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中华心理卫生学刊 ; 18 卷 2 期 (2005 / 06 / 01) , P75 - 99
繁体中文 DOI: 10.30074/FJMH.200506_18(2).0004
青少年心理健康 ; 教育期望 ; 学习成就 ; 学业自信 ; 教育成就的压力 ;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 academic achievement ; academic self-esteem ;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pressure
- Birmaher, B.,Ryan, N. D.,Williamson, D. E.,Brent, D. A.,Kaufman, J.,Dahl, R. E.,Perel, J., Nelson, B(1996).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review of the past 10 years Part I.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35,1427-1439.
- Chang, E. C(2001).Life stress and depressed mood among adolescents: Examining a cognitive-affective mediation model.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3),416-429.
- Chao, R. K(1994).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 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Child Development.
- Cheung, S-K(1997)。Identity salience, self-discrepancy, and depressive experiences among Chinese early adolescents。中华心理卫生学刊,10(3),17-33。
- Coleman, J. S(1968).The adolescent society.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 陈惠美、王美晶(2009)。压力下的休闲调适策略及其立即调适效果:不同家庭生命周期族群之比较。户外游憩研究,22(3),31-56。
- 陈婉琪、徐崇伦(2011)。爱的教育,铁的纪律?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相关。教育研究集刊,57(2),121-154。
- 陈伟凤、王俐容(2010)。偏差行为或是抵抗的次文化?从自拍风潮思索台湾青少年现象。国际文化研究,6(1),71-106。
- 陈杏容(2016)。家庭危险因子对少年之学业成就、偏差行为与忧郁情绪发展的影响:累积危险指数模型的探讨。台大社会工作学刊,34,41-84。
- 洪煌佳(2020)。优秀学生运动员运动退出的影响因素。台湾体育学术研究,69,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