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书目导出
-
E-mail 给朋友
-
打印书目
The Importance of Liaison Interpreting in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学研究集刊 ; 8辑 (2003 / 12 / 01) , P283 - 322
英文
DOI:
10.29786/STI.200312.0012
翻译理论 ; 口译 ; 对话口译 ; 医疗口译 ; 传播学 ; Liaison Interpreting ; Community Interpreting ; Medical Interpreting ; Communication
- Asad, T.,J. Clifford (Eds.),G. E. Marcus (Eds.)(1986).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Bakhtin, M. M.,M. Holquist,C. Emerson, (Trans.)(1981).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by M. M. Bakhtin.Austin, TX: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 Benjamins. Fadiman, A.(1997).The spirit catches you and you fall down.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 Beyene, Y.(1992).Medical disclosure and refugees. Telling bad news to Ethiopian patients.Western Journal of Medicine,157,328-332.
- Bolden, G. B.(2000).Toward understanding practices of medical interpreting: Interpreters' involvement in history taking.Discourse Studies,2,387-419.
- 廖柏森、徐慧莲(2005)。大专口译课是否能提升学生口语能力之探讨。翻译学研究集刊,9,313-332。
- 谢怡玲、孔海英、Eric Mark Kramer(2009)。医疗口译员与医护人员如何建构、协调彼此的沟通语意及专业权威。翻译学研究集刊,12,87-123。
- (2003).The Communicative Perspective of Medical Interpreting.英语语言与文学学刊,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