨界過程,也是主體經驗文化差異的歷程。〈新興中國見聞記〉是具日本留學與台灣社會運動經驗的知識分子謝春木,其1929年5 月至6月赴中國旅行後的歸台沉澱之作,內容是探討日本在中國的政經勢力與生活眾相。在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生存於殖民地社會、近代世界文明觀、殖民霸權多重時空脈絡之下,遊記多就中國方面情況對照省思台灣問題,並結合了日本、中國、台灣的多重視野,充分表現了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運動面臨思想轉變下知識分子文化視野的複雜性。〈新興中國見聞記〉依區域可劃分為日本、上海華東、東北滿洲等三大區的紀錄。本文將以東北滿洲的行旅文字為主要分析內容,並以其他兩區從旁參照,析論謝春木的文化視野與感覺結構。藉由爬梳日治時期的台人海外旅行書寫,探求敘事空間、交通體驗、社會結構中日常生活與文化行旅間的互動脈絡,以及謝春木之於台灣社會運動路線的思考。

英文摘要

Traveling is a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ntact, and an inner experi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paper addresse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opinions and commentaries on China, focusing on "Travels of Emerging China", written by Taiwanese intellectual Hsieh Chun-mu, who studied in Tokyo and joined Taiwan's social movement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Hsieh Chun-mu recorded his travel experiences in 1929. The main reason for his travel w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colonial force o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public affair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zation,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lived in a multi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ext, which included colonial society, modern concepts of world civilization, and imperial hegemony. Hsieh Chun-mu's travel records a combination of the perspectives of Japan, China, and Taiwan, not only reflect the situation in China at the time but also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an idea of the circumstances in Taiwan. The setting of "Travels of Emerging China" includes Japan, East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Manchuria). This paper focuses on Manchuria and the other two settings as references, to analyze Hsieh Chun-mu's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point of view about Taiwan's social movements and structure of aff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lonizer's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Chinese imagination, and social context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through a close study on Hsieh Chun-mu's travel writing on China under Japanese rul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許雪姬(2008)。1937年至1947年在北京的台灣人。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1),33-84。
    連結:
  2. 趙中孚(1971)。一九二○─三○年代的東三省移民。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25-343。
    連結:
  3. 黃朝琴,1923,〈中華民國に就て〉,《台灣》,第4年第7號,頁38-42。
  4. 追風生(第六回後署名追風),1929.06.02、1929.06.09、1929.07.14、1929.07.21、1929.07.28、1929.08.04、1929.08.11、1929.08.18、1929.08.25、1929.09.01、1929.09.08、1929.09.22、1929.09.29、1929.10.13、1929.10.20、1929.11.03、1929.11.10、1929.11.17、1929.11.24、1929.12.01,〈旅人の眼鏡〉,《台灣民報》,第263-264、269-277、279-280、282-283、285-289 號,第11 版(第1、2、3、10、12、13、20 回為第12 版)。
  5. 杜聰明,1923,〈對岸廈門旅行の雜感〉,《台灣》,第4年第4號,頁67-69。
  6. 〈中國答覆日本覺書〉,1928.06.10,《台灣民報》,第5版。
  7. 陳逢源,1939,《新支那素描》,台北:台灣新民報社。
  8. エツチ、ジー、ウヱルズ手記,1922,〈中國之解剖〉,《台灣青年》,第4卷第1號,頁20-25。
  9. 李承機主編、六然居資料室策劃,2009,《六然居存日刊台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35》(光碟資料),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10. 〈B02031442800.台湾人関係雑件〉,1927.03.29-1929.07.01,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亞洲歷史資料中心JACAR),http://www.jacar.go.jp/index.html,瀏覽日期:2015.10.15。
  11. Crang, Mike、王志弘譯、余佳玲譯、方淑惠譯(2004)。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
  12. Cresswell, Tim、王志弘譯、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13. Pred, Allan、許坤榮譯(2002)。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
  14. 小林英夫(2008)。〈満洲〉の歴史。東京:講談社。
  15. 山本有造(2002)。満洲國。環:歷史.環境.文明,夏季號,72-78。
  16. 山室信一(2007)。キメラ:満洲囯の肖像。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17. 卞鳳奎(2006)。日治時期台灣籍民在海外活動之研究(1895-1945)。台北:樂學。
  18. 王白淵、莫渝編(2008)。王白淵:荊棘之道。台中:晨星。
  19. 王詩琅譯註(1995)。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稻鄉。
  20. 王學新(2011)。日治時期台灣出入境管理制度與渡航兩岸問題。台灣文獻,62(3),1-54。
  21.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王乃信譯(2006)。台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年─一九三六年)。台北:海峽學術。
  22. 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
  23. 池田敏雄編、莊楊林編(1981)。台灣新文學雜誌叢刊2。台北:東方。
  24. 何義麟(2006)。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歴程。台北:稻鄉。
  25. 何義麟(1994)。被遺忘的半山─謝南光(下)。台灣史料研究,4,119-135。
  26. 何義麟(1994)。被遺忘的半山─謝南光(上)。台灣史料研究,3,152-170。
  27. 周憲(2001)。旅行者的眼光─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台北:
  28. 近藤正己、林詩庭譯(2014)。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9. 近藤正己、林詩庭譯(2014)。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0. 柄谷行人(2004)。定本柄谷行人集:日本近代文學の起源(卷1)。東京:岩波書店。
  31. 柳書琴(2009)。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台北:聯經。
  32. 柳書琴(2001)。帝都的憂鬱:謝春木的變調之旅。台灣文學學報,2,67-89。
  33. 柳書琴(2009)。「滿洲他者」寓言網絡中的新朝鮮人形象:以舒群〈沒有祖國的孩子〉為中心。韓中言語文化研究,21,187-216。
  34. 胡錦媛(2000)。靜止與遊牧─《印度之旅》中的兩種旅行。旅遊文學論文集,台北:
  35. 荊子馨、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麥田。
  36. 高成鳳(1999)。植民地鉄道と民眾生活:朝鮮.台湾.中囯東北。東京:法政大?出版局。
  37. 高成鳳(2006)。植民地の鉄道。東京:日本??評論社。
  38. 許雪姬(2012)。1937-1947年在上海的台灣人。台灣學研究,13,1-32。
  39. 許雪姬(2002)。日治時期在「滿洲」的台灣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0. 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
  41. 陳芳明編(1998)。張深切全集2里程碑(下)。台北:文經社。
  42. 陳翠蓮(2008)。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台北:遠流。
  43. 曾山毅(2003)。植民地台湾と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
  44. 黃秀政(1992)。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台北:商務。
  45. 黃種祥(2013)。謝春木、台灣革命同盟會與中華民國在台灣。海外華人研究,8,198-229。
  46. 廖炳惠(2002)。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84-105。
  47. 蔡培火、吳三連(1987)。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48. 蕭水順(2006)。謝春木:台灣新詩的肇基者─細論追風與台灣新詩的終極導向。彰化文獻,7,47-60。
  49. 賴婉蓉(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50. 戴寶村(2000)。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玉山社。
  51. 謝南光(1999)。謝南光著作選(下)。台北:海峽學術。
  52. 謝南光(1999)。謝南光著作選(上)。台北:海峽學術。
  53. 謝南光(1974)。台湾人は斯く観る台湾人の要求 日本主義的没落。東京:龍溪書?。
  54. 鍾理和、鍾怡彥編(2009)。新版鍾理和全集3。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55. 藍博洲(2006)。民族純血的脈動: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一九一三─一九四五)。台北:海峽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