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The Effect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raining on R & D Performance
王精文(Ching-Wen Wang) ; 洪瑞云(Ruey-Yun Horng)
台大管理论丛 ; 9 卷 2 期 (1999 / 03 / 01) , P137 - 159
繁体中文 DOI: 10.6226/NTURM1999.9.2.137
研究绩效 ; 创造性问题解决训练 ; 创造思考能力 ; 认知型态 ;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raining ; R & D Performance ; Creative Thinking ; Cognitive Type
- Agor, W. H.(1989).Intuition in Organization.Newburg Park, CA:Sage Publication.
- Baker, N. R., Winkofsky, E., Langmeyer, L., Sweeney, D. J.(1976).Idea Generation: A procrustean Bed of Variables, Hypothesed and Implication.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Univ of Cincinnati.
- Basadur, M., Graen, G. B., Geen, S. G.(1982).Training on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Ideation and Problem Finding and Solving in an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30
- Brown, M. G., Svenson, R. A.(1988).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31
- Brown, W. B., Gobeli, D.(1992).Observation on the Measurement of R&D Productivity: a case study.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39(4)
- 陈玉树、周志伟(2009)。目标导向对创造力训练效果之影响:HLM成长模式分析。课程与教学,12(2),19-45。
- 张淑娟、施教旺(2012)。以任务特性观点探讨创新创意专案的学习效果。科学教育学刊,20(5),461-482。
- 郑伯埙(2003)。台湾的组织行为研究:过去、现在、及未来。应用心理研究,19,35-87。
- (2002)。团队知识转换与知识创造的实验研究-知识螺旋理论的验证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Team Knowledge Conversion 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Knowledge Spiral Theory。管理与系统,9(1),29-60。
- (2003)。创造力实践的基础建设:评量方法的发展。资优教育,8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