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博物馆学季刊 ; 23 卷 4 期 (2009 / 10 / 01) , P89 - 100
繁体中文 DOI: 10.6686/MuseQ.200910_23(4).0005
个人化参观经验 ; 客制化参观地图 ; 微网志 ; 网路音讯沟通 ; personalized visiting experience ; personalized map ; micro-blogging ; podcasting
- Bartak A.,Rentschler R.,Hede A. (Ed.)(2007).Museum Marketing: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UK:Elsevier.
- Burton, C.,Scott, C.(2003).Museums: Challenge for the 21st cent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5(2),56-68.
- Falk, J. H.,Dierking, L. D.(1992).The Museum Experience.Washing, DC:Compass Press.
- Hooper-Greenhill, E.(2000).Museu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London:Routledge.
- Rentschler, R. (Eds.),Hede A. (Eds.)(2007).Museum Marketing: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UK:Elsevier.
- 廖怡雯、杨凯成、沈锰美(2011)。地方博物馆与体验活动─布袋洲南盐场文化活动之剧场分析。博物馆学季刊,25(4),73-103。
- 刘君祺(2017)。博物馆与「我」—以个人数位服务促进博物馆参与。博物馆学季刊,31(1),27-57。
- 湛文甫、周晏如、何昕、王力纬、丁维欣(2015)。博物馆科技:是教育、是娱乐、还是通通都是?。科技博物,19(1),51-66。
- 张道本,李小蕙(2023)。记忆为表述之策展实践与反思-以雄江库区移民文化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学季刊,37(4),105-119+121。
- 邹宜君,江妍莹,丁维欣(2019)。以观展经验为例初探什麽是有「温度」的展览?。科技博物,23(2),4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