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渴望心理学的科学革命:从「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历程反思心理学研究之现状
An Appeal for Scientific Revolution: Criticism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in Social Psychology
本土心理学研究 ; 38 期 (2012 / 12 / 31) , P103 - 129
繁体中文 DOI: 10.6254/2012.38.103
亡意凸显 ; 心理距離 ; 死亡显着性 ; 典范 ; 科学哲学 ; 惧死因应论 ; CLT ; mortality salience ; multiple studies ; paradigm ; philosophy of science ; psychological distance
- 陆洛(2003)。人我关系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现身。本土心理学研究,20,139-207。
连结: - 杨国枢(1998)。三论本土契合性。本土心理学研究,8,197-237。
连结: - Yen, C. L. (颜志龙)(2010). [Replication of CLT]. Unpublished raw data..
- Reproducibility Project. (2012). Retrieved April 25th, 2012, from http://openscienceframework.org/project/shvrbV8uSkHewsfD4/wiki/index
- Buchner, A., Erdfelder, E., & Faul, F. (2001). G*Power. Retrieved April 25th, 2012, from http://www.psycho.uni-duesseldorf.de/aap/projects/gpower/
- 陈宥杉,张台衞,洪韵婷,李庭阁(2023)。全球气候暖化下的健康风险感知真的会更具亲环境行为吗?探讨国军人员健康风险感知对绿色建筑外观接受意愿的心理机制-以死亡焦虑为调节变数。商管科技季刊,24(2),133-161。
- 许振明(2020)。死亡显要对从事冒险性运动之行为意图的影响:恐惧管理理论观点。大专体育,155,44-55。
- 徐欣萍,林玳竹(2023)。多元专长工作者职涯维持与适应的心理知觉影响因素。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报,19(2),103-133。
- 颜志龙(2012)。百年後的心理学家将如何看待现在的心理学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38,189-201。
- 越建东、夏允中(2012)。以佛教的死亡本质及生命无常观点来探讨死亡恐惧。本土心理学研究,38,16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