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陈亮全(Liang-Chun Chen) ; 陈海立(Hai-Li Chen)
都市与计划 ; 34 卷 3 期 (2007 / 09 / 01) , P293 - 315
繁体中文 DOI: 10.6128/CP.34.3.293
都市发展 ; 易致灾性 ; 都市水灾 ; Urban development ; Vulnerability ; Urban flood
- Alcántara-Ayala, I.(2002).Geomorphology, natural hazards, vulnerability and prevent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Geomorphology,47,107-124.
- Burby, R. J.,Cigler, B. A.,French, S. P.,Kaiser, E. J.,Kartez, J.,Roenigk, D.,Weist, D.,Whittington, D.(1991).Sharing Environmental Risk.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 Cutter, S. L.(2001).American Hazardscapes: The Regionalization of Hazards and Disasters.Washington DC:Joseph Henry Press.
- Kawata, Y.(2002).The 2nd Workshop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Disaster Reduction Systems on Compound Urban Floodings.Kobe:
- Mileti, D.(1999).Disaster by Design: A Re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Washington DC:Joseph Henry Press.
- 蔡育新、詹士梁、叶佳宗、黄书礼、张学圣、张昱谆、林子伦、周素卿、李丛祯、李盈洁(2018)。接轨「都市化与环境变迁」国际研究-台湾研究议题。台湾土地研究,21(2),93-110。
- 曾宇良、陈炳森、庄翰华、李建平(2014)。从台湾环境灾害教育发展论述地理学门。华冈地理学报,30,13-35。
- 陈品瑜,石婉瑜(2023)。台北盆地的高温风险-自然有解?。土木水利,50(1),30-36。
- 陈姿伶、张学圣、李佳蓁(2009)。都市环境与火灾风险及救灾区位检讨之研究。规划学报,35,13-26。
- 顾嘉安、邹克万、郭幸福(2014)。以马可夫链细胞自动机模型模拟极端洪水对都市土地利用型态之影响:以台北市为例。都市与计划,41(1),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