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书目导出
-
E-mail 给朋友
-
打印书目
「信任」在电子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文献检阅爲基础的初探性分析
Positioning "Trust" in E-Governance: An Exploratory Literature Review
公共行政学报 ; 39 期 (2011 / 06 / 01) , P105 - 147
繁体中文
DOI:
10.30409/JPA.201106_(39).0004
电子治理 ; 电子化政府 ; 信任 ; 科技接受模式 ; 文献分析法 ; e-governance ; e-government ; trust ;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 literature review
- 曾冠球(2010)。「问题厂商」还是「问题政府」?电子化政府公私合夥协力困境之个案分析。公共行政学报,34,88-121。
连结: - 曾冠球、陈敦源、胡龍腾(2009)。推展公民导向的电子化政府:愿景或幻想?。公共行政学报,33,1-43。
连结: - 黄东益、李仲彬(2010)。电子治理与民众对政府信任:台湾的个案分析。行政暨政策学报,51,77-124。
连结: - 羅晋(2008)。迈向电子化民主新阶段?-政府网站民主化指标建立与评估调查。东吴政治学报,26(1),143-198。
连结: - Srivastava, S. C.|Teo, T. S. H. (2005). Citizen trust development for e-government adoption and usage insights from young adults in Singapore. Retrieved July 14,2011, from http://www.pacis-net.org/file/2005/194.pdf.
- Yun-Chien Wu,Shun-Wen Wu,Helen K. Liu,Chin-Huai Shih(2024).Factors Determining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Digital Contact Tracing Technologies in Taiwan.公共行政学报,67,1-37.
- 郭毓伦(2021)。大数据视角下的公共政策-网路舆情分析方法之应用与发展。中国地方自治,74(9),3-35。
- 黄妍甄(2020)。科技监控下的影响评估-以中国网路警察为例。中国地方自治,73(7),17-36。
- 简子文(2023)。民众为何不愿意使用数位政府?一个 Q 方法论的探讨。管理资讯计算,12(特刊2),64-73。
- 李仲彬(2019)。什麽环境中才敢出声?微观、宏观、文化、与制度途径之「信任」对网路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行政暨政策学报,6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