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Sense of Virtual Brand Community: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江义平(I-Ping Chiang) ; 陈思洁(Szu-Chieh Chen)
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 ; 10 卷 3 期 (2012 / 09 / 30) , P297 - 323
繁体中文 DOI: 10.29767/ECS.201209.0004
虚拟品牌社群 ; 虚拟品牌社群意识 ; 网路行销 ; virtual brand community ; sense of virtual brand community ; Internet marketing
- 创市际市场研究顾问公司(2010),"IX Survey 是什麽?"线上检索日期:民100年6月22日。网址:http://www.insightxplorer.com/product/ixsurvey01.html
- Aaker, D. A.(1996).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 and Market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02-120.
- Aaker, D. A.(1991).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Free Pr..
- Aaker, D. A.(1992).The value of brand equity.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3(4),27-32.
- Algesheimer, R.,Dholakia, U. M.,Herrmann, A.(2005).The social influence of brand community: Evidence from European car clubs.Journal of Marketing,69(3),19-34.
- 陈则玮,倪瑛莲(2023)。运动品牌虚拟社群之研究现况与展望。嘉大体育健康休闲期刊,22(2),106-119。
- 江亦瑄(2014)。从媒介体验观点探讨脸书投入感对虚拟社群意识之影响。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2(4),357-376。
- 张玉琳、李秋满(2014)。以媒介丰富与社会临场感理论探讨LINE 贴图价值、流行涉入、网路外部性对虚拟社群意识与黏着度之影响。Electronic Commerce Studies,12(4),419-449。
- 张玉琳、吴惠萍(2015)。社群价值和人际吸引力对虚拟社群意识与黏着度之影响:兼论虚拟社群意识完全中介与社群类型调节效果。行销评论,12(3),323-357。
- (2024)。探讨社会互动转变之研究-以大学生之间虚拟社群为例。运动与游憩研究,19(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