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新闻学研究 ; 105 期 (2010 / 10 / 01) , P1 - 44
繁体中文 DOI: 10.30386/MCR.201010_(105).0001
文献回顾 ; 理论预设 ; 华人传播 ; 华人传播研究 ; 辩论 ; Chinese communication ;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debate ; literature review ; theoretical assumption
- 赵雅麗(2005)。认識的困境与结构:传播学门之自我认同的病理学还原探索。新闻学研究,84,119-162。
连结: - Bazerman, M. H.(2001).Judgment in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New York:Wiley.
- Bond, M. H.(ed.)(1996).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hang, H. C.(2001).Harmony as performance: The turbulence under Chines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Discourse Studies,3(2),155-179.
- Chaudhary, A. G.,Starosta, W. J.(1992).Gandhi's Salt March: A case study of Satyagraha with rhetorical implications.World Communication,21(1),1-12.
- 胡绍嘉(2012)。旅歷台湾,返想中国:一位來台陸生的跨文化叙事与认同重构。新闻学研究,111,43-87。
- 秦琍琍(2012)。从「意思」到「意义」看Geertz《文化的诠释》与传播研究。传播研究与实践,2(2),209-228。
- (2013)。中华传播研究的现况:谁做甚麽和引用谁。传播与社会学刊,23,31-80。
- (2017)。从比较视角探讨中国大陆公共关系学科发展之正当性。传播与社会学刊,39,221-256。
- (2021)。公共关系/策略传播范式转变和语境本土化-机遇、挑战与思考:对话黄懿慧教授。传播与社会学刊,5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