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书目导出
-
E-mail 给朋友
-
打印书目
Ninth Grade Students' 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s
李浩然(Hao-Jan Lee) ; 柳贤(Shian Leou)
科学教育学刊 ; 20 卷 3 期 (2012 / 06 / 01) , P267 - 294
繁体中文
DOI:
10.6173/CJSE.2012.2003.03
性别差异 ; 数学成就 ; 数学观念 ; Gender Different ;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 Conceptions of Mathematics
- 黄国清(2008)。数学学习成就之性别差异研究—以九年一贯课程七年级数学纲要为例。中等教育,59(4),40-56。
连结: - Hall, R. D. G. (2002). An analysis of views of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by gender. Retrieved August 17, 2011, from http://people.exeter.ac.uk/PErnest/pome16/docs/hall.pdf
- Agudelo-Valderrama, C.(2008).The power of Colombian mathematics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social/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teaching.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68(1),37-54.
- Agudelo-Valderrama, C.(2004).Melbourne, Australia,Monash University.
- Åkerlind, G. S.(2005).Variation and commonality in phenomenographic research method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4(4),321-334.
- 陈姵蓉、康以诺、唐功培、英家铭(2017)。翻转教室学习模式下自我效能、内在价值及测试焦虑与学习成就之交互影响:以微积分课程为例。嘉大教育研究学刊,38,71-103。
- 陈英豪(2016)。公立高中数理资优男女生数学学习历程与成就之差异性探讨。资优教育,141,11-19。
- 张静轩,翁雅芸,余民宁(2018)。数理科学的学习动机有性别差异吗?一个来自後设分析的证据。当代教育研究季刊,26(1),45-75。
- 赵佩晴,曾建铭,吴慧珉(2019)。台湾学生数学学习内容表现之探讨:来自TASA和TIMSS的跨资料库比较。测验学刊,66(1),27-50。
- 郑钤华,张凌嘉,吴昭容(2021)。从算式或文字阅读数学科普文章:共变数分析与阶层线性模式的比较。教育科学研究期刊,66(1),107-139。