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中华心理卫生学刊 ; 25 卷 2 期 (2012 / 06 / 01) , P231 - 266
繁体中文 DOI: 10.30074/FJMH.201206_25(2).0003
亲密伴侣杀人 ; 亲密伴侣暴力 ; 杀人自杀 ; 保护令 ; intimate partner femicide ;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 murder-suicide ; protection order
- 王佩玲(2010)。亲密伴侣暴力案件保护令成效与相关因素之研究:以禁制、迁出及远离令为例。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14(2),1-47。
连结: - 王佩玲(2012)。台湾亲密关系暴力危险评估表(TIPVDA)之建构与验证。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16(1),1-58。
连结: -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2010). The FBI's Uniform Crime Reporting (UCR) Program's Supplementary Homicide Report (SHR). Retrieved July 31, 2010, from http://www.fbi.gov/ucr/cius2007/offenses/expanded_information/homicide.html
- 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2009):《97年中华民国刑案统计》。台北: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
- Adams, D.(2007).Why do they kill? Men who murder their intimate partners.Nashville, Tennesse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 刘姿妤,解景然(2019)。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在伴侣暴力酒瘾相对人之探讨与应用。谘商与辅导,408,32-35。
- 马宗洁、江建仁(2013)。与目睹家内凶杀案儿童工作经验探讨。台湾社会工作学刊,11,115-144。
- 潘淑满、欧紫彤、陈杏容、林雅容、林东龙(2016)。亲密关系暴力:台湾女性之受暴与求助经验。台湾社会工作学刊,17,1-42。
- 邱献辉(2014)。被歧视与反击:一位阿美族亲密杀人者的生命叙说。台北市立大学学报,45(2),69-91。
- 邱献辉(2018)。从角色默契消失到敌意涌现的恶化历程:认定伴侣不贞的男性亲密杀人心理探究。教育心理学报,49(3),46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