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學生健康促進行為之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

翁倩玉(Qian-Yu Weng);王士仁(Shih-Jen Wang);林素婷(Suh-Ting Lin)

关键词

大學生 ; 健康促進 ; 健康行為 ; University student ; health promotion ; health behavior

期刊名称

休閒運動健康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11卷1期(2022 / 03 / 30)

页次

13 - 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大學生健康促進行為之現況,以及個人背景變項在健康促進行為上之差異,以七所大學為研究對象,發放3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回收率85.7%。經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對整體健康促進行為是屬於有時(平均值3.21),在六個構面中最高分是社會支持構面(平均值3.80),屬於「經常」;最低的是健康責任構面(平均值2.41),屬於「偶爾」。其中健康責任是未來提升大學生健康促進行為時,可考慮優先加強改進的方向。背景變項在健康促進行為之差異,發現不同年級及是否有打工則不會影響健康促進行為,而性別、是否就讀體育相關科系、就讀私立大學等變項會影響健康促進行為的差異,建議未來在規劃健康促進行為方案時必須考慮以上三個變項。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in pers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35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seven universities, and 30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with an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85.7%.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are sometimes (average 3.21), the highest score among the six configurations is the social support structure (average 3.80), which belongs to "regular"; the lowest is the health responsibility configuration (average 2.41), which belongs to "occasional". Among them, health responsibility is to prioritize the direction of strengthening improvement when promoting the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uture. Background changes in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found that different grades and whether there is a part-time job will not affect the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while gender, whether to attend sports-related departments,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other changes will affect the difference in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above three changes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planning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 programs in the futur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沈姍姍,林雅萍,呂佳芳(2012)。大學生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自覺、休閒需求之研究。嘉南學報(人文類),38,659-670。
    連結:
  2. 侯均穎,劉彥碩,楊孟華(2021)。大學生全身肌力對憂鬱之影響-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項。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8(2),114-130。
    連結:
  3. 侯堂盛,侯均穎,劉彥碩(2021)。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心理資本、情緒幸福感及憂鬱之相關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0(1),43-57。
    連結:
  4. 陳敏郎,趙蕙鈴,施博文(2017)。大學生社團參與認知相關因素之探討:以中部兩所大學學生為例。弘光學報,80,99-110。
    連結:
  5. 陳敏郎,顏嘉盈(2015)。大學生自覺健康、健康認知及飲食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以中部四所大學為例。弘光學報,76,111-122。
    連結:
  6. 陳煥宇,蔡一如,蔡婉琪,甘其銓,萬孟瑋,許雅雯(2013)。教師之健康促進行為探討-以台南市國小為例。嘉南學報(人文類),39,284-293。
    連結:
  7. 路翔皓,李艷,侯堂盛(2020)。運動員的訓練工作熱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9(2),83-95。
    連結:
  8. 鄒孟婷(2009)。靜態作息與肥胖-臺灣 2002 年“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爲調查”之研究。台灣家庭醫學雜誌,19(2),113-127。
    連結:
  9. 蔡志賢(2019)。我國大學生課外學習核心能力評量比較分析。社團經營與輔導,4,6-26。
    連結:
  10. 簡尹庭,闕嘉瑜(2019)。大學生社團參與經驗與課外學習核心能力發展之關係研究:以中國文化大學服務性社團幹部為例。學生事務與輔導,57(4),48-65。
    連結:
  11. Walker, S. N.,Sechrist, K. R.,Pender, N. J.(1987).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Nursing Research,36(2),76-81.
  12. Walker, S. N.,Volkan, K.,Sechrist, K. R.,Pender, N. J.(1988).Health-promoting life styles of older adults: Comparisons with young and middle-aged adults, correlates and patterns.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11(1),76-90.
  13. 王秀禾,藍慧君,張維珊,廖冠婷,杜舶維,陳麗環(2021)。健康生活型態課程對大學生生活型態之成效探討。健康管理學刊,19(1),65-74。
  14.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15. 侯堂盛,楊孟華,陳依靈,邱思慈(2013)。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測分析研究。休閒運動期刊,12,87-96。
  16. 陳佩英,賴玉敏,陳柔亦,孫嘉玲(2016)。大學生營養知識、飲食行為與健康狀態相關研究。健康與建築雜誌,3(3),52-60。
  17. 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獻章,廖張京棣(1997)。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量表中文版之修訂與測試。長庚護理,8(1),14-24。
  18. 陳富莉,黃宇晴,陳映伶,林孟穎,蔡旻倩(2014)。大學生健康行為、主觀幸福感與自覺健康關係之研究。輔仁醫學期刊,12(4),205-214。
  19. 湯豐誠,蘇文羚,黃淑玲(2015)。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執行情形及其相關因子探討。人因工程學刊,17(1),27-38。
  20. 楊孟華,侯堂盛(2016)。大學生不同背景變項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休閒運動期刊,15,1-16。
  2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0)。健康促進統計年報。台北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被引用次数
  1. 曾俊穎,陳詩婷,林雍順,林倚伶(2023)。大學生運動參與程度對正向情緒與主觀幸福感之影響。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2(1),1-14。
  2. 徐玉容(2022)。大學生運動健康促進行為對運動心理幸福感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66,41-50。
  3. (2024)。路跑參與者社會支持與運動承諾對再參與意願影響之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13(1),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