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高三福(San-Fu Kao) ; 谢明辉(Ming-Hua Shieh)
台湾运动心理学报 ; 2 期 (2003 / 07 / 01) , P1 - 14
繁体中文 DOI: 10.6497/BSEPT.20030701_(2).0001
健身运动行爲 ; 自我调整 ; 自我效能 ; 运动益处 ; 障碍因素 ; exercise behavior ; self-regulation ; self-efficacy ; exercise benefits ; exercise barriers
- Armstrong, C. A.,Sallis, J. F.,Hovell, M. F.,Hofstetter, C. R.(1993).Stages of change, self-efficacy, and the adoption of vigorous exercise: A prospective analysis.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5,390-402.
- Bandura, A.(1997).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New York:W. H. Freeman.
- Bandura, A.(1986).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 Bandura, A.(1991).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50,248-287.
- Bandura, A.,Jourden, F. J.(1991).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comparison on complex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99-108.
- 包怡芬(2019)。统一健身俱乐部健身运动参与行为模式研究。国立虎尾科技大学学报,34(4),111-120。
- 蔡忠昌、林欣儒(2006)。青少年知觉运动益处与知觉运动障碍初探。大专体育,86,133-139。
- 简宏儒,詹皓安,张高雯(2018)。跑者之慢跑行为特性与社经背景对慢跑环境因子重要程度之影响。造园景观学报,22(1),69-89。
- 姜颖(2024)。锻链多元男性气概:综评当代台湾休闲运动男性研究。中华体育季刊,38(1),69-86。
- 施慧珉,王怡菁(2009)。篮球活动参与者在休闲效益与幸福感之分析。弘光学报,55,4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