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Cinderella in Copyright Law: Reconsidering the Role of Copyright Users
台大法学论丛 ; 41 卷 3 期 (2012 / 09 / 01) , P931 - 979
繁体中文 DOI: 10.6199/NTULJ.2012.41.03.03
利用人 ; 着作人 ; 着作权政策 ; 防盗拷措施 ; 数位权利管理系统 ; 进入控制 ; 利用控制 ; 合理使用 ; user ; author ; copyright policy ;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 access control ; copy control ; fair use
- 沈宗伦(2009)。论科技保护措施之保护於着作权法下之定性及其合理解释适用:以检讨我国着作权法第80条之2为中心。台大法学论丛,38(2),293-369。
连结: - 黄铭杰(1999)。解码、破码与公平竞争秩序。台大法学论丛,28(4),129-166。
连结: - Copyright Office, Library of Congress (2000). Exemption to prohibition on circumvention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systems for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ies (Docket No. RM 99-7D)..
- Anderson, J.(2011).Stream capture: Returning control of digital music to the users.Harvard Journal of Law & Technology,25(1),159-177.
- Aoki, K.(1996).(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overeignty: Notes toward a cultural geography of authorship.Stanford Law Review,48(5),1293-1355.
- 李治安(2014)。失衡的承诺:着作权法责任避风港规范之立法政策评析。台大法学论丛,43(1),143-207。
- 王怡苹(2017)。无载体提供着作内容模式与权利耗尽原则。台北大学法学论丛,101,263-304。
- 萧仁豪(2018)。日本人工智慧(AI)发展与着作权法制互动课题之探讨。科技法律透析,30(1),46-72。
- (2013)。故事角色的第二人生:论着作权法对故事角色之保护。智慧财产权月刊,169,104-127。
- (2016)。以YouTube在美国诉讼案最新发展为例-兼论我国网路服务提供者涉及之着作权侵权责任。华冈法粹,60,12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