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书目导出
-
E-mail 给朋友
-
打印书目
Affecting Factors on User's Behavior of Mobile Application Based on COM-B Theory
张洋文(Yang Wen Chang) ; 许言(Yen Hsu) ; 连俊名(Chun Ming Lien)
设计学报 ; 28 卷 3 期 (2023 / 09 / 01) , P1 - 24
繁体中文;英文
COM-B模型 ; 美业平台 ; 时尚感 ; 手机应用程式 ; 使用者体验 ; COM-B model ; Beauty Platform ; Sense of Fashion ; Mobile Application ; User Experience Decision Model ; Influencing Factors
- Wang, S. J., Huang, H. C., & Yang, C. Y. S. (2016). To say or not to say: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self-efficacy o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user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NTU Management Review, 26(2), 37-72. https://doi.org/ 10.6226/NTUMR.2016.DEC.0129
连结: - 余强生(2010)。应用期望确认理论於探讨网路银行的持续使用影响因素。资讯管理学报,17(3), 155-179。https://doi.org/10.6382/JIM.201007.0155 Yu, C.-S. (2010). Applying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Theory to probe What influences online banking continuanc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7(3), 155-179. [in Chinese, semantic translation]
连结: - 何苔丽、徐慧霞、章家诚(2014)。探讨理财社群网站之持续使用意愿-以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中华科技大学学报,58,141-160。https://doi.org/10.7095/JCUST Ho, T. L., Hsu, H. H., & Chang, C. C. (2014).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factors influence continuance intention of financial website: Based o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theor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8, 141-160. [in Chinese, semantic translation]
连结: - 洪新原、梁定澎、张嘉铭(2005)。科技接受模式之汇总研究。资讯管理学报,12(4),211-234。 https://doi.org/10.6382/JIM.200510.0211 Hung, S.Y., Liang, T. P., & Chang, C. M. (2005). 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using TAM.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2(4), 211- 234. [in Chinese, semantic translation]
连结: - 孙怡康、林荣泰(2020)。产品设计评量准则之运用与内涵:以两份 [百款最佳现代产品设计] 入围名单为例。设计学报,25(3),45-68。https://doi.org/10.6381/JD Sun, Y., & Lin, R. (2020). The applic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product design evaluation criteria: In the Case of Two “100 Best-Designed Products of the Modern Era”. Journal of Design, 25(3), 45-68. [in Chinese, semantic translation]
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