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许良荣(Liang-Rong Hsu) ; 萧培玉(Pei-Yu Hsiao)
科学教育学刊 ; 15 卷 1 期 (2007 / 02 / 01) , P1 - 23
繁体中文 DOI: 10.6173/CJSE.2007.1501.01
大慧调查 ; 科学史 ; 科学本质 ; Delphi Method ; History of Science ; Nature of Science
- Abd-El-Khalick, F.,Lederman, N. G.(2000).The influence of history of science courses on students` views of nature of science.Journal of Reseach in Science Teaching,37(10),1057-1095.
- Alters, B. J.(1997).Nature of science: A diversity or uniformity of idea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4(1),1105-1108.
- Alters, B. J.(1997).Whose nature of science?.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34(1),39-55.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89).Project2061: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Washington, D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 Brush, S. G.(1974).Shoul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 rated X?.Science,183,1164-1172.
- 蔡秉宸(2020)。以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认识之整合分析。嘉大教育研究学刊,45,59-87。
- 蔡文荣,宋如婷(2022)。数学史融入教学之国内外博硕士论文之文字探勘。教育科学期刊,21(2),25-66。
- 陈秋燕,邱琼芳,吴正己(2021)。高中资讯科技教科书资讯科学史内容分析。科学教育学刊,29(2),167-189。
- 谢甫宜、洪振方(2010)。不同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科学本质学习成效之比较与分析。屏东教育大学学报,35(教育),1-32。
- 谢州恩、刘湘瑶(2016)。建构国小自然科学课程之科学本质要项。科学教育学刊,24(4),35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