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Innovating Against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The Agency of Strategic Actors
台大管理论丛 ; 22 卷 2 期 (2012 / 06 / 01) , P87 - 118
繁体中文 DOI: 10.6226/2012.(22-2).04
制度兴业 ; 制度策略 ; 镶嵌性 ; 脉络 ; 能动性 ;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 institutional strategy ; embeddedness ; context ; agency
- Ahmadjian, C. L.,Robinson, P.(2001).Safety in numbers: Downsizing and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ermanent employment in Japa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6(4),622-654.
- Aldrich, H. E.,Fiol, C. M.(1994).Fools rush in?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of industry cre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4),645-670.
- Amin, A.(Ed.),Thrift, N.(Ed.)(1994).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nderson, P.,Tushman, M.(1990).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dominant designs: A cyclic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chang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5(4),604-633.
- Baker, T.,Nelson, R. E.(2005).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50(3),329-366.
- 陈蕙芬(2015)。柔韧设计:化机构阻力为创新助力。中山管理评论,23(1),13-55。
- 郭姿麟,郭姿麟(2022)。观光资源开发与政策形成:以澎湖县为例。中国地方自治,75(2),40-56。
- 李俊达(2021)。公部门内部创新执行的制度助力与成效:以台北市政府民事诉讼案件减止讼为例。台湾政治学刊,25(2),115-167。
- 谢英哲,翁晶晶(2019)。绩效薪资改革的盲点:制度逻辑的新视角。中山管理评论,27(1),13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