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吕宗学(Tsung-Hsueh Lu) ; 江东亮(Tong-Liang Chiang)
台湾公共卫生杂志 ; 25 卷 3 期 (2006 / 06 / 01) , P242 - 251
繁体中文 DOI: 10.6288/TJPH2006-25-03-08
死因 ; 死因统计 ; 国际疾病分类 ; 外因 ; 事故伤害防制 ; cause of death ; cause of death statistics ;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 external causes ; injury prevention
- Anderson RN, Minino AM, Fingerhut LA, Warner M, Heinen MA(2004).Deaths: Injuries, 2001.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Vol. 52, No. 21.
- Anderson RN, Minino AM, Hoyert DL, Rosenberg HM(2001).Comparability of cause of death between ICD-9 and ICD-10: preliminary estimates.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Vol. 49, No.2,Hyattsville, Maryland:
- Baker SP(2000).Where have we been and where are we going with injury control.Mohan D, Tiwari G eds.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Fingerhut L, Cox CS, Warner M(1998).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jury Mortality: Findings from the ICE on Injury Statistics.Advance Data from Vital and Health Statistics; No. 303,Hyattsville, MD:
- Fingerhut LA, McLoughlin E(2001).Classifying and counting injury.Injury Control: A Guide to Research and Program Evaluation.
- 刘士嘉、刘于琪、林正祥(2014)。台湾事故伤害对潜在生命年数、工作年数及社会经济损失影响探讨。人口学刊,48,141-171。
- 张自立、林慧敏、辛怀梓、王国华(2010)。环境安全与卫生通识课程对学生在认知及态度上之影响-以一所国立教育大学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学报:教育类,41(2),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